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述方法有如下缺陷:
(1)执行力有了力度,但缺乏效率。一旦中间环节脱节,工作就无法开展下去。工作是一个部门或小组或某一岗位的职责,应注重团队职责,而不是个人职责。
(2)不便于横向协调,长期以往,可能形成小团队利益网。
(3)大事件、事故等无法快速到达高层,导致决策层决策不及时。
(4)变成决策层只有厂长一人说了算,对公司来说,风险太大,而且也缺乏民主。
2.建议
(1)一定要有完善快速的反馈体系。对公司下达的指令执行情况,应快速向上级反馈。
(2)应该确立重点项目或产品或合同的管理程序。对这些定义特殊流程。
(3)对于大事件、事故(例如技术泄密)等一旦发生,应有特定路径快速汇报决策层,以便迅速反应,采取措施。
(4)应该完善管理制度,而不是仅凭藉1人管理制。决策确定前应该充分讨论,发扬民主,确定后就要坚定不移的执行。这一点日企很值得借鉴。
(5)如有可能,定期轮岗(尽管有很多弊端,但可以加强决策层的控制力,分化小集团)
(1)执行力有了力度,但缺乏效率。一旦中间环节脱节,工作就无法开展下去。工作是一个部门或小组或某一岗位的职责,应注重团队职责,而不是个人职责。
(2)不便于横向协调,长期以往,可能形成小团队利益网。
(3)大事件、事故等无法快速到达高层,导致决策层决策不及时。
(4)变成决策层只有厂长一人说了算,对公司来说,风险太大,而且也缺乏民主。
2.建议
(1)一定要有完善快速的反馈体系。对公司下达的指令执行情况,应快速向上级反馈。
(2)应该确立重点项目或产品或合同的管理程序。对这些定义特殊流程。
(3)对于大事件、事故(例如技术泄密)等一旦发生,应有特定路径快速汇报决策层,以便迅速反应,采取措施。
(4)应该完善管理制度,而不是仅凭藉1人管理制。决策确定前应该充分讨论,发扬民主,确定后就要坚定不移的执行。这一点日企很值得借鉴。
(5)如有可能,定期轮岗(尽管有很多弊端,但可以加强决策层的控制力,分化小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