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
宝瓶座η流星雨极大
作为哈雷彗星为我们带来的两个较大流量流星雨之一,宝瓶座可流星雨一直是天文爱好者热衷观测的精彩天象。但由于受辐射点位置的限制,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它只有黎明前短短两个小时左右的可观测时间。相比之下,这个流星雨在南半球的观测条件更好。
宝瓶座η流星雨的活跃期为每年4月19日至5月28日,其中在明3日至10日每小时天顶流量(ZHR)可以达到30以上。国际流星组织的天文学家们通过对该流星雨以往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它的流量存在一个12年的变化周期。如果考虑到木星对彗星尘埃轨道的影响,下一个峰值或将发生在2014年至2016年。2008年和2009年,宝瓶座可流星雨的极大ZHR在65至85之间,而在2011年ZHR的观测记录也达到了65。预测的峰值是否能如期而至,2013年的观测记录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今年极大时的月相为残月,对各类观测都是非常有利的。实际上,3日至10日的观测都很有意义,而且到了后期,月光列观测就完全没有影响了。但需要提醒大家,宝瓶座η流星雨的群内流星速度约为每秒66千米,属于快速流星,这虽然不利于照相观测,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它们很容易与群外流星相区分。
5月8日
天鹅座η流星雨极大
在之前的天象预报中,曾经为大家介绍过天鹅座η流星雨,这是一个流量很小且刚刚被我们认识到的流星群。该流星雨的活跃期不长,大约从每年5月3日到14日。今年该流星雨的极大可能出现在5月8日至10日。虽然ZHR只有个位数,但由于极大正值无月夜,大家可以在外出观测璀璨夏夜银河的同时,顺带对它进行监测。到目前为止,天鹅座η流星雨的观测资料几乎都来自摄像观测,更多的观测有助于增进我们对它的了解。值得一提的是,在该流星雨活跃期间,其辐射点几乎整夜可见,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黎明前辐射点正好接近天顶,这是观测它的一个利好条件。
5月10日
日环食
日环食的观赏性虽然不及日全食,但依然会引起天文爱好者的广泛关注。2013年5月10日,一次日环食的掩食带穿过澳大利亚北部和太平洋部分洋面,见食区域与2012年11月14日全食带很接近,只是整体偏北。
本次日环食的掩食带是从澳大利亚西北部开始,经过澳大利亚北部、巴布亚新几内亚极东南部、所罗门群岛部、吉尔伯特群岛中部、莱思群岛北部,在太平洋东部结束。在东南亚部分地区、印度洋东部、大洋洲大部、太平洋西部和中部可以看到食分不同的日偏食。而我国只有南海极南部洋面可以观测到食分极小的日偏食。
北京时间5时25分,澳大利亚西部的纽曼地区可以观测到带食日出,11时25分太平洋东部洋面可见带食日落,日食全过程持续6小时。其中最长见环食地位于太平洋中部、赤道北侧,那里可以观测到6分3秒的环食,食分为0.9544。环食过程的时间长短与当时太阳的地平高度、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等有密切关系。理论上,在赤道上可能观测到持续时间长达12分钟左右的环食。本次最佳见食点的食甚时太阳高度为74°,条件比较理想。遗憾的是环食带内陆地面积还是少得可怜,因此能够有幸欣赏到本次日环食的人应该不会太多。
如果你真有机会去观测日环食或者偏食,那么无论是目视还是照相都要正确使用减光膜,千万不要因为日出时太阳还不太亮而掉以轻心。
5月25日
半影月食
当太阳、地球、月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对,就可能出现地球部分或完全挡住照向月球的太阳光的情形。这时在地球上背向太阳的一面就会看到月食。地球挡住太阳光投下的阴影区域在空间中是一个“影锥”,我们称它为本影区域。如果没有地球大气折射的话,太阳光是不会进入本影的。在本影周围有一个环状的半影区,部分太阳光可以照到那基。由于日光本身非常强,所以即使月球进入半影,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半影月食发生期间,月球的亮度也不会有明显减弱。
5月25日的半影月食发生在我国的中午,因此无法观测。其实错过这次月食大家完全无需遗憾,因为它的半影食分最大时也只有0.041,全过程仅持续不到一小时,因此可以算是一次“观测不到”的月食。
5月27日
三星相聚
水星非常靠近太阳,我们可以观测的机会很少;金星,可观测时间更长且视星等最亮的行星;木星,行星中的“大个子”,视星等通常在-2等以上。水星、金星、木星这三颗行星由于相对背景星空视运动速度不同而时有相聚,这种相聚组成的天象其实也不乏看点。
5月下旬,先是水星和金星挨得很近,北京时间24日傍晚时它们的角距离只有1°20′左右。到了27日,木星也赶来凑热闹。三颗行星会在日落后的西方低空中组成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再过两天,29日晚日落时水星的地平高度会更高,观测条件也将更好,亮度达到-0.6等。而在它下方的金星和木星角距离只有1°,视星等分别为-3.9等和-1.9等。虽然它们地平离度较低但由于亮度很高,如果低空大气透明度较好的话,大家用肉眼找到它们应该不难。
宝瓶座η流星雨极大

