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 第九十五章 围城(六), 很失望.
老实说, 作者描写孟世瑶的语调, 让我一直以为她运筹帷幄, 对离开赵佶之后的生活及靖康年的战争是有所准备的, 毕竟她再度成为皇后后的十年间, 朝政把握在手, 有什麼两手准备的不奇怪, 所以在之前那麼多章, 关於她一再被虐, 我都憋足了劲等她的后着. 然而一直到今天这一章, 她对误国以及误了她的蔡攸都处置不了, 甚至还被迫答允让他成为伯琮的老师, 对於更误国的蔡京, 她一见的原因居然竟是要看在蔡攸的脸上; 然后她似乎不在乎被废, 今日却又接过了重新册立的太后金册. 实在让人看轻!!!! 我终於发现````````她是没有后着的. 和所有随水飘零的女子一样, 被打击得总是慌张, 没有还手之力, 只能等待负心汉的良心发现! 作者居然还敢用鼻子看人的语调去写, 原来只是精神上的巨人! 慨叹, 从孟氏改嫁赵佶的那一章起, 很多情节其实很没说服力, 我一直在等待主线-------就算靖康之变改变不了, 她也应有万全之策和儿女们安全留在江南, 有足够的实力东山再起------只要这条主线写好了, 其他的可以无视, 然而, 她今天面对围城`禅位的各种慌张是为毛啊? 临危返京的原因又是为毛啊, 难道是预知会重被册封? 那麼将来就算是东山再起, 靠的也是赵佶的良心, 而非她自己的本事. 看了那麼多章的无厘头才发现结局是真的..无..厘..头...
作者一定很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