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的西北部,依山面海。县内公里四通八达,海榆西线公路、环岛高速公路、粤海铁路贯穿全境,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
历史文化
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在海南置珠崖、儋耳郡,领儋耳、至来、九龙三县。至来县(即今昌江县)县治在今昌城乡旧县村。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废儋耳郡,至来县为珠崖郡辖。元帝初三年(公元前46年)罢珠崖郡,改为朱卢县。东汉建武十九年(公元前43年)省朱卢县置珠崖县,故原至来县属合浦郡遥领。三国吴黄武七年(公元223年)改合浦郡为朱官郡,郡治在徐闻,领朱官、朱卢二县。原至来县并入朱卢县。赤乌五年(242年)复置珠崖郡,郡治仍在徐闻,原至来县为珠崖郡辖。晋太康元年(280年)珠崖郡并入合浦郡,属交州。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复置珠崖郡,但不久就废除并合浦郡,归属越州。梁大同(535-545年)中,废儋耳郡地置崖州,至来县归属崖州。
古昌化县的县城,是有名的古迹旅游胜地。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西部滨海,城址即现昌成乡昌城村,距现县城石碌镇50多公里。古昌化城现保存的历史古迹及文物,除古环城土墙、壕沟,还有赵鼎家冠墓、治平寺碑、南门园墓群、峻灵五庙遗址等。昌化岭连绵于昌江黎族自治县西部滨海,十里九峰,雄伟峻峭,西端延伸至秀丽的棋子湾海滩,与其构成一幅引人入胜的天然山水画。岭高460米,奇峰兀立,林翠花艳,山泉长流,素以岩奇、山青、花香、泉甜而闻名于世。铁城石碌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南约3公里的金牛岭北麓,矿区总面积60平方公里,铁矿储量为3亿吨,平均品位51.2%,最高达69%,是座现代化开采的大型露天矿山,生产全部机械化。铁矿石以质优品位高而闻名海内外,为全国重点大矿之一。
最佳旅游时间
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4.3℃,全年无冬,四季如春,全年适宜旅游。
历史文化
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在海南置珠崖、儋耳郡,领儋耳、至来、九龙三县。至来县(即今昌江县)县治在今昌城乡旧县村。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废儋耳郡,至来县为珠崖郡辖。元帝初三年(公元前46年)罢珠崖郡,改为朱卢县。东汉建武十九年(公元前43年)省朱卢县置珠崖县,故原至来县属合浦郡遥领。三国吴黄武七年(公元223年)改合浦郡为朱官郡,郡治在徐闻,领朱官、朱卢二县。原至来县并入朱卢县。赤乌五年(242年)复置珠崖郡,郡治仍在徐闻,原至来县为珠崖郡辖。晋太康元年(280年)珠崖郡并入合浦郡,属交州。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复置珠崖郡,但不久就废除并合浦郡,归属越州。梁大同(535-545年)中,废儋耳郡地置崖州,至来县归属崖州。
古昌化县的县城,是有名的古迹旅游胜地。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西部滨海,城址即现昌成乡昌城村,距现县城石碌镇50多公里。古昌化城现保存的历史古迹及文物,除古环城土墙、壕沟,还有赵鼎家冠墓、治平寺碑、南门园墓群、峻灵五庙遗址等。昌化岭连绵于昌江黎族自治县西部滨海,十里九峰,雄伟峻峭,西端延伸至秀丽的棋子湾海滩,与其构成一幅引人入胜的天然山水画。岭高460米,奇峰兀立,林翠花艳,山泉长流,素以岩奇、山青、花香、泉甜而闻名于世。铁城石碌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南约3公里的金牛岭北麓,矿区总面积60平方公里,铁矿储量为3亿吨,平均品位51.2%,最高达69%,是座现代化开采的大型露天矿山,生产全部机械化。铁矿石以质优品位高而闻名海内外,为全国重点大矿之一。
最佳旅游时间
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4.3℃,全年无冬,四季如春,全年适宜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