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然的离别面前,一切语言都苍白而虚妄。竟无语凝噎。
过多的语言都有粉饰之嫌,在离别面前,语言竟无能为力。
可总要说些什么,就算是借口,当辜负已成事实。
一、喜欢不再是全部的理由
陈孝正选择去美国了。
“也许我愿意跟你一起吃苦呢?”
“但我不愿意!”
他哭着喊。
这个情节,我今天才看明白一点。
学生问,
老师你不喜欢我们吗?
老师你不喜欢教书吗?
喜欢。
但喜欢适用于青春。
“老师,我从小就不喜欢学语文。”
“老师,古文太难了我不喜欢背。”
“我喜欢你,所以我们要在一起。”
“喜欢”是多么理直气壮的理由,
是畅通的一卡通,用青春来支付。
学生是你的职业,无论喜欢不喜欢
都要恪尽职守,完成最基本的要求
我总是这样开导疏于学语文的学生。
“我不喜欢学语文,但我会好好学。”
“我不喜欢背古文,但我要好好背。”
“我喜欢你,我们不能在一起,我不愿意你受苦。”
喜欢不再是唯一理由,在生活中。
青春:做你喜欢的。
生活:喜欢你做的。
二、珍惜当下,在来得及的时候。
同学们,下周五月试。
同学们,6月份高考。
可惜,不是所有考试都有预告。
生活说:“现在开考。”
别考!我还没有复习。
可惜,生活是个聋子。
所以:马上备考。
有些不期而遇,有些不告而别,都无预告。
《我与地坛》中说“有些事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
珍惜当下,在来得及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