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蔬菜村的消失意味着什么
——对呼和浩特市蔬菜种植的再调查
本报记者 张五四
2013年,记者再去寻找曾经采访过的大台村,已经找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塔吊遍布的大工地。
临近的几个村子也在逐步消失。村子里还没拆完的房子墙上、电线杆上,都挂着标语,大意都是在宣传城中村改造的内容。大台村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区最大、也是最著名的蔬菜种植大村,可以说,这个村的消失,意味着这座城市的“菜篮子”将要重新“编织”。
也许当地政府想得很好:开发近郊,虽然对“菜篮子”有影响,但远郊还有土地,可以用两三年时间,打造出一个更大、更具现代化的“菜篮子”。呼和浩特市也在努力实施这个计划,去年呼市政府开始规模化推进蔬菜种植保护地建设。按照规划,2012~2015年,呼和浩特要新增蔬菜保护地16万亩,其中高效日光温室占70%,塑料大棚占30%,力争自给蔬菜总产量达到100万吨以上,四季蔬菜供应不均衡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去年,在政府的重视和一些企业的积极参与下,一些种植基地相继建成。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大多数企业建温室的目的是向外出租或出售,而作为种植主体的农民又缺乏租赁或购买的能力。某企业在黄合少镇添密湾村建成温室大棚180座,约占地600亩。按照合约,建成的温室将由村民来租赁或购买,但这个约定村民并不认可。
为规模化推进蔬菜种植保护地建设,呼和浩特承诺政府将落实相关配套资金,即建一个净生产面积为1亩的高效日光温室,政府补贴3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补贴2万元,旗县区财政补贴1万元,每个高效日光温室提供贴息贷款3万元,贷款期限为3年期,利息由市财政解决。
添密湾村委会主任高计生说,村民不愿回收温室的原因在于“收不起”。记者了解,建一座标准温室约需10万元左右,前期建设大部分资金主要靠企业自筹,而银行的贴息贷款只针对土地拥有者,不针对企业。企业拿不到贴息贷款,这是直接影响蔬菜保护地建设项目完成的一个主要原因。让村民回收企业建成的温室,除去政府配套补贴款,即使拿到贴息贷款3万元,村民回购一个温室大棚,至少还得负担几万元的费用。像该村出现的情况在全市比较普遍,一些建设中的温室因为这些原因,难以继续建设。
有人提出可以由企业自主经营,或者向外租赁。“但这个操作相当复杂和困难。”一家参与企业的负责人说。征地补偿谁来付?以添密湾村来说,今年的征地补偿每亩是700元。另外被征用了土地的农民,不同意与建设者成为租赁和雇佣关系:一方面,在不出资的情况下不愿放弃对大棚所有权的诉求,声称大棚租赁权属于土地所有者;另一方面,要求拿到2013年征地补偿。这样的现实问题,不仅让企业束手无策,就是政府也显得无能为力。
呼市郊区一些村还有不少“干打垒”土温室在种菜。村民们对记者说:“这样的温室符合实际,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把钱用在刀刃上,改造和支持一下这些土大棚,为什么非得搞高档的温室?”添密湾村一位菜农说,每年种植三茬蔬菜,每亩至少也能收入2万元到3万元左右。这位菜农还坦言,今年市场波动大,蔬菜不好卖,价格也低。他盼望政府能解决一下市场的问题。
记者看到一些集中连片的规模蔬菜种植区内的温室大棚在闲置中,低档的土温室闲置的状况更严重。黄合少镇五路村40栋大棚,只有3栋在种植。“种菜挣不挣钱,关键是选品种。”一位菜农说,“如果选不对品种,赶不上节令,可能辛苦一年连1万元也挣不到。”这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种出来的菜不愁卖,但往往卖不上好价钱。从地头到终端市场,一般要经过一到二个菜贩子,再到零售市场,菜价要翻2~3倍,但真正挣钱的不是菜农。菜农种菜积极性受挫,是城市蔬菜价格上涨的又一个主要原因。
内蒙古永业集团,自2011年开始经营呼市保全庄蔬菜批发市场后,充分考虑菜农的切身利益,使市场与菜农成为长期稳定的利益共同体,把流通环节的利润让给菜农。该市场负责人认为,蔬菜种植和市场发展需要政府参与。现在无论菜价上涨还是下跌,菜农的利益都得不到充分保障。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把菜市场逐步变为政府投资控制的市场,市场稳定有序了,蔬菜的价格才能稳定。要有一个稳定的机制,平抑菜价。这位负责人特别建议,政府要绑定一个大的蔬菜市场与蔬菜种植基地对接,专门营销当地菜。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村民的种菜积极性;二是能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进入市场的蔬菜价格。
该负责人分析说,目前,呼市几个大型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与山东寿光、北京新发地等大蔬菜市场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本地菜产销旺季时较难进入市场,任由菜贩子倒腾,特别是额外增加的费用都加在了菜价上,最后转嫁给了消费者。进入七八月份,呼和浩特当地菜上市时,大棚蔬菜又将受到冲击,价格更一落千丈。
来源: 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