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也瞪了这条消息,有网友发表评论;一个地区的各项发展都应该符合当地的经济水平和实力。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据我所知“宣化区”(不是宣 化县)是张家口地区经济很靠前的县级地区之一,工商业发展快,新建办公楼有实力,而且从主城中心迁出符合发 展需要,把原来的旧房、老房、危房变成新的商品开发土地,改善了城市形象,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卖出好价钱 后,迁到地价较低的城郊,也是不错的选择,同时拉动新址地区的发展...
可能稍“豪华”了一些,但说实话 ,难道建个土里土气的小楼几年后发现不合适再重盖?或者里面搞你看不见的装修?那不更是资源的浪费么?
看 问题不能一叶障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地方“楼堂馆所”是在不顾及当地落后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下 盲目修建,而作为一个宣化区的普通居民,我知道多数人民生活水平还是可以的,政府用短期的一次性投资一步到 位的完成办公楼也未尝不可,各部门综合办公,效率当然提高,况且还有配套的中山广场供市民休闲(你们可以每 晚去看,全是吃完饭散步的市民),确实也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更是心情。而且没有挪用专项资金,没有拖欠农 民工工资,也符合本地发展情况,既然政府有财力,对政府和人民有好处,呵呵,符合三个“有利于”,我看挺好 。
相反,现在媒体都是一哄而起,读者也不了解具体实际,草草看完就主观臆测,批的体无完肤,却值得反思. ...
本人同意此网友的见解。
宣化不同于张家口,从历史上看宣化的经济都要好于张家口,盖个楼就大惊小怪,吃饱了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