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秒前,是一个幸福的家庭;23秒后,是32年痛苦的离别。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天灾,但实际上是一个血与泪的讲述。
那一刹那,天崩地裂,房屋撕裂,悲惨呼救……小登和小达被压在同一块石板的下方,对于元妮来说,她面临的是只能救一个的窘境,然而她却一直呼喊着我两个都要,最终元妮还是选择了,小达。
面对母亲选择小达的那一刻,她绝望了,放开了原本紧握的两只手,以前说好的“不要放开手”在那一刻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就这样,小登被遗弃在了死人堆里,但她的人生并未就此终结,她很幸运,被一户好心的人家收养了,从小就依赖养父,无论董桂兰对她多么的好,她都不肯开口叫一声妈,总是以董老师相称。因为在她的心中有痛,那场地震带给那个只有七岁的小女孩太大的心灵创伤,认为母亲抛弃了她。从那以后,她关上了自己心灵的那扇窗,不愿让任何人看见,更不可能有人走进来,她不愿再相信任何人啦。
直到她考上了复旦,在那里遇见的第一个人——杨阳改变了她,但貌似又从未改变过她。但至少,杨阳如同冬日的一抹阳光,让小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小登有点放下自己的倔强,变得有点依赖杨阳,但却有什么都不说,只是憋在心里,自己一个人默默的承受着。董桂兰去世前,小登终于开口叫了一声“妈”,所有的人都很激动,因为她终于肯叫妈了,“妈”这个字貌似从1976年开始就在小等的字典中被删除掉了,不愿面对,不愿拾起,那个字成了她心中的伤,伤有多痛,恨就有多深。这才导致以前她看见元妮的信时,敏感的就撕掉了,她不愿再回想起那一刻母亲的选择,那一刻自己被抛弃时的伤心。回到学校后,她和杨阳交往了,但天不如人愿,杨母很不待见小登。她的心是那么的要强,然而这些都源自于她内心的恐惧和孤独。即使杨阳对她再好,也无法打开她心中的那扇窗,毕业后他们结婚了,然而小灯对杨母还是以阿姨相称,无意间的一次“妈教我”,让杨母高兴了许久。
一次偶然,小登和小达相遇了,小达拉住了姐姐的手,小登却放开弟弟的手决然地跑掉了,元妮也见到了小登,三人的余震又一次的开始了。他们三个人都在整晚整晚的做噩梦,心中的那根弦真的快绷不住了,陷入了想认不敢认,相认人不认的境况。
小登瞒着杨阳自己做着决定,直到有一天,小登同时收到了来自医院的妊娠化验报告,和来自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小登面对人生中第一次选择,让她感觉很痛苦。一头是生命,一头是梦想,哪一头都是她渴望的,都不想放弃。然而,造化弄人,她流产了,杨阳鼓励她去美国读书。到美国之后的房主,让她有了母亲的感觉。后来她毕业了,杨阳来美国,杨阳想接小登回国,小登想让杨阳留下。又一次选择,他们都愿意为了对方牺牲自己,还好,小登怀孕了,他们留在了美国。生孩子时由于难产,面对保大人还是保小孩时,杨阳吓傻了,许久才给了答案,而这一反应又让小登心中很不是滋味。
苏西顺利的诞生了,医生却告诉小登不能母乳喂养,她觉得苏西不喜欢她,心里很是痛苦。她努力地想保护她,他又觉得她的爱是一种负担,他很难过,因为她曾经是那么的渴望这份沉甸甸的负担,却盼而未果。值得高兴的是,小登成为了一名畅销书的作家,国内新书签售会时小达又意外现身,姐弟俩重逢了。小达给小登一张自己的名片并提出想要回他家唯一一张全家福的要求。小登到了美国后,她把照片先考到电脑上,然后寄给了小达。这张全家福,属于万家的唯一一张全家福,是她珍藏的,从那次在废墟中刨出时,她就一直带在身边,不曾丢弃,那次元妮给她做衣服时不小心落在了裁缝铺,让元妮坚信小登还活着,这张照片就一直在这对母女手中传递着,维系着本该幸福但却分离的母女情。他也许一直都想回家,但却从未走出那次余震,也从未对身边人提及过她的家人,以为的说自己是孤儿。因为他害怕面对,更害怕回想。
对苏西管的太严,甚至让苏西开始恨她,他很难过,觉得自己用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去爱女儿,女儿却这样待她。创伤往往都接踵而至,她又发现杨阳和向前搞在了一起,伤心,痛苦,无助,绝望…充满了她的内心。她这辈子太苦了,从小被遗弃,长大后不被重视,结婚后丈夫外遇,女儿恨她,,,她再也无法压抑自己的心情,吃了药睡到在床上,也许只是失眠过度。然而女儿发现时已经没有了气息,这让苏西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害怕,杨阳和小登的婚姻也走向了尽头。离婚中小登想要苏西的抚养权,她想努力抓住最后一丝希望,留下她唯一的一位亲人,但她不确定苏西的选择,其实内心想的是苏西不会跟自己的,因为她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有一个神经病一样的妈妈。为了苏西,她选择接受心理治疗,苏西见到妈妈后哭着说“当爸爸说你想要我的抚养权时,我就选择了你,因为我爱你,妈妈!以前我恨过你,但那天看你那样躺在床上时,我真的好害怕,以为你抛弃我了。”其实。那一刻,小登又心痛又高兴,抛弃这个词影响了她的一生,让他痛苦,但听到女儿的选择是,心中得到了一丝安慰。
