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题重复了几次之后,音乐从A大调转到F大调,乐队轻轻地奏出了歌剧第二场中将要出现的《斗牛士之歌》的副歌。选自歌剧第三幕中著名的《斗牛士之歌》,F大调,四四拍子,是卡门的新欢埃斯卡米里奥为感谢欢迎和崇拜他的民众而唱的一首歌曲。这首节奏有力、声音雄壮的凯旋进行曲,成功地塑造了这位百战百胜的勇敢斗牛士的高大形象。它把一位趾高气昂的斗牛英雄栩栩如生地展示在听众眼前。这段旋律因为重复了序曲中的部分旋律,听来会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速度为小快板——快板,力度的变化相当大,开始呈示的小快板主题选自歌剧第三幕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生气勃勃、充满活力,表现了斗牛士英武潇洒的形象和斗牛场内兴奋活跃的气氛。第一乐段从弱音开始,整个段落节奏鲜明,掩饰不住激动、高傲的神情,具有凯旋进行曲特点,坚定有力的节奏和威武雄壮的曲调表现了斗牛士的飒爽英姿。在几个后半拍三连音运用渐强渐弱的处理后,旋律落在了主音上,同时一个小节的上行音阶,把力度和情绪带到了更高的高度,此时旋律反复提高八度,采用加强八度来表现喜庆、热烈欢腾的气氛,使情绪显得更为高昂。随后音乐进入了一个宽广的慢板段,用弦乐组的震音作衬托铺垫,铜管组的长号和小号奏出部分出现的卡门的音乐动机,带有不祥的气氛,在弦乐有力的震音背景下,以铜管组和定音鼓为主的乐器奏出悲剧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