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生活吧 关注:3,036贴子:32,011
  • 7回复贴,共1

【12132】【金融学院】侯珏 26120232 【心理学与生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度娘度娘求罩不删贴吖~


1楼2013-05-07 22:15回复
    丁老师~其实笔记、作业神马的早弄完了哈~就是一直没有打字后交上来。。。懒啊~~以后一定不拖沓,暂时先交上两回的哟~


    2楼2013-05-07 22:21
    回复

      心理学与生活作业之一
      这节课,丁建略老师为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深入的剖析了爱情的产生、确立和它的三个阶段及其特性,还有一见钟情背后的生理学原因。
      第一方面,情爱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爱情是找一个人而婚姻是找一种生活方式。
      在理论上爱情分为三个阶段:
      1. 刺激评估
      “刺激”通俗的理解为彼此接触时产生的第一印象,它直接决定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尤为重要,决定着是否有进一步接触的可能。
      2. 价值沟通
      这一阶段中,“刺激”已不再起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彼此的熟悉、了解, “价值”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价值”指的是一个人把什么看重。也就是两人是否有趋于一致的价值观,和其重要性地位是否统一。
      3. 角色执行
      “角色”指的是在两人关系中,一个人“应该”做的事,应当承担的责任。而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问题,导致生气,而这也就标志着男女关系有可能会发生实质性转变,引起两人反思,思考二者关系,更进一步便是结构过往,寻找关系结点。
      而一见钟情更容易发生在特定被环境背景下,人的恐惧反应会立即导致性唤醒,这时对所遇见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需要,进而有了一见钟情之感。
      爱情正方形理论(以图表的形式)
      名词解释:关系内生活即两人的各种共同活动和情感互动。
      关系外生活即双方各自与对方无关的兴趣爱好、社会交往、工作职业等。
      爱情正方形的三个重要指标是:
      1. 内生活与外生活的比例2.三条界限的通透性3.对称性。
      它们是衡量爱情(婚姻)是否稳定的重要标准。
      由内、外生活的比例及三条界限的通透性、对称性有:
      1.对称性最好,通透性最好的是大学恋人夫妻,他们拥有共同的资源:朋友、回忆、特定活动。
      2.一方经常去出差,两人工作差异过大,或是两人是家庭主妇和工作狂的关系模式都会导致共同话题较少,无法了解对方的一部分生活
      3.一方封闭,一方通透沟通也比较困难。
      丁建略老师还提到了发展和维持感情长久甜蜜也有很多小窍门,大概有这么几条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1. 忠一程度:贬损具有诱惑力的可替代对象,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掌管财产)
      2. 聊天儿时要尽量附和以套出隐私,这样的秘密付出=感情投入。
      3. 让对方付出越多感情越稳定,后悔的代价也就越大。
      4. 拥有共同资源:朋友、回忆、特定活动。
      在这节课上我的收获特别大,才意识到原来恋爱中还有这么多科学的理论,来阐释现实生活中的对应的问题、现象。感觉这些东西都真的蛮实用的,真的是长了很多经验,对今后相当有用啊~老师讲课还超逗的,当时乐得不行,而且在笑过之后真的懂了不少呢~


      3楼2013-05-07 22:22
      回复

        心理学与生活作业之二
        在这节课上,丁建略老师以我们身边的一个真实的实践作为案例,为我们生动地科学地解读了网瘾,让我们也能为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网瘾献一份力。前段时间在网上很火的7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4年高考时他已647分,考上了吉林大学计算机专业,他的家庭条件不好,父母对他的关爱也不够,很少回家的他,便渐渐沉溺于网络游戏之中,成绩直线下滑的他更不知道该怎么向家里人交代。毕业、工作这些沉重的问题只有在打游戏的时候才能逃避,于是他便越陷越深,以网吧为家4年半,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在靳爱兵的回家之路上,丁建略老师给了他莫大的心理的帮助和辅导,这节课老师就着重为我们讲解了如何对网瘾的孩子一步步循序渐进的进行心理辅导,揭开他们的心结,走出网瘾的阴霾。刚刚接触靳爱兵的时候,丁建略老师为了卸下他心中的戒备,采取了统一战线的策略,将彼此的距离拉近,好进一步的进行沟通。然后便开始迅速建立专业权威,分析他的心理、行为,像“算卦”命中了一样让其对丁建略老师的专业性产生信任。为使靳爱兵能够毫不隐瞒的讲述他深陷网瘾的过程,丁建略老师用诬陷的办法,使其开口辩解,这样我们就能对他的情况有更深的了解,并用奇迹发生法了解到假如这种沉迷在网络中的情况有一天真的终止了,他还需要克服、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帮他走出泥沼。
        丁建略老师对于网络成瘾的科学解释是这样的,人的大脑前端部位叫脑前额叶,控制人们行为,大脑中有一种物质叫多巴胺,多巴胺可以使人们感到快乐,平日脑前额叶和多巴胺都是正常工作的,网瘾的出现说明这二者间发生了变化。丁建略老师为使我们了解网络对多巴胺与脑前额叶的影响,还请了现场几位同学演了一场话剧。分别扮演“男孩”, “多巴胺”, “脑前额叶”, “母亲”和“游戏商”的角色。诸如现实生活的不如意,父母的忽视与责备就会让“脑前额叶”受到“打击”,控制力下降的孩子在“多巴胺”刺激下,选择玩网络游戏寻找快乐。患网瘾的人的脑前额叶的功能多被多巴胺抑制,所以他们会出现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反应迟钝等问题。要想戒掉网瘾,就得先让脑前额叶的功能恢复正常。这就需要家长重视孩子前额叶的训练,提高抵制诱惑的能力。
        其实,除了孩子自己本身的原因,家庭、社会也是重要的因素,不和谐的亲子关系,不科学的治疗模式,不正确的舆论导向,都会把孩子推向网瘾的深渊。所以我觉得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科学的指导家长如何教育辅导孩子,规范媒体的舆论导向,讨伐游戏厂商,让孩子们不再深陷网瘾,不能自拔。


        4楼2013-05-07 22:24
        回复
          丁老师~


          5楼2013-05-07 22:33
          回复
            嗯 交上来的还不错 期待下次z作业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05-08 18:39
            收起回复
              嗯 交上来的还不错 期待下次作业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05-08 18: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