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吧 关注:104,079贴子:862,884
  • 1回复贴,共1
膀胱癌,中医古称溺血。 

病人男性,1924年出生,澳门东望洋斜巷华人。1982年5月,出现无痛性血尿。同年7月,在澳门山顶医院怀疑是肾结核,经过抗结核治疗仍然反复出现血尿。1986年1月23日,住进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诊断为膀胱肿瘤。进行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标本病理报告:膀胱乳头状鳞癌。术后用噻替呱冲洗膀胱。半年以后,膀胱镜复查发现:右输尿管口有一肿块约2×1厘米。给予电烙切除,然后放疗。三个月以后复查,发现肿块复发。此后,交替使用放疗化疗。 
1988年6月,膀胱镜复查,发现膀胱颈部出现乳头状肿块。再次手术切除。术后用丝裂霉素灌洗膀胱。但是尿中一直有血。1989年2月,施行膀胱全切术,回肠代替膀胱。术后伤口化脓,尿道分泌物涂片找到癌细胞。 
1989年5月,住进北京肿瘤医院进行放疗。缓解以后回澳门。1994年8月,出现呼吸困难,大便次数增多。在当地澳门山顶医院检查,胸部拍片:两肺散在粟粒样结节阴影,大便培养仅见奇异变形杆菌。诊断:膀胱癌术后肺转移,放射性肠炎。这是由于癌的包围圈已经破坏,癌的小血管已经形成,而手术放疗化疗是再破坏,因此越治越坏。 
9月28日,病人通过传真和我联系,进行远程治疗。先嘱病人在当地医院进行支持疗法,吸氧等,同时口服加味[开胃汤] ,喝牛筋汤吃骨胶原。直至10月13日,病人传真报告:出现饥饿感,能够吃肉了。家属从香港刘家药行取药,开始使用[控岩散]。两个月以后,病人传真报告:两肺阴影消失,大便每天1—2次。半年以后,传真报告:一切正常,只是每天的膀胱护理,十分麻烦。而且,心里十分后悔,早知道治疗癌症这么容易,何必受这么大罪,花这么多钱呢?许多病人都要发出如此的感慨,但是哪里卖后悔药呢?至今病人已经70多岁了。这是再建了癌的包围圈,又消除了癌的小血管形成的结果。 
膀胱癌好发于膀胱三角区,起源于上皮粘膜。组织学分为: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腺癌。最早的症状是无痛性尿血,出血量可大可小。此外,还有尿急、尿频、尿疼、甚至于排尿困难等症状。诊断可以通过尿脱落细胞检查,也可以用膀胱镜。 
膀胱癌通过四种方式扩散: 
①在膀胱组织内,癌细胞沿着粘膜播散,也可以侵犯输尿管口,引起同侧肾盂和输尿管扩张,造成肾功能衰竭。向周围组织侵犯,可以引起腰骶部疼痛和直肠刺激症状。 
②膀胱的癌细胞进入淋巴系统生长,叫淋巴转移,胸内是支气管旁,肺门、纵膈淋巴结;胸外是锁骨上、腋下和上腹部淋巴结。 
③膀胱的癌细胞进入血液系统生长,叫血行转移,可以在肺、肝、骨、脑、肾、脾等处生长。 
④医源性转移,是西医手术时,膀胱的癌细胞被种植在腹腔内或者在切口上,比较多见。 
膀胱癌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是一块肉疙瘩吗?不是!请注意,膀胱癌经过癌基因、癌前病变、亚临床期、原位癌、转移癌等,五个漫长的阶段,大约需要2—20年,其胶元纤维的包围圈越来越薄弱,其毛细血管的数量,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最后成为一个毛细血管团。也就是说,癌症是毛细血管急剧增多症,是缺乏硬蛋白,是慢性病,是马蜂窝。 
过去,中医知道膀胱癌。不过中医称作溺血,和乳岩一样,属于血热妄行证候群;因此治疗方法是一样的。 
过去,西医不知道膀胱癌,也不会治疗。因此很多病人得不到治疗而死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始手术切除,但是膀胱癌病人的生存率依然很低。 
瘤体小于三厘米,没有转移,可以手术切除,但是由于破坏了癌的包围圈,而容易激惹转移;切除之后,不做放疗化疗。这个病人的瘤体小于三厘米,西医给予手术放疗化疗,但是促进了癌的发展。我把他治活了,他心里十分后悔,早知道治疗癌症这么容易,何必受这么大罪,花这么多钱呢?许多病人都要发出如此的感慨,但是到哪里去买后悔药呢? 
科学是不断进步的。现在西医的诊断是十分明确的,中医应当以此为准。但是西医的治疗方法太可恶了,治不好,也不想别的办法,还要重复再治,治死为止;傻子认一门,这是不能学习的。一个人走进死胡同,不回头,还要走,你会嘲笑说:“这个人,脑子有毛病。”可是西医胡闹了,有些中国大陆人却拍马屁:“这是高科技。”欧美国家的医生发明了手术放疗化疗,现在人家又断然否定了它们,真令人佩服。我们中医的精华不是诊断,而在于治疗。而有些人借口诊断落后,就全盘否定中医,太可笑了。 



1楼2007-07-24 10:20回复
    您好,我的亲人正备受膀胱癌煎熬,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请问有联系方式吗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6-09-21 22: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