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拉神纪吧 关注:20贴子:1,267
  • 11回复贴,共1

罗德史纲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罗德史的纲要,写的比较简要,方便你加细节。给你邮箱里也发了一份,方便保存。
@梦小须


IP属地:山东1楼2013-05-21 09:44回复

    八、罗德半岛诸城邦及其殖民地历史
      罗德半岛位于阿萨尔平原与潘诺尼尔之间,在教宗时代和九国时代属于东平原王国,列王时代末期,这一地区由塞舍王国统治。后来塞舍王国受到阿萨尔王国的压迫举国东迁到临近罗德半岛的巴达斯岛,罗德半岛几乎为之一空。大批移民从阿萨尔平原迁至此地,到了戈尔多夫大王统一时期,更有众多潘州移民迁徙到这里。


    IP属地:山东2楼2013-05-21 09:44
    回复
      2025-05-29 04:55:28
      广告

        移民们在罗德半岛上建立了众多城市,其中最发达富庶的就是威勒。威勒是由大魔法师、“天之立法者”哈丁·海芬格斯所建立的城市。海芬格斯出生在阿萨尔地区的一个魔法师家庭,自幼便显示了极高的魔法天赋,十六岁前往席林格游历,以高超的魔法轰动戈尔多夫大王的宫廷。在这一时期海芬格斯与戈尔多夫大王的太子“妙笔”阿历克斯以及日后的萨多国家创建者奥斯一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海芬格斯不仅是一位魔法师,还是一位画家和建筑家。他的画与“妙笔”阿历克斯齐名,在建筑上的造诣更是独步一时。青年时代的海芬格斯常常来到罗德,在森林、河流、村庄、海湾间作画,《菲勒河的清晨》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同时海芬格斯还帮助当地的移民们建设家园,这使得他在罗德半岛获得了很高的威望。
        “妙笔”阿历克斯去世后,海芬格斯辞去了在戈尔多夫大王政权中的所有职务以及获得的所有官衔,正式迁移到到罗德半岛居住。他与大商人诺文·尤多美、多利亚·塞斯戴尔罗一起建立了威勒城。威勒城完全由海芬格斯一手设计,诺文·尤多美负责筹措资金和招募人手,多利亚·塞斯戴尔罗负责组织施工建设。威勒城建好后,所有参与建设威勒城的人及其家属成为威勒城的第一批公民。这座由海芬格斯亲自设计的城就是后来的海芬格旧城。


      IP属地:山东3楼2013-05-21 09:45
      回复

          在戈尔多夫大王时代,罗德半岛以及巴达斯等岛屿由罗德军区和塞舍-巴达斯省管理,戈尔多夫大王在位后期信奉圣殿派异端,宗教迫害日益严酷,加之水旱灾害,大量潘州流民涌入罗德半岛。
          此时代表戈尔多夫大王统治这一地区的罗德将军菲勒公爵敖麦兰对下横征暴敛,对上谄媚圣殿派,下令立即将所有流民驱逐回原籍,一时间整个罗德半岛人心惶惶。
          为缓和局势,稳定人心,威勒城的海芬格斯等人向菲勒公爵发出《劝解书》,请求减轻税收;待秋收后,粮秣充足之时再命流民上路。
          菲勒公爵不仅傲慢地拒绝了《劝解书》,还加重了税收,并再度严令流民立刻启程。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忍无可忍的人们不得不发起了反抗菲勒公爵暴政的起义。


        IP属地:山东4楼2013-05-21 09:46
        回复

            教历2290年,罗德半岛的威勒城在海芬格斯等人领导下首先发生起义,起义军宣布威勒城独立,建立威勒共和国,引发了著名的罗德半岛大起义。菲勒公爵镇压不力,不得不寻求外援。坐镇莫萨尔维城的东部镇守大将奥瑟·萨拉克率大军前往镇压。起义军在海芬格斯的带领下与官军展开机动灵活的对抗。
            奥瑟虽曾一度占领了威勒城,但终究无法消灭起义军。到了教历2293年,奥瑟被迫退出罗德半岛,罗德半岛一分为三,不仅中部的威勒等城邦获得独立,就是统治半岛东部和巴达斯等岛屿的塞舍-巴达斯省总督与统治半岛西部的菲勒公爵也实际独立,罗德半岛基本上脱离了戈尔多夫大王政权的统治。


