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拳吧 关注:63贴子:204
  • 13回复贴,共1

刘胜英武林趣事之五——逼不得已力克陈东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银装素裹,北京城一片银白。房顶雪厚盈尺,树枝上落满雪花。
1968年腊月,一场大雪之后,我到小学同学龚荣昌家去做客。他家在城根边上的贤孝牌胡同,紧挨着贤孝牌小学旁(文革中叫东总布小学)。在荣昌家中,他跟我说:“汽车修理五场有个练武术的练得不错,就是个子大,不服气,想和你过过手见输赢。”
我说:“我师父在挨批斗,传出去又给他老人家找事。慈不掌兵,善不掌财,过手无好手,举手不留情,当堂不让父,输赢各有损伤。再说我赢了他,他三五年缓不过劲来,仇得记一辈子,过几年还得找我,十年八年不得安生,不捞回去他不算完。他功夫好,他带着。咱们喝酒吧!”
我接着说:“谁不是师兄师弟一大堆?可我就一个。师兄们正为我师父的事受审查,还没解放呢。当书记的靠边站,当兵刚提干的也转业了,当工人的更别提了,处境更惨。我可不能给他们添堵。”
在那种情况下,我去和人家过手,无异是自寻苦吃,“作”死。我拒绝了。酒后,我踏着厚厚的积雪,走回北京站的家。


1楼2013-05-16 15:33回复
    回家后倒头大睡,快吃晚饭的时候,程予来找我。他把我叫到小南屋说:“有个叫陈东生的,在美术院后街赵一趟家等着你呢。他说一掌就能把你打残了,用担架抬到中医医院去,住院费他花。今天不打服你,他不回家,为他师弟报仇。”
    我说:“他练什么的?谁的师弟?我跟人家过手多少次了,我怎么想不起来陈东生这个人呢?”程予说:“赵一趟让你赶快去,要不去,武术界你的名就臭了,明天该哪儿都知道‘胜英让陈东生吓回去了,熊到家了’……”我说:“听他瞎吹,如果是真棒,我该早就有耳闻了。我怎么就不知道有这么一号呢?”


    2楼2013-05-16 15:33
    回复
      程予说:“人家偷着下功夫,在家练的,功夫深着呢,一拳能把墙打个洞,一掌能劈碎十块砖,一脚能把门踹得粉碎,说你胜英加起来没有三块豆腐高,他一米八零的大个儿,一拳能把你肋条骨打断了,让你一辈子爬不起来。你以前赢人全是侥幸,那些人是让你的名吓的,不敢出手,随你摆布,别人会上你的当,他陈东生不会上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我说:“要是这样咱们就去一趟,看谁被担架抬到医院。”说完,我从屋外窗台上把球鞋拿了进来,脱下棉鞋换上,中午刚染成蓝色的白球鞋还没干,挺凉的。我对程予说:“鞋还没干呢。”程予说:“别换了,拿着走吧!”我说:“就湿着穿吧!”


      3楼2013-05-16 15:34
      回复
        我换上湿鞋,踏着积雪,到北京站坐上108路电车,到大佛寺下了车。往前走了也就三五分钟,程予带着我进了一个大杂院。进了北屋,屋里挺暖和,赵一趟和他弟弟大牛正在屋里,他母亲也在对面坐着。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大汉正在喝茶,我侧身一看,块儿头是不小。
        我先发话道:“哪位是陈东生?”大个子站起来:“我就是。”原来他站起来是和我比个子,我当时是一米六七,比他矮一大块。他特意夸张地侧着脸低头看我,我那个气呀。
        赵一趟说:“胜英喝碗茶。”我说:“别喝了,先过手,动完手再喝。等打伤了住进医院,你这碗茶也浪费了。陈东生,咱们院儿里来吧。”


