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吧 关注:42,170贴子:574,964

神经衰弱极其诊断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


1楼2007-07-21 01:53回复
    • 222.131.164.*
    1 请教连理
    你所认为的神经衰弱到底是怎么样的?
    你又根据什么说我们吧里的很多人不属于神经衰弱的?
    作者: 59.53.216.* 封 2007-7-1 21:47   回复此发言 删除


    2楼2007-07-21 01:5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 222.131.164.*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神经衰弱与抑郁症的区别确实应该有一个很好的界限才行。而现在我都被弄混了,几乎每一个上来求教的人都被认为是抑郁症,我都迷糊了?
      作者: 那天我失眠了 封 2007-7-1 23:21   回复此发言 删除


      3楼2007-07-21 01:56
      回复
        楼上是两位朋友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疑惑,本来我是跟在后面回答了这个问题的。但是我发现这样的回答并不能满足更多人的要求,所以我把这个帖子重新编辑了下来,作为一个主题发表出来,便于大家更方便的浏览,谢谢!


        4楼2007-07-21 02:01
        回复
          神经衰弱是一种以精神的易兴奋和疲劳为特征的神经症。1869年美国精神病学家George Beard发表了《神经衰弱或神经的衰竭》,被公认为神经衰弱这一诊断诊断名称的首创者。他认为神经衰弱有许多的症状,其核心症状是疲劳。但是由于神经衰弱的概念不十分明确,症状包罗万象,所以这一诊断名词1980 年在美国的疾病分类法中消失了。我国及其他一些东方国家的学者认为,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一个存在的临床实体,所以在我们国家至尽依然保留了神经衰弱这一诊断类别。近10年的时间国外对神经衰弱的研究已经大为减少,1995年WHO做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神经衰弱的患病率为5.4%,但是其中大多数的人同时伴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5楼2007-07-21 02:03
          回复
            神经衰弱的发病原因至尽没有定论。归纳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患者的某些个性特征或易感素质。
             (2)某些生活事件的影响。
             (3)可能与某些生物学因素相关


            6楼2007-07-21 02:03
            回复
              临床表现:
              (1)精神容易兴奋、脑力容易疲劳。
              (2)易烦恼、易激惹、易紧张,但不突出不持久。
              (3)头部和其他部位的不适、疼痛;入睡困难,深度不够;耳鸣、心慌、尿频、阳痿、月经不调等


              7楼2007-07-21 02:04
              回复
                在诊断方面神经衰弱的症状可见于许多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可能是这些疾病早期或恢复期的症状或者伴随症状,如果符合这些疾病的诊断标准的时候,就不能诊断为神经衰弱。比如:
                 (1)脑部疾病:脑动脉硬化、脑外伤、颅内感染、脑肿瘤等;各种慢性传染病的发病和恢复期,如慢性铅中毒、汞中毒,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慢性肝肾疾病、贫血、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五官科疾病等等常出现神经衰弱的表现。40岁以后首次出现神经衰弱症状者,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否其他病变,及早的正确诊断有利于躯体疾病的及时治疗。
                 (2)重型精神疾病:不少精神分裂症或情感性精神疾病患者在某个阶段以神经衰弱为突出的表现:失眠、头疼、容易疲劳、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各种类型的睡眠障碍等。
                 (3)其他类型的神经症,比如焦虑症、强迫症等都会伴随不同程度和层面的神经衰弱的症状。
                 (4)其他躯体障碍:这些疾病会以多种多样的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容易误诊为神经衰弱的心理和生理症状。患者常担心或相信自己已患某种疾病的优势观念,所以经常伴有明显抑郁和焦虑情绪,经过检查和医生的合理解释依然无法消除患者的疑虑。


                8楼2007-07-21 02:0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事实上神经衰弱是一组症状群,而很多的疾病都可能以“神经衰弱”的表达方式展示在人们面前。患者最关注的问题是症状:比如头疼啊、失眠等等的。专业的精神科医生相对缺乏,很多的患者常年出入于各种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甚至其他的科室,当患者诉说这些症状本身的时候,医生就已经开始作出了神经衰弱的诊断,除非有非常明显的其他的问题。这里说的就是很多的疾病之所以长期无法得到缓解,那可能是因为误诊。错误地把其他的精神疾病诊断为神经衰弱,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9楼2007-07-21 02:09
                  回复
                    如今大量的青少年出现了一些问题,他们对自己的这些症状十分担心:无法睡觉、头脑不清醒、无法读书......医生也很配合,马上就告诉你神经衰弱了,用脑过度了,要多休息、多运动...学西医的医生会给一些药物:比如谷维素、维生素等等安慰剂打发患者。或者用一点抗焦虑的药物,同时告戒患者 ——这个药物不能多吃,吃多了会上瘾。或者拿到药物以后要不吃了没有效果,要不不敢吃,或者一边吃一边研究说明书,寻找对大脑和身体“损害”的证据;于是频繁更换医生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更多的人会选择“纯天然”的中药: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观点医生开出药物,药罐子开始伴随自己,当然还有广告上那些直接可以吃的“补脑”的药物。但是很多的人就这么治啊治,青春年华就在这暗淡和灰色中度过了,疾病依然没有起色。这从我们贴吧大量的帖子都可以看出这个问题,我相信被诊断为神经衰弱的每一位患者对这些事情痛苦的体验和感受不是用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表达清楚的......


