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作业之二
在这节课上,丁建略老师以我们身边的一个真实的实践作为案例,为我们生动地科学地解读了网瘾,让我们也能为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网瘾献一份力。前段时间在网上很火的7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4年高考时他已647分,考上了吉林大学计算机专业,他的家庭条件不好,父母对他的关爱也不够,很少回家的他,便渐渐沉溺于网络游戏之中,成绩直线下滑的他更不知道该怎么向家里人交代。毕业、工作这些沉重的问题只有在打游戏的时候才能逃避,于是他便越陷越深,以网吧为家4年半,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在靳爱兵的回家之路上,丁建略老师给了他莫大的心理的帮助和辅导,这节课老师就着重为我们讲解了如何对网瘾的孩子一步步循序渐进的进行心理辅导,揭开他们的心结,走出网瘾的阴霾。刚刚接触靳爱兵的时候,丁建略老师为了卸下他心中的戒备,采取了统一战线的策略,将彼此的距离拉近,好进一步的进行沟通。然后便开始迅速建立专业权威,分析他的心理、行为,像“算卦”命中了一样让其对丁建略老师的专业性产生信任。为使靳爱兵能够毫不隐瞒的讲述他深陷网瘾的过程,丁建略老师用诬陷的办法,使其开口辩解,这样我们就能对他的情况有更深的了解,并用奇迹发生法了解到假如这种沉迷在网络中的情况有一天真的终止了,他还需要克服、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帮他走出泥沼。
丁建略老师对于网络成瘾的科学解释是这样的,人的大脑前端部位叫脑前额叶,控制人们行为,大脑中有一种物质叫多巴胺,多巴胺可以使人们感到快乐,平日脑前额叶和多巴胺都是正常工作的,网瘾的出现说明这二者间发生了变化。丁建略老师为使我们了解网络对多巴胺与脑前额叶的影响,还请了现场几位同学演了一场话剧。分别扮演“男孩”, “多巴胺”, “脑前额叶”, “母亲”和“游戏商”的角色。诸如现实生活的不如意,父母的忽视与责备就会让“脑前额叶”受到“打击”,控制力下降的孩子在“多巴胺”刺激下,选择玩网络游戏寻找快乐。患网瘾的人的脑前额叶的功能多被多巴胺抑制,所以他们会出现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反应迟钝等问题。要想戒掉网瘾,就得先让脑前额叶的功能恢复正常。这就需要家长重视孩子前额叶的训练,提高抵制诱惑的能力。
其实,除了孩子自己本身的原因,家庭、社会也是重要的因素,不和谐的亲子关系,不科学的治疗模式,不正确的舆论导向,都会把孩子推向网瘾的深渊。所以我觉得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科学的指导家长如何教育辅导孩子,规范媒体的舆论导向,讨伐游戏厂商,让孩子们不再深陷网瘾,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