作为哈雷彗星为我们带来的两个较大流量流星雨之一,宝瓶座可流星雨一直是天文爱好者热衷观测的精彩天象。但由于受辐射点位置的限制,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它只有黎明前短短两个小时左右的可观测时间。相比之下,这个流星雨在南半球的观测条件更好。
宝瓶座η流星雨的活跃期为每年4月19日至5月28日,其中在明3日至10日每小时天顶流量(ZHR)可以达到30以上。国际流星组织的天文学家们通过对该流星雨以往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它的流量存在一个12年的变化周期。如果考虑到木星对彗星尘埃轨道的影响,下一个峰值或将发生在2014年至2016年。2008年和2009年,宝瓶座可流星雨的极大ZHR在65至85之间,而在2011年ZHR的观测记录也达到了65。预测的峰值是否能如期而至,2013年的观测记录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今年极大时的月相为残月,对各类观测都是非常有利的。实际上,3日至10日的观测都很有意义,而且到了后期,月光列观测就完全没有影响了。但需要提醒大家,宝瓶座η流星雨的群内流星速度约为每秒66千米,属于快速流星,这虽然不利于照相观测,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它们很容易与群外流星相区分。
5月8日
天鹅座η流星雨极大
在之前的天象预报中,曾经为大家介绍过天鹅座η流星雨,这是一个流量很小且刚刚被我们认识到的流星群。该流星雨的活跃期不长,大约从每年5月3日到14日。今年该流星雨的极大可能出现在5月8日至10日。虽然ZHR只有个位数,但由于极大正值无月夜,大家可以在外出观测璀璨夏夜银河的同时,顺带对它进行监测。到目前为止,天鹅座η流星雨的观测资料几乎都来自摄像观测,更多的观测有助于增进我们对它的了解。值得一提的是,在该流星雨活跃期间,其辐射点几乎整夜可见,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黎明前辐射点正好接近天顶,这是观测它的一个利好条件。
5月10日
日环食

日环食的观赏性虽然不及日全食,但依然会引起天文爱好者的广泛关注。2013年5月10日,一次日环食的掩食带穿过澳大利亚北部和太平洋部分洋面,见食区域与2012年11月14日全食带很接近,只是整体偏北。
本次日环食的掩食带是从澳大利亚西北部开始,经过澳大利亚北部、巴布亚新几内亚极东南部、所罗门群岛部、吉尔伯特群岛中部、莱思群岛北部,在太平洋东部结束。在东南亚部分地区、印度洋东部、大洋洲大部、太平洋西部和中部可以看到食分不同的日偏食。而我国只有南海极南部洋面可以观测到食分极小的日偏食。
北京时间5时25分,澳大利亚西部的纽曼地区可以观测到带食日出,11时25分太平洋东部洋面可见带食日落,日食全过程持续6小时。其中最长见环食地位于太平洋中部、赤道北侧,那里可以观测到6分3秒的环食,食分为0.9544。环食过程的时间长短与当时太阳的地平高度、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等有密切关系。理论上,在赤道上可能观测到持续时间长达12分钟左右的环食。本次最佳见食点的食甚时太阳高度为74°,条件比较理想。遗憾的是环食带内陆地面积还是少得可怜,因此能够有幸欣赏到本次日环食的人应该不会太多。
如果你真有机会去观测日环食或者偏食,那么无论是目视还是照相都要正确使用减光膜,千万不要因为日出时太阳还不太亮而掉以轻心。
5月25日
半影月食
当太阳、地球、月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对,就可能出现地球部分或完全挡住照向月球的太阳光的情形。这时在地球上背向太阳的一面就会看到月食。地球挡住太阳光投下的阴影区域在空间中是一个“影锥”,我们称它为本影区域。如果没有地球大气折射的话,太阳光是不会进入本影的。在本影周围有一个环状的半影区,部分太阳光可以照到那基。由于日光本身非常强,所以即使月球进入半影,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半影月食发生期间,月球的亮度也不会有明显减弱。
5月25日的半影月食发生在我国的中午,因此无法观测。其实错过这次月食大家完全无需遗憾,因为它的半影食分最大时也只有0.041,全过程仅持续不到一小时,因此可以算是一次“观测不到”的月食。
5月27日
三星相聚

水星非常靠近太阳,我们可以观测的机会很少;金星,可观测时间更长且视星等最亮的行星;木星,行星中的“大个子”,视星等通常在-2等以上。水星、金星、木星这三颗行星由于相对背景星空视运动速度不同而时有相聚,这种相聚组成的天象其实也不乏看点。
5月下旬,先是水星和金星挨得很近,北京时间24日傍晚时它们的角距离只有1°20′左右。到了27日,木星也赶来凑热闹。三颗行星会在日落后的西方低空中组成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再过两天,29日晚日落时水星的地平高度会更高,观测条件也将更好,亮度达到-0.6等。而在它下方的金星和木星角距离只有1°,视星等分别为-3.9等和-1.9等。虽然它们地平离度较低但由于亮度很高,如果低空大气透明度较好的话,大家用肉眼找到它们应该不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