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劫吧 关注:70贴子:2,731
北齐书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载,元景安传。
史记皇族,宗亲相残。
史记百姓,纷纷揭竿。
史料之实。不增不减。
反佛法书,百药为先。
北齐书。把高氏一族描写的真实逼人,且不删减。百姓起义之事,也敢浓描。最重要的是作者白药不相信轮回,认为人死神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05-02 13:40回复
    周书
    六朝史事,一览了然。
    迁革废兴,时代之沿。
    成书于唐,文笔秀散。
    先人立传,此书之短。
    周书,也是唐修的,书中对于历史大势写的很好,文笔也好,但是作者为自己的祖先立传,是本书最大的弊端。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5-02 13:40
    回复
      隋书
      以史为鉴,魏征主修。
      存亡治乱,尽可一嗅。
      十志掷出,章法紧凑。
      经史子集,缓传其手。
      写了这么多,自己都不知道侧重书中内容,还是书的评价。
      隋书出自魏征之手,以史为鉴,国家是村是亡,是治是乱,书中都有详细说明。隋书十志,也是精华,章法严谨且遵循历史。另,经史子集分类隋书开始提出。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5-02 13:41
      回复
        南史北史
        一北一南,皆出父子。
        八史之编,南北妹姊。
        编次别代,共为部祺
        两史即成,族谱为妻。
        南史北史,是姊妹篇,是李大师父子俩而写,集八部史书改编而成。书中把朝代分成南北,解决一些历史问题,但是由于时代局限性,南史就像是几家大族的族谱。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05-02 13:41
        回复
          旧唐书
          李氏之书,成于乱世。
          众人而笔,粗糙便起。
          前后多变,文风气郁。
          唐人家传,文学之眼。
          旧唐书,又称李氏书,多人在乱世而成,比较粗糙,由于前后编写人文风才气有异,旧唐书可以说弊端很多,但是也有个别家传,是唐人所写,文学艺术价值极高。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05-02 13:42
          回复
            新唐书
            唐书浅陋,遂有新作。
            泰山北斗,十五年落。
            兵选举志,又立新说。
            且为表裁,最佳制刻。
            春秋笔法,佛学蹉跎。
            批伐起义,忠君之祸。
            新唐书,是因为宋皇帝觉得唐书简陋,便下令重修唐史,宋文学界泰山北斗,欧阳修等进行编辑,十五年而成。书中兵志,选举志,首进史书。立表也是极好。以春秋笔法,排去佛学。书中批判百姓起义,为不足。
            貌似泰山北斗典故就是出自新唐书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05-02 13:42
            回复
              元史记人*平水
              夜餐禽厩处,就睡出恭前。
              父妻儿孙顾,不知伦礼弦
              有这么一群人。只知道杀人,抢掠。
              这么个一群人,我们汉人祖先给他们生存他们趁我们实力弱的时候还烧杀抢掠。这种人,就是禽兽。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05-02 13:43
              回复
                魏书
                沉浮千年,一书而存。
                冠上秽史,致远心神。
                贪财好色,恃才傲身。
                异族为主,百姓愤恨。
                举旗百展,尽显汉民。
                不足而在,佛法缪渗。
                魏书,一部一个好色,贪财恃才傲物的人所做,写异族史,中国第一部,但史书对数百起百姓起义如实而写,展现汉族不屈服的精神。我认为,也是一部好书。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05-02 13:44
                回复
                  史记
                  史家绝唱,无韵离骚
                  纪传体成,脱经而犒。
                  汇融古今,百科可考。
                  审缜而紧,史家之效。
                  惊呼击节,容斋说妙。
                  为戏剧源,做散文高。
                  史记,纪传体通史,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因为史记,史学脱离经学。史记包含甚广。容斋随笔说起惊呼击节,史记还是中国戏剧的源头,是古代散文的一座高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05-02 13:46
                  回复
                    汉书
                    三班一马,四人成书。
                    命代奇作,皇朝史路。
                    共性钻仰,汉代风俗。
                    古字古训,多有新注。
                    天人感应,五行志谱。
                    圣心尽也,君臣之缚。
                    汉书,经四人成书,是我国首部大一统皇朝史书,晋代有人称它为命代奇作。它是研究西汉风俗的重要依据。汉书多古,所以要注释很多人才可以看懂。汉书首篇五行志虽然说了天人感应,无奈终其一生,还是没有逃脱君君臣臣这个封建思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3-05-02 13:47
                    回复
                      后汉书
                      史裁如范,千古几人?
                      一语见地,评话史文。
                      纵横笔势,灼见似神。
                      首入女子,取在才坤。
                      脱越五常,胆大心真。
                      言精神者,隐士多进。
                      后汉书,南宋人赞其作者,史裁如范。千古几人耳?后汉书简却周,疏却不漏,文字一针见血,评论史实,文字秀而有力,观点灼灼。且首次把女人写入正史。思想也超越一定的史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05-02 13:47
                      回复
                        三国志
                        乱世春秋,三国并叙。
                        良史之才,以魏为势。
                        分分合合,落笔于地。
                        政治多奸,如何做实?
                        维护礼教,不足之义?
                        简简繁繁,后代仿字。
                        三国志,写乱世三国,所以书中比较维护封建礼教,后人称陈寿良史之才,确实因为三国志写的太精彩了,有事者,笔已落。三国志以简约但准确的方式,让三国人物栩栩如生。另,三国志以魏国为正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05-02 13:47
                        回复
                          晋书
                          太宗御撰,小说法载。
                          成于众人,广以思窄。
                          多为大家,文藻飞彩。
                          笃实不存,绮艳首开。
                          禁锢思想,神授君权。
                          一书虽成,少有心裁。
                          晋书,是李世民亲自下令修的,三年而成,不可谓不快,当时修晋书的人多为文学大家,叙事起来辞藻华丽。且书中思想宣传封建伦理,君权神授等。晋书做为史书,我认为是失败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05-02 13:48
                          回复
                            宋书
                            家规门规,入史做训。
                            孝行廉行,治国之本。
                            礼乐重振,士族上品。
                            精华八志,典章研论。
                            儒家正统,少有鲜民。
                            庇护历史,此书弊根。
                            宋书,已经处在门阀士族的崛起下的史书,所以受其影响,士族的一些家训进入史书也就不足为怪了。士族在意出身,所以礼乐看的很重。宋书的精华八志,也是礼乐典章的研究重要史料。由于宋书以儒家正统,很少出现一些其他下层人士。最坑爹的是,此书庇护历史的真实。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05-02 13:48
                            回复
                              南齐书
                              南齐成书,皇族做史。
                              所见所闻,一并尽虑。
                              二十三载,风云撰拟。
                              尺寸之长,在于真实。
                              米丈之短,传佛法释。
                              荒唐之段,荒唐之愚。
                              南齐书,是南齐皇室所写。他大多亲眼经历过,史实可以肯定。但是宣传佛法。荒唐之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05-02 13: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