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析】(1)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挥发性较强,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将玫瑰精油给带出来;收集的蒸馏液是玫瑰精油和水的混合物,只需向混合液中加入NaCl,增加盐浓度,就会出现明显的分层,用分液漏斗将其分开。
(2)橘皮精油提取时易发生焦糊,一般采取压榨法。
(3)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由于胡萝卜素的水溶性和挥发性差,因而不能用蒸馏法提取;由于胡萝卜素的熔点高,因而不能用压榨法提取易采取萃取的方法提取;萃取的温度和时间会影响萃取的效果,一般萃取时间长,温度高,需要萃取的胡萝卜素就能够充分溶解,效果好。萃取前要对胡萝卜素进行干燥和粉碎,这说明原料颗粒含水越高,则萃取的效率就越低。
(4)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时采取的是对照点样:A、D点——点标准样品,B、C点——点提取样品。
【答案】 (1)蒸馏 不是(2)压榨(3)橘黄 萃取 温度和时间 反 (4) AD
2.【解析】(1)为了避免培养的微生物中有其他杂菌的感染,应该将葡萄用无菌水进行冲洗。
(2)由题干信息知“木糖为唯一碳源”,酵母菌的死亡与此有关,而存活的酵母菌的核DNA将控制与木糖分解有关的酶的合成。
(3)此质粒含有的复制起点有大肠杆菌的复制起点pMBlori和酵母菌复制起点ARS,这说明目的基因可在两种细胞中进行复制。
(4)由于氨苄青霉素对大肠杆菌具有抑杀作用,因此对穿梭质粒转化的大肠杆菌进行筛选时应该使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如果大肠杆菌能存活,说明转化成功;又知氨苄青霉素不能抑制酵母菌繁殖,因此对酵母菌进行筛选时应用缺乏尿嘧啶合成能力的培养基培养,结果合成了尿嘧啶,说明转化成功。
(5)由坐标曲线知酵母菌对葡萄糖与木糖的利用情况不同,最初时利用的葡萄糖多于木糖,由此断定接种的碳源应该同时含有葡萄糖、木糖;发酵成功,说明酿酒酵母能够不断的利用木糖进行发酵且发酵产物乙醇对酵母菌无伤害。
【答案】(1)无菌水
(2)不能利用木糖发酵(或缺乏木糖发酵途径) 木糖发酵有关的酶
(3)既可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复制,也可在酿酒酵母细胞中复制
(4)氨苄青霉素 尿嘧啶合成
(5)葡萄糖和木糖 利用木糖产生酒精,并且酒精浓度升高对木糖发酵无明显影响
3.【解析】(1)大肠杆菌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来合成组成自身的物质,属于异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主要分解有机物,属于分解者。
(2)根据表中培养基的组成可看出,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乳糖、蔗糖(蛋白胨),由于在培养基中添加了显色剂,可判断此培养基为鉴别培养基。
(3)培养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
(4)根据公式计算: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55+56+57)÷3÷0.1×103×103=5.6×108。
(5)制作果酒用到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制作果醋和制作泡菜分别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和乳酸菌,二者都是原核生物;制作腐乳用到的微生物是霉菌,属于真核生物;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
(6)植物组织培养与微生物培养明显不同的就是,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植物激素,主要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作用是诱导根、芽的分化。
【答案】(1)分解者 异养型 (2)鉴别 乳糖、蔗糖(蛋白胨) (3)稀释涂布平板法 灭菌 (4)5.6×108 (5)B、C
(6)植物激素(或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4.【解析】(1)为防止血液凝固,在采血容器中要预先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2)利用血浆某白蛋白在一定浓度(NH4)2SO4溶液中的溶解度低的特性去除杂蛋白。(3)强酸、强碱、温度过高都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5)电泳的原理是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的大小、形状等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本实验只能判断肽链的大小,而不能判断其条数。
【答案】(1)(适量的)柠檬酸钠 (2)③该血浆白蛋白在50%和33%的(NH4)2SO4溶液中溶解度低 除去更多的杂蛋白
(3)避免因pH变化对蛋白质结构造成破坏 不出现黄色或红棕色沉淀 (5)不可靠,只能得出提取的血浆某白蛋白含有两种大小不同的肽链,不一定是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