苏西的车祸,让小登又一次的面对选择,手术有风险,她又一次的崩溃了,但这一次又恰恰让她体会到了母亲当年抉择时的艰难,很痛苦,真的很痛苦。最终她在杨阳的支持下选择了手术。经过这场车祸,小登终于敞开心扉的面对过去,面对心理医生讲述了32年来所发生的一切。之后他选择了回国,选择了寻找亲人,也将在些事情告诉了杨阳和苏西。当小达牵着姐姐的手走到家门口时,小登还是退缩了,逃走了。一个人在酒店思前想后,最终还是提着行李箱站在了阔别了32年的自家门口。那一刻她不用再纠结是否进去,因为那一刻她是坚定的,表面上看起来犹豫的她其实在幻想与母亲相认那一刻的场景。终于,她打开了自己心灵的那扇窗,推开了自己关上的那个门,迈进了属于自己的那个家,看见了自己想念的那个妈。当她抬手准备拥抱母亲时,当“妈”的口型已经浮现在她的脸上时,元妮却说“姑娘,你找谁?”这句话,使小登愣住了,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那个妈,居然问自己是谁?手瞬间放回身体的两侧,凝视着自己的妈,心中的那份激动早已荡然无存。这也是元妮最害怕的一件事,小灯终于回家了,但他却认不出她了。这个家庭太苦了,背负了太多的沉重,承受了太多的辛酸……但这一刻,至少这个家是完整的。我哭了许久,一直不能原谅两母亲当年的抉择,好不容易放下了,但也晚了,母亲老年痴呆了,不认识自己了。如果换做是我,我不知道我下一步该怎么做。但小登没有放弃,帮母亲打理日常生活,穿上那件量身订做的红裙子,努力使母亲回想起一些东西。她坚信母亲会想起她的,就如同母亲当年坚信他会回来一样。毕竟血浓于水,心灵相通,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早上,元妮注视着小登,说“小登,你回来啦!”那一刻,我如同小登一般哭成了泪人,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激动的呢?!母女相认,本应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但也许是激动,也许是感动,也许也是难受,但无论如何,让我体会到了亲情的重要性。正是那份上沉甸甸的无法割舍的爱,才让这个家最终圆满。小登心中的那个谜团,关于为什么救得不是她也得到了答案,或许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也无需回答。这个问题困扰着这个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她们都承受着那次选择后的痛苦。母子都觉得自己害了小登,小登又觉得她们狠心的抛弃了她。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恨都在爱中化解。杨阳和苏西回到了唐山,小林叔叔也来到了元妮家,她们相聚在一起。小登又一次的忏悔,自己回来得太晚了,我又哭了,很伤心。。。那天母女带着几乎相同的耳环,穿着颜色相同的衣服,梳着相同的发型,在院子里照着属于他们玩家的全家福,在屋子里跳着年轻时跳过的舞蹈,心中别提有多幸福啦~~~
看完这部戏,我想说前半部分真心纠结,替小登难过的同时,心情也极度的压抑,都快跟小登一样崩溃了,疯掉了,这种感觉叫心随登动,陪着小登身临其境的感受着苦与痛,还有不愿与外人交流的那份孤独和寂寞。后半部分真心感人,几乎泪水一直伴随到这部戏的结束,一看见小灯,就有一种心碎的感觉,眼睛如同水龙头关不上了一般,唰唰唰的往下流,我却顾不上擦去满脸的泪水,留疤,就让它尽情的流吧,哭过就好了,我享受着那份幸福的泪水,我愿意让他多陪我一会儿,感谢这部剧,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失去后的那份痛苦,重新拥有后的万分幸福。无需华丽的语言,奢华的装饰,只需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亲情就在那一瞬间表露无疑,很感动。
这部戏真的很成功,话说当时电影版赚足了人你们的泪水,但当时我只是特别的难过,而这次确实如此的纠结,痛苦;当时没有很强的代入感,但这次却随着小登故事的发展心里波澜起伏,一次次的冲击着我。佟丽娅你很棒,你成功了。谢谢你,小登,谢谢你,佟丽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