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则更复杂,人的精神、情感,人的心灵、感官,可能被物质、机械、仪器所控制、所物化,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纯朴、天真的自然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疏远了,人沦为物质和机械的奴隶。随着仪表运转频率日益加速,那种原生的、浓郁的、美好的、丰富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将越来越罕见。人类孜孜以求的知识、文化、技艺反而把人的内心世界弄得更加僵硬、贫瘩。在高度工业化时代,人们精神上面临的这种困境,不但成了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家们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而且也成了苏联当代文学创作中受到关注的话题。努力表现人,努力维护人的纯洁的心灵,努力健全人的感情世界,努力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成了苏联当代文学的创作原则。苏联当代著名作家达·亚·格拉宁指出:“在科技革命过程中,人越来越成了一种机能……这种机能性会使人变得单调、畸形,文学则捍卫人性的完整,保护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