                    10楼2007-07-21 02:09
                    回复
                      近些年以来,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和政府和人民对于精神卫生问题的关注,在一些比较大的城市逐渐建立了一些心理卫生机构。以前的精神病院这些名称逐渐被“心理卫生中心”这些名词所代替。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的一些问题,但是我国目前的专业机构相对非常地少,高素质的专业医生也不是很多,所以这样的医疗资源只能被部分人所享有。大量的患者依然被诊断为神经衰弱,患者也只能依靠这些安慰剂或者自我调节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当这些状况没有得到改善的时候,人们会认为神经衰弱似乎是绝症,意味着要永远和自己所钟爱和追求的东西说再见,或者其他更为严重的伤害和挫折。


                      11楼2007-07-21 02:10
                      回复
                        在中国人们都清楚“神经病”所表达的意思,并非所有的人都清楚精神病、神经病、精神疾病等这些专业名词所表达的意思。但是大家对精神病院都有 “感觉”——“那是关押疯子的地方”。电影《飞跃疯人院》把精神病院的环境刻画得惟妙惟肖。虽然现在头脑不好用了,睡觉不好了但是我清醒的很,我并没有疯,谁让我到那里去看病他才是疯子。那么患者会想到应该是“神经”出了问题,生病了以后大家都去看神经内科的医生,对于神经内科的或者其他普通内科的医生来说用神经衰弱解释这个疾病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患者对这种诊断也觉得理所当然——自己确实用脑过度了。其实出现神经衰弱症状的患者大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比较高的追求和梦想,对一些事情的深刻的想法和分析,对性问题的困惑或者恐惧,学习工作认真努力当成绩出现或者担心出现下滑等等......这些事情往往会跟现实造成冲突,这个时候问题就产生了,心理学用“葛藤”这个名词来解释这种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葛藤似乎一切神经症的根源。


                        12楼2007-07-21 02:11
                        回复
                          对于专业医生来说及时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比如以前认为抑郁症是精神病,后来认为它是神经症,而现在又从神经症中被分离了出来;就某个疾病来说,以前人们认为抑郁症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想不开”,所以把它翻译为“忧郁症”,现在我们把它叫做抑郁障碍。这些变化不是一个两个字的改动,而是说人们对于这些疾病的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一些年龄比较大的专家可能无法比较好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他们看待疾病的观点依然处于那个年代的水平,增加了的只是临床的经验。所以即便在专业的精神卫生机构患者被误诊也是常见的。另外从看什么样的医生的问题:如果自己的问题不是很大,当地的医生可以解决的那就没有必要跑到外地去看某个著名的医院或者医生。这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也不是非常理性的想法。还有一些人认为看医生一定要看“名老专家”,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近些年我们国家涌现出了一批高素质的中年轻专家,他们拥有比较高的学历和先进的知识体系,所以看他们也可以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事实上只要能解决问题看谁并不是最重要的。


                          13楼2007-07-21 02:12
                          回复
                            神经衰弱的症状可以是很多疾病的部分症状或者表现形式,神经衰弱的本质问题是“衰弱”,不要因为自己出现了一些症状就马上把自己定位在神经衰弱上面,这是危险的。可能一些患者朋友对诊断的名词比较关注:“我明明无法睡觉、无法学习,这就是衰弱了,你说我抑郁,我看你才抑郁呢”;或者认为情绪的问题和我的症状有什么关系呢?“明明我有“心脏病”,医生都说了我是心悸,你说我焦虑,简直是笑话。”其实精神科有一套比较独特的检查方法和体系,如果一个精神科医生不能全面地考虑患者的问题,只是跟着患者的症状走,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精神科医生。比如患者主要的症状是腹痛,医生就需要全面考虑,因为腹痛经常是消化系统疾病,但也可能是癫痫发作的症状。作为患者来说,也逐渐改变一些自己的观念,医生可能作出的诊断跟自己的想法不一样,尽管他没有告诉你为什么,但是我想还是有一定的原因。我们需要的是康复,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而不是医生作出自己认可的诊断。有时候医生可能会在比较长的时间内让你服用“安眠药”,这个你也不用担心,既然他能给你这么用,那么他应该能够解决你所担心的“上隐”问题。自己能做的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尽量和医生配合,按照医生的嘱咐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


                            14楼2007-07-21 02:1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现在比较权威的心理卫生机构,医生作出神经衰弱的诊断的时候都是非常慎重的;而在普通的综合医院这个诊断依然在疯狂地被使用,所以心理卫生机构接纳的大量的患者都是“衰弱”了N 年以后才找到这里来的,然而这个时候即便作出新的诊断但是治疗的难度会大幅度地增加。我相信这个状况会得到改变,仅仅是个时间的问题。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这一问题,2002年颁布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已经将抑郁障碍列为重点疾病,将目标锁定为:提高知晓率和提高治疗率。


                              15楼2007-07-21 02: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