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话与普通话的词汇差异,第三个方面表现在副词上。
普通话表示程度深的词主要是“最”、“很”、“非常”,而永康话中相应的词则是“高”、“尽”、“险火”、“额外”等。
先看“高”。相当于普通话的“很”,“非常”。
(1)我高高兴。(我很高兴)
(2)我高想念阿妈。(我很想念妈妈)
(3)渠(格)个衣裳高的确。(他的衣服很合适)
(4)格根树上的桑枣高多高多!(这棵树上的桑椹很多很多!)
(5)渠(格)跳高跳得高高。(他跳高跳得很高)
(6)屋前的溪水高清高清。(房子前面的溪水很清很清)
“高”在永康话中可以作为形容词,表示从下向上距离大之义。如例(5)加“·”的“高”就表示此义。由于它含有“大”的义素,当它在形容词或者心理动词前面作修饰语时,它就演变成表示程度深的副词,如例(1)到例(3)。如果表示程度的加深,常把“高”和所修饰的对象一起重复使用,以达到强调的目的。如例(4)、例(6),“高”在修饰形容词和心理动词时,基本上不受限制,与“很”相当。如“高狠”、“高毒”、“高坏”、“高没良心”、“高穷/富”等。
再看“险火”、“危险”。
这两个词在永康话中都是形容词,表示“不安全”或者“某种状态达到比较深的程度”。年老的人一般用“险火”,而年轻人则用“危险”。
(1)渠(格)病高险火了。(他的病很危险了。)
(2)不要去,高危险!(不要去,很危险。)
(3)看照相上,我笑得太险火了。(看照片上,我笑得太厉害了。)
但是,当“险火”、“危险“在形容词、心理动词前面时,它们演变成了程度副词,表示的是“十分”、“非常”之义。如“险火大”、“危险大”,“险火高兴”、“危险喜欢”,并且,两个词可以互相修饰。例:
(1)渠(格)跌伤了,险火危险哎!(他摔伤了,伤势非常危险呀!)
(2)渠(格)跌伤了,危险险火哎!(同上)
以上两例,前面的“险火”、“危险”都是程度副词,后面的“危险”、“险火”都是形容词。
永康话中的这三个程度副词,显示了一个词汇演变规律,即含有“超过一定常规量,达到某种较高状态”的词,都有演变成表示程度深的副词的语义基础。目前年轻人和网络语中流行的“暴”“超”两个甚度程度副词也类似这种情况。
永康话有时还用很忌讳、很不吉利的咒词来代替“非常”,如:
非常重(死侬重) 非常热(死热) 非常倔(死硬) 非常威(死侬威)
这些咒词、不吉利的词有时却用来表现相互关系的“亲热”、“无拘无束”。如:
好朋友、情人之间见面,问:“这几天你在哪儿?”
永康话可这样表达:“该两日午(你)死恰那?”或“两日葬恰,午(你)?”
在这里“死”、“葬”均无贬义,而是表示“想念极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意,是“贬词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