        4楼2013-05-16 15:35
        回复
          为过手早已准备好了场地,院子中间的积雪扫得干干净净。陈东生建议:“咱俩先各打一趟拳,再过手?”我说:“行,你先走趟拳。”陈东生也不客气,走起了龙形、虎形、狮形、雁形拳。确实打得不错,沉稳有力,有板有眼,一看就是受过名人指点。练成这样至少也得十年功夫,算得上是高手。这是我与人过手以来,见的打拳最正规、不走板,力发浑厚的练家子。赵一趟说:“胜英,该你了。你这么大名声,谁都没看见过你练拳,不知道你是不是真会打拳?”我说:“兄弟献丑了。”说着,我就练起了6岁启蒙时的本门底包拳,太祖神拳。当时我是18岁,这趟拳我已经练了12年了,自然是熟练无比,高低起伏,阴阳顿挫,不到一分钟就练完了。赵一趟说:“还真快,不错!今天我们也算开了眼了。”
          我为什么不在公开场合练这趟拳,那是有原因的。 抗日战争时期,我大师哥走了这趟拳,被汉奸练武的认出了门户,告了密,连累我师父遭到日本人的通缉。练武的一走拳,行家谁还看不出是什么门派的?谁的师父,谁的徒弟,一目了然。我知道陈东生想在我的拳里找出破绽,所以打拳时特意加快速度。我走的这趟拳,确实也无懈可击,就是老行家也难以看出破绽。
          我已然知道陈东生是练什么的了。原来他是与我过过手的龚贵基的师兄。不知道他门户之前,我本想用本门从来不外传的燕云十二夺命手打残了他,看在老一辈的交情上,我就点到为止吧


          5楼2013-05-16 15:35
          回复
            陈东生的确得名师真传,但悟性平平,只学形,未学义,造诣不太高。师父李青曾对我讲过:“学形者死,学意者生。”就是这个道理。否则就凭他一米八的彪形大汉,我怎能凭一时之勇自取其辱?兵临城下,将至壕旁,不能去以卵击石。就是善退回家也不会去吃这个哑巴亏。实在迫不得已过手,我也会用六式保命招,让自己全身而退,落个不输不赢,算打个平手,也不失面子。我师父曾言:“三不打,打不过不打;没退路不打;没道理不打。这是师出有名。”所以,功夫虽棒,阅历太浅,智力平平者,难能大器。输赢在眨眼之间,一勇之夫,不会常胜。陈东生不留后路的做法,在决定过手之初就已经为失败埋下伏笔。 这时赵一趟开口了:“咱们开始过手,倒地为输。我当证人,输了不要反悔。”
            只听赵一趟大喊一声“开始!”陈东生的大拳头已带着风声迎面而来。陈东生自称一拳能打300斤,我这110多斤的体重,一拳就能被他打飞,打在脸上别说住院,连相都给破了。我轻轻一潜,根本没躲,猛然贴身,从他腋下钻了过去,拳从头顶上滑过,像一阵风从头顶上刮了过去。我把燕云夺命碎阴掌,变成了二指,轻轻点在他的大胯根上,一招指点江山就这样完美地奏效了。我喊了一声:“走吧您那。”一背步变脸,别看陈东生个子大,随着着我的话音儿,斜着身子,脑袋往门垛上撞去,只听“咚”的一声响,又“嗳呦”一声叫,陈东生重重地倒在屋门前的台阶上,喘着粗气,捂着脑袋,半天没起来。我说了声:“用担架把他抬到医院去吧。”看也不看就推门进屋,关上屋门,坐下喝茶。


            6楼2013-05-16 15:36
            回复
              隔着窗户就听赵一趟问:“怎么样?我说你赢不了胜英,你偏不信,明儿回班上我怎么给你吹啊?你和曾云龙打赌,不赢胜英誓不为人,人家曾云龙也是二十九军教官,什么没见过,这下现了吧。”
              陈东生说:“这下给我摔惨了,胜英玩儿真的,脑袋撞晕了……赵哥,别说了,让我歇会儿。胜英也不说让我一招儿,真不够意思。”赵一趟关心地问:“用不用上医院看看去?我去借三轮车。”程予也360度大转弯:“别借三轮车了,我叫担架去吧!”赵一趟说:“外头冷,先进屋待会儿,缓缓气。”
              说着和程予俩人把陈东生架起来搀进屋里,坐在椅子上。赵一趟的弟弟牛子说:“我认识中医医院施今默的徒弟,让他给你看看,别脑震荡了。”陈东生这时也缓过来了,喝了口茶说:“我想百分之百能赢你那招定海神针,自打师弟龚贵基吃了你那招,我们就寻思出破解的方法了。”看着陈东生可怜兮兮的样子,我直觉得可笑。我也可以说道说道了:“你临阵太没经验了,哪有先打一趟拳告诉人家你会怎么打我?拳打不知道,我知道你的底细,你赢得了我吗?你真是贺人杰的锤短练。”陈东生说:“你说得对,我只想打一趟拳吓住你,真赢你我也没绝对把握。但听说你是小个子,你就是打我10拳,也打不倒我,冲我这个子也得赢你。”


