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焰醉舞吧 关注:160贴子:148,315

词牌名知识普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唐多令》,词牌名,也写作《糖多令》,又名《南楼令》,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平韵,亦有前片第三句加一衬字者。
《糖多令》,
词牌: 《唐多令》
格律: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平韵
著名词人: 刘过、吴文英、陈子龙
典范词作: 《何处合成愁》《芦叶满汀洲》
词牌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
⊙●●○△,○○⊙●△。●○○、●●○△。⊙●⊙○○●●,⊙⊙●,●○△。
典范词作(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05-13 13:44回复
    喜欢的可以来看看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5-13 13:50
    收起回复
      《南歌子》,词牌名,源于唐教坊曲名。有单调、双调两体。宋词一般为双调。温庭筠、秦观、黄庭坚、李清照等著名词人都用过此调。
      作品名称: 南歌子
      作品别名: 南柯子
      创作年代: 宋代
      作品出处: 唐教坊曲
      文学体裁: 词
      词牌简介
      《南歌子》是词牌名称之一,又名《南柯子》、《春宵曲》、《风蝶令》、《望秦川》、《水晶帘》、《碧窗梦》、《十爱词》、《恨春宵》。《金奁集》入“仙吕宫”,廿六字,三平韵。例用对句起。宋人多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谓之“双调”。首二句对偶,与平起五律颈联相同。唐人另有《南歌子词》,单调廿字,平韵,即五绝,与此调不同。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05-13 14:05
      回复
        词牌来源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隋唐以来曲多以“子”名,“子”有小的含义,大体属于小曲。调名本自汉张衡《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句,取淳于棼事。此调首创于温庭筠。
        词牌格律
        定格
        格律对照词:张泌《南歌子·柳色遮楼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画堂开处晚风凉, 高卷水晶帘额衬斜阳。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5-13 14:12
        收起回复
          双调
          格律对照词:苏轼《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淡云斜照着山明, 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蓝桥何处觅云英?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5-13 14:16
          回复
            好贴可以涨姿势


            IP属地:北京8楼2013-05-13 15:44
            回复

              虞美人是著名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虞美人》即是如此。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5-13 16:08
              回复
                《浪淘沙》
                调出于乐府(《乐府诗集》收入近代曲中),原为二十八字,即七言绝句一首。唐白居易、刘禹锡演有此词,且词句即咏江浪淘沙,为唐时教坊曲名。迨至李煜,因旧调另制新声,乃变作双调,每段仅存七言二句,而所咏亦泛而不必切题矣。如皇甫松词云:“蛮歌豆寇北人愁,浦雨杉风野艇秋,浪起鵁鶄眠不得,寒沙细细入江流。”
                词牌格律
                以二十八字为正格,而以本调为变体,又名[曲入冥]、[过龙门]、[卖花声],而[谢池春]亦名[卖花声],不容稍混也。
                浪淘沙 霜无痕
                夜雨洒空庭, 剔醒残灯, 横窗疏影略分明。 曾是衣香斜共倚, 月洁风清。
                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孤枕怯钟声,寂掩银屏,芙蓉被冷梦难成。争奈多情销不尽,欲去还生。
                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3-05-13 16:14
                回复
                  潇湘神
                  词牌简介
                  《潇湘神》,又名《潇湘曲》,词牌名。原为唐代潇湘间祭祀湘妃神曲,刘禹锡为填两词,见《刘梦得文集》卷八。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叠一韵。
                  词牌格律
                  格律对照词:【唐】刘禹锡《潇湘神·湘水流》
                  〖平仄平(韵),平仄平(韵)〗。
                  湘水流, 湘水流,
                  仄平中仄仄平平(韵)。
                  九疑云物至今愁。
                  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3-05-13 16:20
                  回复
                    词牌简介
                    《破阵子》,唐教坊曲,一名《十拍子》。陈旸《乐书》:“唐《破阵乐》属龟兹部,秦王(唐太宗李世民)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外藩镇春衣犒军设乐,亦舞此曲,兼马军引入场,尤壮观也。”按《秦王破阵乐》为唐开国时之大型武舞曲,震惊一世。玄奘往印度取经时,一国王曾询及之,见所著《大唐西域记》。此双调小令,当是截取舞曲中之一段为之,犹可想见激壮声容。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唐太宗李世民任秦王时制大型舞曲,名《破阵乐》。本是七言绝句,后因旧曲名,另倚新声。始见晏殊词。
                    词牌格律
                    破阵子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破阵子
                    海上蟠桃易熟 人间秋月长圆 惟有擘钗分钿侣 离别常多会面难 此情须问天
                    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 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3-05-13 16:24
                    回复
                      蜡烛到明垂泪 熏炉尽日生烟 一点凄凉愁绝意 漫道秦筝有剩弦 何曾为细传
                      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此调始自此词,宋词俱照此填。
                      前段起句,晏词别首“湖上西风斜日”,湖字、斜字俱平声,又一首“忆得去年今日”,去字仄声;第二句,陆游词“放教昨夜浮名”,放字、昨字俱仄声;第三句,程垓词“簇定熏炉酥酒软”,簇字仄声,熏字平声;第四句,苏轼词“醉里无何即是乡”,醉字仄声,赵善扛词“陌上晴光收翠岚”,收字平声;第五句,晏词别首“歌长粉面红”,歌字平声,粉字仄声;后段起句,晏词别首“巧笑东邻女伴”,东字平声,女字仄声,又“斜日更穿帘幕”,斜字平声;第二句,晏词别首“采桑径里逢迎”,采字仄声,程垓词“歌声轻度红儿”,轻字平声;第三句,晏词别首“疑怪昨宵春梦好”,疑字平声,昨字仄声;第四句,晏词别首“元是今宵斗草赢”,元字平声,赵善扛词“梦绕清江江水南”,下江字平声;第五句,晏词别首“笑从双脸生”,笑字仄声,双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3-05-13 16:26
                      回复
                        词牌简介
                        临江仙源起颇多歧说。最初是咏水仙的,调见《花间集》,以后作一般词牌用。双调,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词牌格式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韵)。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3-05-13 16:35
                        回复
                          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取卖卜算命的意思。
                          说明: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 △
                          *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 △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3-05-13 16:46
                          回复
                            定格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或: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平平[或(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或(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来自手机贴吧21楼2013-05-13 17: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