大明吧 关注:11,577贴子:67,266
  • 31回复贴,共1

再谈南明弘光政权-借虏平寇之短视国策注定其覆亡命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祭南明英烈


1楼2013-04-26 21:31回复
    都说南明亡于内斗,看弘光政权,隆武政权覆灭后永历和绍武打得不可开交最终为清人捡了便宜可以佐证这一点。而之前弘光政权的覆亡归咎于内斗似乎值得商榷。说它不是亡于内斗,有人肯定就有疑问了,南明朝臣为拥立福王还是潞王争得不可开交,损耗了朝廷的元气。是,这点必须承认,但是伤元气,到底伤多少。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就直接导致弘光政权的覆亡。我可以很负责的说,完全不是。真正导致弘光政权覆亡的原因还是该归咎于“借虏平寇”这个短视的基本国策。但是这个基本国策在当时而言却是大行其道。似乎无可指责,至少,东林党人士这样认为的,东平广昌二镇的伯爵老爷也是这样做得。甚至连首辅马士英以及扬州都督史可法这二位忠烈也完全赞同。这不得不说,是时代局限的悲哀。


    2楼2013-04-26 21:45
    收起回复
      首先说为拥立何人朝堂争论不休到底对于弘光政权伤害程度。我只能说,那是极小的。之所以认为会造成损害,究其原因是因为争论不休导致本可用于振兴南明的时光白白耗费,让清廷能够顺利接掌北方。但是我们看从先帝殉国的4月份到弘光即位的6月份,期间不过两个月不到的时间。试想,两个月不到,能够做些什么。难道多了这两个月。弘光政权就不会覆亡?这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要知道弘光即位到多铎南下期间经过约一年的时间,如果弘光政权能够扶起来,一年可以做很多事了,要是这个政权是付不起的阿斗。莫说多给两个月,就是多给两年又有何用?


      3楼2013-04-26 21:54
      回复
        谈到本质,那就是弘光政权根本就是不可扶起来的,史实证明,弘光皇帝的不作为责任是必须承担的,至于清人是否黑他,这点也不重要了。朝政完全是交予马士英以及高宏图等东林党人的手中掌控,虽然马阁老背负阉党的骂名,与“东林诸贤”是完全的政敌。但是在借虏平寇这一短视国策的认同上是完全一致的,要借,必须借。为什么必须借,这些短视的人们义愤填膺的说道,流寇逼死先皇,罪犯不赦。作为大明正统,我们肿么可能和流寇议和。反观清人,你看人家多地道,为先皇报仇了,而且也就是图点钱财,说不定连北京也不要了,嘛,再不济可以划江而治嘛。好吧,至于什么清人残暴,贪得无厌欲一统中原。嘿嘿,别胡说八道,俺们可不知道。于是各位臣工就这样自我麻醉着,该享受还是享受着。江北四镇割据尾大不掉,京师三大营毫无战力这些事,不管,没那功夫。


        4楼2013-04-26 22:06
        收起回复
          艹,又被吞楼是神马情况。
          不管,继续。总之,南明君臣沉醉于自己编织的美好的想象中,殊不知这个美好愿望是无法实现。他们给自己编织的一张大网,一张不思进取的大网。国势艰难却无贤明之君、救时之臣。弘光政权如何长久?


          5楼2013-04-26 22:19
          回复
            为什么只提弘光而不提其他,简单说,弘光帝身上所具有的正统力量无疑是创造无限可能的基础,说他正统。是因为帝王无嗣继承大位而体现出的兄终弟及合法性。何况福王一系是神宗所出,潞王则只是神宗兄弟所出,所谓的立贤的说法很难站住脚跟。所以说弘光的正统性是毋庸置疑。至于说东林党的掣肘。倘若他能有万历皇帝的三分强势,又何必担心东林党掣肘。而马士英的权力则是建立在拥立弘光而得,自然不会成为弘光帝掌控朝政的障碍。站在后世人的角度,这样的局面无疑能够为延续大明国祚提供无限可能。遗憾的是,弘光却无法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将一切可能化为乌有,而之后的几个小朝廷却完全不具备这样的有利局面,还要内斗不止。只能说是十分无奈了。


            6楼2013-04-26 22:52
            收起回复
              正解,这也是我认为弘光覆灭的原因,但问题是借寇平虏也不一定就是好办法,例如义和团,再例如抗战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04-28 11:42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8楼2013-04-28 16:25
                回复
                  如果我是弘光帝我首先就要先打压东林党,之后发行政府债券大量套取江南豪强的资产,坐看闯逆鞑子狗咬狗,在闯逆快要被咬死的时候给些援助,之后除掉闯逆,收编其麾下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04-28 16:37
                  收起回复
                    @汉魂不朽


                    IP属地:江苏10楼2013-07-01 10:10
                    回复
                      弘光政府错过了恢复最佳时机,崇祯十七年清军入关,顺军与清军在黄河以北大战,黄河以南兵力空虚,弘光本能迅速接管黄河以南,北抵大河西迫潼关,在战略上取得主动。但实际上弘光政府内部矛盾复杂,四镇以及皇位之争都使这一行动成为妄想。总之个人认为当时缺乏的是一个有威望有能力的君主,能得到大多数人支持使国家上下政令统一,这样才能最终取得成功。读南明史会发现南宋当时情况比南明还惨,但最终却能割据江南一百多年,不单单是因为一系列名将,最大的特点是其实力没有像南明一样消耗于内部。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07-01 10:55
                      收起回复
                        此贴不精不幸福啊@Next_Dimension


                        IP属地:甘肃15楼2013-07-04 19: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