              7楼2013-05-16 15:37
              回复
                我接着说:“你一打拳,我就知道你是练三皇炮锤的,看在我师父与你们的交情上,我才换招使双指,否则我一招碎阴掌,让你断子绝孙,你要不倒,我一抱砸左右搬拦锤,你逃得出去吗?你再棒,这几个地方也练不出功来,只知道一力降十会,但强者智取,弱者活擒,四两拨千斤,你就不懂了。”陈东生答道:“巧活儿我还真没练过,练的都是大劈大打。”我说道:“你和你师弟龚贵基一样,只知道凭着块儿大打人,不知道挨打,拳理一点都不通,只凭着蛮力赢人,你还得练10年,否则再不要和人家过手了。我在刘凤宣老师家把这招的使法和破解法都说了,刘师父大清朝时就知道这招怎么破解,我跟你过手还使那招,那不是送死吗?”陈东生说:“那倒是。”我又接着说:“你为报师弟的一掌之仇而来,话说得不能那么损,激起人家的火,自找苦吃。如果你不打那趟拳,我真没准儿还使定海神针。你有备而来,没有十分把握,也不敢叫阵。你一打拳我才改戏,与一门过手,招法不能重复使用。拳打不知道,多绝的招都有破解的方法,别说你是大门大派了。”


                8楼2013-05-16 15:37
                回复
                  赵一趟说:“陈东生,我说你打不过胜英,你还不信,青海餐厅请客吧!胜英一个人对八个,四把叉子,两把菜刀,一把斧子,一根大顶门杠子都没吃亏,你一个人还想占胜英的便宜?”
                  程予接过话茬:“在张鸣宇家,胜英给于荣光、张来京抄跟头,这时来了一个小伙子,跟胜英的把兄弟张来玉和老爷子说:‘东单的胜英我见过,又黑又瘦,我一拳打他仨。’张鸣宇提醒他隔墙有耳,‘让胜英听见了,你要倒霉的。’张来玉追问道:‘你真见过我师哥?’那小伙子说:‘真见过。’程予也问:‘你真见过?’小伙子说:‘不骗你,向毛主席保证,胜英还给于荣光抄小翻教擒拿呢!’胜英只是在旁边乐。一会胜英停下来,让小六子、于荣光去抻筋,胜英对那小伙子说:‘胜英我也认识,我跟他还学过两天,功夫也不过如此,咱哥俩比划比划,赢了我,胜英也就算输了你了。’那小伙子还当真出手比划起来,让胜英翻过来调过去,连拿带摔,30多下。这时张鸣宇才说:‘你认识胜英吗?’那小伙子说:‘不认识。’张鸣雨说:‘摔你的就是胜英,这下知道了吧!’”


                  9楼2013-05-16 15:38
                  回复
                    程予提高声音又说:“陈东生,现在我的话你信了吧?青海餐厅请客吧!”
                    陈东生说道:“我一看胜英打拳,我就知道坏了,准赢不了。拳打得太快,我一招都不认得,我急于把他打趴下,来个先发制人敲山震虎,还是让他钻了空子。我要卖两下打,也不会输得这样惨。我真服胜英了,算开了眼,也算没白输。胜英这个朋友我交下了。咱们青海餐厅喝啤酒去!”


                    10楼2013-05-16 15:38
                    回复
                      这时我才感觉脚都冻木了。鞋还湿着,脚冻得生疼。我们从大佛寺走到东四十字路口北角的青海餐厅,叫上了菜。程予、赵一趟、陈东生还有大牛,我连喝了三升啤酒,酒桌上的陈东生比我喝的还多。借着酒劲,东生提出和我拜把兄弟。我说:“我有把兄弟,明天跟我俩哥哥说说,改日再拜。”我跟着又说:“天下武术是一家,人不亲,艺亲;艺不亲,刀把子亲。咱们现在不就是好兄弟了吗?”陈东生说:“那我比你大,你以后得叫我师哥。”
                      席间大家畅所欲言,陈东生人也老实,实话实说:“你赢了我师弟龚贵基,我们几个师兄弟老想找回面子,于德才和我为这事,还挨了我袁景全师大爷的一顿骂。刘利生也劝,‘别找胜英的麻烦,咱们三家20多人去找胜英一个人,等他那几个师兄平了反,还不跟你们玩命?那不是做下仇来了嘛!他那几个师兄都是狠主,跟日本人都敢玩命,别看现在都是走资派,一旦官复原职,这仇就结下来了。七八个师兄教一个小师弟,什么招不告诉他?什么经验不说给他听?你们功夫不到家,回家练去。人家胜英真心实意地把使的招全告诉了老爷子,连歌诀都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你们再找人家麻烦让人家看不起。你们又比他大十岁八岁的,按老一辈的交情,他还得管你们叫师哥呢。他的师兄都比他大三四十岁,他师父拿他当眼珠子一样,老了老了收个关门弟子,你们就想给人家闷回去。你们师叔李尧臣有事,人家师父还再三托人打听呢。别为出点小名,就什么都不顾了’”。武人本来就讲义气,酒后更是口无遮拦