          IP属地:山东5楼2013-05-21 09:47
          回复

              海芬格斯去世后,菲勒王国曾趁机进攻海芬格共和国,但最终被击退。而塞舍王国的势力也向西延伸,与海芬格发生了数次战争,互有胜负。
              教历2395年,萨多之王欧麦斯灭亡了菲勒王国,不久又统帅水陆大军入侵罗德半岛。以海芬格为首的诸城邦在大魔法师“猎魔者” 塔索纳·海芬格斯等人的率领下,运用海军优势和外交手段,挫败了欧麦斯的入侵。欧麦斯垮台前后,罗德西部脱离了萨多独立,分为数个小国。教历2412年,在北方王国斡旋下,萨多与罗德半岛诸国达成和议。
              此后,罗德半岛诸国迎来了一个较长的和平稳定的时期,罗德半岛诸国,尤其是海芬格的工商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罗德商人在大陆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商业的繁荣也加剧了罗德半岛诸国,尤其是海芬格和塞舍王国之间的矛盾。


            IP属地:山东7楼2013-05-21 09:50
            回复

                教历2577年开始,因为商业和殖民利益冲突等问题,以海芬格为首的中部同盟与塞舍王国发生了三次战争,由于海芬格人讳言塞舍王国,而称其为巴达斯王国,所以史称“三次巴达斯战争”。
                第一次巴达斯战争,塞舍王国战败,教历2589年,塞舍王国丧失了在罗德半岛上的全部土地,这些地区按照海芬格的模式建立了共和政体。
                战后,塞舍王国为重整旗鼓开始谋求向海外发展,位于巴达斯岛以东海上的东方群岛成为其首选目标。教历2600年左右,塞舍王国开始在东方群岛建立殖民地。由于殖民地的建立,塞舍王国的势力得到迅速恢复。继塞舍王国之后,海芬格等罗德城邦为了缓解人口压力,同时扩大商品市场,获取原料产地,也开始在东方群岛建立殖民地。
                由于殖民利益冲突,教历2646年,塞舍王国发起第二次巴达斯战争。教历2650年,海芬格战败,小同盟被解散,罗德半岛中部和东部诸城邦都要接受塞舍王国的“保护”。到了教历2660年,连罗德半岛西部的菲勒同盟都受其控制,塞舍王国在罗德半岛和东方群岛建立了霸权。
                然而好景不长,教历2668年,不满于塞舍王国挟制的罗德诸城邦在海芬格领导下组成反塞舍同盟,发起第三次巴达斯战争。教历2695年,塞舍王国战败,其殖民地被海芬格等城邦瓜分,塞舍王国本土由海芬格等城邦委派的管理委员会统治,国王成为傀儡。


              IP属地:山东8楼2013-05-21 09:51
              回复

                  教历2723年,罗德半岛诸城邦宣布建立罗德同盟,海芬格在这个同盟中处于主导地位。同盟成立后,罗德半岛的殖民活动得到迅猛发展,不仅东方群岛,连南方的波尔洛卡岛、雷亚特低地等地区也相继建立了罗德同盟的殖民城市。
                  罗德同盟还与北方王国、乌尔多瓦王国签订了贸易协议,获得建立商站等诸多贸易特权。罗德同盟与萨多帝国、冈多尔克王国也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到了教历2800年左右,罗德同盟获得了大陆贸易的主导权。
                  教历2809年,围绕殖民地和塞舍王国地位问题罗德同盟召开了专门会议,达成了《圆场协议》,规定殖民城市可以联合城市的身份加入罗德同盟;塞舍王国获得完全自治地位,由国王治理,但王国的对外事务和贸易事务需要受到同盟的“指导”,塞舍王国不是罗德同盟的成员,但其商人团可享受与罗德同盟成员相同的待遇。
                  教历2950年以后,罗德同盟依然掌握着大陆贸易的主导权,但日益受到萨多商人和北方王国商人的挑战,其内部城邦贵族与新兴工商业主、半岛本土城市和殖民城市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安享数百年繁荣与安定的罗德同盟进入了动荡的时期。


                IP属地:山东9楼2013-05-21 09:52
                回复
                  2025-05-29 04:49:28
                  广告
                  双保险@梦小须


                  IP属地:山东10楼2013-05-21 09:53
                  回复
                    不错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5-21 10:2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