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了解拉丁字母语系中音节的结构作用,只能单方面谈谈中国话的音节。我敢说中国人酷爱四个字的组合,我们最早的诗歌集《诗经》所记录的诗句,基本是四个字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描写女孩子青春绽放的光彩,然后就要嫁人了;“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中国历法的七月季节,火星向西边移去,天气渐凉,九月里就要动手缝制冬衣。
《诗经》是古时候朝廷派遣文官到民间采集民歌民谣,继而整理加工而成,是口语本身的风格还是知识阶层的趣味所至呢?也许,我们可以想象成上层社会攫取草根的语言方式,然后去芜存精,变作书面,再广授于世以教化民众。无论如何,总之,在我们的说话里,四个字的句式已成为一种性格。走到偏僻的乡村,农舍的院门上贴着对联:“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另一座院子的也许是写在门楣上:“春华秋实”;如果给你个谜语猜,可能是“南山种麻,根根交叉,风里结子,雨里开花”,打一件日常用物,什么用物?雨伞。
后来,诗歌不断演化发展,五个字,七个字,长短句,那四个字仿佛隐退了,但仔细辨认,其实还在,比如,古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假如中间的副词“可”与“何”摘去,就是“江南采莲,莲叶田田”,也能成立,而副词的进入使得节奏更加明快活泼,所以我说音节改变了语言的气氛。再有七个字的句式,例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显而易见,是由四个字加三个字两组意象形成,后三个音节使得句子趋向不稳定最终又稳定住了。这样富有动力的韵律来自于中国单音节的方块字,方块字的神奇不可言传,甚至是我们这些操方块字安身立命的人都不自知的,那遥远的起源湮灭在漫长的文明史中,难以追踪。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的起句,这首诗是我幼年时候,母亲教我背诵的第一篇中国诗歌。我完全不了解其中的含义,无论是具体的情境,还是字词的美学,但由于它们顺口,我很轻松地就将全篇背诵下来。每个孩子都有当众表演,为父母挣脸面的节目,记得我的一个表哥背诵的是一篇新课文:“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莫嫌我老汉,说话罗嗦”,你看,四个字又来了!我的节目就是它,《琵琶行》。就像方才说的,我不了解它究竟在说什么,却也不妨碍受影响,最首先被触动的即是那个“秋瑟瑟”的“瑟瑟”。这两个字是象声字,但前边的一个“秋”又让它变得抽象了,难道秋天的季节会发出某种声音吗?或者是指落叶的声音?是风吹过还是雨打过?抑或是南飞的雁阵在鸣叫,还是朗日底下,秋庄稼奋力成熟的拔节声?
在这缺乏科学精神的中国字里,有着多少诗意,只能以深刻的默契传达,于是,它特别宜于文学,我们,就是以它安身立命的幸运者。比如“婆娑”这个词,它常用来形容柳丝,我想最合适它的是江南春早初发的柳丝,并不是茂盛繁密,而是疏朗的,点点的新绿,但千条万条。“婆娑”还用来形容泪眼,不是泪流如注,却充盈在眼眶,蒙了一层雾。“婆娑”二字的音,一反单音节的截断,而是轻柔的,接近呢喃,就有一种爱惜。字形上,真的就像一幅珠帘,摇曳生风。曾经听中国钢琴家傅聪先生给学生上课,弹奏肖邦作品,他用了一个“惆”字。傅聪先生特别注明,不是“愁苦”的“愁”,是“惆怅”的“惆”。前一个“愁”字比较确定,后一个“惆”,却是暧昧的,不是简单的凄楚,而是有一股惘然。“惘然”这个词也不好说了,关于心情的中国字,都是那么不好说,就像禅,不能说,不能说,一说就是错!中国人的心啊,别看受了那么多的折磨,却毫没有减损它的敏感和细腻。
《诗经》是古时候朝廷派遣文官到民间采集民歌民谣,继而整理加工而成,是口语本身的风格还是知识阶层的趣味所至呢?也许,我们可以想象成上层社会攫取草根的语言方式,然后去芜存精,变作书面,再广授于世以教化民众。无论如何,总之,在我们的说话里,四个字的句式已成为一种性格。走到偏僻的乡村,农舍的院门上贴着对联:“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另一座院子的也许是写在门楣上:“春华秋实”;如果给你个谜语猜,可能是“南山种麻,根根交叉,风里结子,雨里开花”,打一件日常用物,什么用物?雨伞。
后来,诗歌不断演化发展,五个字,七个字,长短句,那四个字仿佛隐退了,但仔细辨认,其实还在,比如,古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假如中间的副词“可”与“何”摘去,就是“江南采莲,莲叶田田”,也能成立,而副词的进入使得节奏更加明快活泼,所以我说音节改变了语言的气氛。再有七个字的句式,例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显而易见,是由四个字加三个字两组意象形成,后三个音节使得句子趋向不稳定最终又稳定住了。这样富有动力的韵律来自于中国单音节的方块字,方块字的神奇不可言传,甚至是我们这些操方块字安身立命的人都不自知的,那遥远的起源湮灭在漫长的文明史中,难以追踪。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的起句,这首诗是我幼年时候,母亲教我背诵的第一篇中国诗歌。我完全不了解其中的含义,无论是具体的情境,还是字词的美学,但由于它们顺口,我很轻松地就将全篇背诵下来。每个孩子都有当众表演,为父母挣脸面的节目,记得我的一个表哥背诵的是一篇新课文:“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莫嫌我老汉,说话罗嗦”,你看,四个字又来了!我的节目就是它,《琵琶行》。就像方才说的,我不了解它究竟在说什么,却也不妨碍受影响,最首先被触动的即是那个“秋瑟瑟”的“瑟瑟”。这两个字是象声字,但前边的一个“秋”又让它变得抽象了,难道秋天的季节会发出某种声音吗?或者是指落叶的声音?是风吹过还是雨打过?抑或是南飞的雁阵在鸣叫,还是朗日底下,秋庄稼奋力成熟的拔节声?
在这缺乏科学精神的中国字里,有着多少诗意,只能以深刻的默契传达,于是,它特别宜于文学,我们,就是以它安身立命的幸运者。比如“婆娑”这个词,它常用来形容柳丝,我想最合适它的是江南春早初发的柳丝,并不是茂盛繁密,而是疏朗的,点点的新绿,但千条万条。“婆娑”还用来形容泪眼,不是泪流如注,却充盈在眼眶,蒙了一层雾。“婆娑”二字的音,一反单音节的截断,而是轻柔的,接近呢喃,就有一种爱惜。字形上,真的就像一幅珠帘,摇曳生风。曾经听中国钢琴家傅聪先生给学生上课,弹奏肖邦作品,他用了一个“惆”字。傅聪先生特别注明,不是“愁苦”的“愁”,是“惆怅”的“惆”。前一个“愁”字比较确定,后一个“惆”,却是暧昧的,不是简单的凄楚,而是有一股惘然。“惘然”这个词也不好说了,关于心情的中国字,都是那么不好说,就像禅,不能说,不能说,一说就是错!中国人的心啊,别看受了那么多的折磨,却毫没有减损它的敏感和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