                      11楼2013-05-16 15:39
                      回复
                        我一边喝着啤酒一边说:“东生,你让程予传的话,实在太难听了,武人三把火,一点就着,真玩起命来两败俱伤,真上医院,咱们吃什么去?”
                        陈东生说:“为了赢你,我们师兄弟连练了3个月,就为破解你那定海神针。师兄弟都认为有了绝对把握,我才通过龚荣昌、赵一趟约你,怕你不来,我们才放出狠话,激你出来应战。”
                        师父李青曾告诫过我:“你师哥们连续用一招法上过日本人和汉奸的当,让人家伤了好几个。赢一次换一次招,这次使了,人家千方百计地破解你的方法,凡是知道此招的都会研究破解的方法,各门用法不一样,力也不同,十家对付你就有十种破解的方法;百家知道,就会有百招破解之法。也有可能招法相同,但方向、角度、发力尽不相同。用一次赶快收起来,再精练几招,以备再用。新招要层出不穷,过一次手,换一个招,出了上百里之外施用,人生地不熟还会有人上你的道。赢人凭脑子,不全凭招法新颖,否则与人家过手,不可能全身而退。膀大腰宽必有力,一拳一掌你都承受不了。你是凭腿和小巧玲珑去赢人,大劈大打不是你的长处,用巧招险中求胜,对你来说不难。临阵对敌,没有大劈大打不行,在武术界也吃不开,什么和尚撞钟、朝天一柱香、顺风摆柳、泰山压顶、抱砸、碎咽掌、狮子大抱头、力挑华山、立劈华山……这些都是小个子打大个子的招法,打不着变擒拿,膝肘并用,六十四截腿也给他们使上,功夫再好他们也近不了你的身。我看你历次赢人,使的都是小巧玲珑的招法,对一般练武的还行;对老行家,你根本进不了手。你也得了我不少真传,都得练一下,不要吃偏门,宫里的招法老百姓根本不会,也没人往外传过,民间没会的,所以你才老占便宜。老人都收山隐退远离江湖,现在的人找你过手,只不过想通过你知道一下宫内的绝技,你学会了也少教给旁人,省得给我找事。自己去练功,一旦国家用人之际,再报效国家。”
                        师父的话我牢记在心,这次和陈东生过手也是出于无奈,连泥都有泥性,就别说人了。


                        12楼2013-05-16 15:41
                        回复
                          喝到青海餐厅关门,服务员催我们,我们才踏着积雪各自回家。后来与陈东生来往较少,但与他师兄于德才走得挺近,并肩战斗与人过手多次。
                          第二天,小学同学龚荣昌又来家找我:“陈东生回到单位,让同事好一顿地挖苦。吹了三个月,让人家胜英二个手指头点了一个大跟头,爬不起来了,还请客赔罪。陈东生发誓好好下功夫,将来捞回面子。”
                          又逢星期六,我穿着空心棉袄,骑着自行车前往师父的故乡,把和陈东生过手的事说了。师父说:“名家之后有备而来,输了你,可见他们门户是青黄不接。你这招使得好,险中求胜,不躲不闪。可还是太冒险了,两个手指去点大跨,一旦失手,撤不出来。显份儿的事以后不能干。”
                          从这以后,我就改变过手风格,再也不以踢打摔掌指为主了,以擒拿为主去与人交手。这既能制服对方,又不伤人,可轻可重,也不会让对方丢面子。此风格一直保留到现在无一失手,也再也没出现过让人下不来台的场面。
                          以上的人都还健在,如再看到这段往事,定能会心一笑。


                          13楼2013-05-16 15:42
                          回复
                            作者:刘胜英
                            文章转发自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太祖拳研究会官方网站 www.hongwutang.org


                            14楼2013-05-16 15: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