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失实,影响全文可信度
——六十年目睹之梨园内外趣事
近日正在很有兴趣的阅读树棻写的《生死恋歌——周信芳与裘丽琳》,觉得写得具体生动,条理清楚,内容真实可信。但是,刚才读到第七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发现了一个明显的错误叙述,不禁使我对整部书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因为,我既然发现了一个错,那么,说不定还有更多的错是我不能发现的。
作者写道,周信芳在抗日救亡时期,在黄金大戏院演出《明末遗恨》,受到社会公众的热烈欢迎与高度赞扬。但这出戏在解放后就禁演了,一直到1984年底,“这出被禁锢了足三十五年的麒派代表作才能得重新同观众见面”。
事实却并非如作者所述。《明末遗恨》在解放后,起初并未禁演,1951年夏天,我8岁的时候,就在先施公司大京班看过多次,先是麒麟童的弟子杨宝童演,演了一段日子,杨宝童要去参加上海市文化局搞的京剧研究班了,就由麒派老生孙鹏志继续演。这戏中崇祯皇帝雪夜造访宰相府被拒之门外时,有两句唱:“如今世道已变样,皇帝也吃闭门羹!”声调凄楚悲凉,每次都感动得我潸然泪下,所以至今还记忆犹新。
这出戏后来确实不演了,原因是“同情封建帝王,诬蔑农民起义”。但决不是解放后就被禁演的。至多禁演了三十三年。——可能有朋友要问,差两年有什么关系?我的回答只是一句反问,写当代的历史事件能误差两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