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就是说虚空本身它是没有色界这些的,这是讲空方面。而一个真正体证空的人、一个解脱者,他一定是心与空相应,他的外身、外相这些则是随顺缘起啊!他已经没有身见、我见那些,身见、我见那是完全破除的。虽然有这个色身的存在,但对他来讲,有等于没有,他是跟无量的虚空溶为一体,所以说“无受想行识”,这就是在诠述体证空、溶入空,心与空相应的人。 再来,“无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那个自我也消失了。如果你从文字上去解析,明明这个“我”还在啊!怎么说没有眼睛、没有耳朵?所以有的人就会质疑,我写《阿含解脱道次第》这本书的时候,也有人写信问我:“明明这个眼睛存在啊!怎么说没有眼耳鼻舌身意?”从文字上面你是没有办法了解的,一个真正溶入空的人,因为他的身见、我见那些都消失了,所以当他跟根尘接触的时候,“无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说色声香味触法,本来是指外尘,对不对?眼耳鼻舌身意讲的是我们的六根。但这里否定了:“没有眼耳鼻舌身意,也没有色声香味触法。”这讲的是什么境界?那是“主客销融”、“能所双泯”啊!如果你的我见、身见还在的话,你这个“我”跟外面的境界没有溶为一体的话,境是境,我是我,你就会用一个“我”去听鸟叫声;用一个“我”去看什么;用一个“我”去做什么。这样的话,你就是主体跟客体还是一个对立。 前面我们跟大家讲过,修行是从点、线、面扩大到空,当你跟整个虚空溶为一体的时候,你的主体跟客体,那是销融一体啊!因为自我已经消失,所以说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的觉受,也没有外境的色声香味触法。但不是说你没有听到声音喔!而是声音跟你事实上就是一体啊!它已经是溶为一体了,不是说没有声音啊! 《心经》所讲的正是一个解脱者的世界啊!它不光只是在描述空而已,它是解脱者的世界呀!那解脱者他所展现出来的,就是他的心跟整个外面的境都是溶为一体--主、客消失,能、所双泯。如果你还有一个“我”,我能够看、我能够听,我去看、我去听;身见、自我还在的话,那你跟外境就是对立啊!还有一个“主”;还有一个“能”;还有一个“所观”,我去听什么、我去看什么,那是能、所都还在对立啊!不管你再怎么观,再怎么看,再怎么会看这个身体,四念处修得再怎么精细,如果你这个主体-自我没有消失的话,那个“能所”都还存在着。所以这里所讲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都是主、客消失,主、客溶为一体;能、所双泯,“心”跟“境”那是溶为一体啊! 这样知道吗?心与空相应,然后随顺缘起,法界就在你无边无际的空里面,任其飞舞。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就是刚才所诠述过的,主、客已经溶为一体,能、所双泯,心跟境界都消失了啦! 再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也就是说十二缘起那些、轮回那些也都没有了啦!原来是“梦里明明有六趣”,当你醒后,“觉后空空无大千”哪!这就是十二缘起、轮回那些都没有了,轮回念也都断除了。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你原来智慧眼没有打开,当你成为空、明、觉,打开智慧眼之后,如实看到现象界的真理实相,你体证到空,你原来的无明也破除了,因为你打开了智慧眼。 当你打开智慧眼之后,你越深入去观察宇宙现象界的一切,你越看,越深入,越微细,然后会越看到它的奥妙,哇!你会赞叹缘起甚深,空又是甚深极甚深,到最后你会一直很赞叹:“找不到第一因,找不到那个究竟的原因。”后面所讲的“无无明尽”,事实上就是说,你没办法追根究底了解整个宇宙的这些奥妙、玄秘,你没办法完全揭开啊!这就是老子所讲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哪!老子也是钻研得头发胡须都白了,钻研很久,还是觉得说:“唉!没办法完全了解,就是臣服啊!佩服啊!”所以你到后来也会发现,最终的答案是没有答案--我终于知道,我不知道。这样知道吗?我一直去钻研、一直去追寻,到后来我竟然,哗!大彻大悟,了悟到“我知道,我竟然不知道”啊!所以当你知道,你不知道的时候,你那个我慢才会断尽,这才叫做真正的知道。 仔细再听一遍喔!当你真正知道,你不知道的时候,你才是真的知道啊!当你那个我慢断尽的时候,你才是解脱自在呀!这个很深,要慢慢去体会、慢慢去求证。所以“无明明尽”有它的深意哦!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老死”,因为你已经了悟生死大事了啦!所以也没有所谓的“老死尽”,为什么?因为你这个波浪消失之后,溶入大海,生死不是我的事啊!生,不是我的事;死,也不是我的事,那是整个法界的因缘、整个法界的事啊!你难道能够说我这个波浪消失之后,然后我就禁止、谢绝,大海再采用我这个波浪的水吗?你可以这样决定吗?要知道,那是我慢哪! 当一个了悟真理实相的人,了悟缘生缘灭之后,他就会知道原来我是整个因缘具足之后形成的,所以耶稣讲得很潇洒:“是上帝派我来的啊!”当他死亡的时候呢?“我回归主怀呀!”至于回归主怀之后,怎么样呢?那是上帝的事啊!这样知道吗?你这个波浪形成之后,当波浪消失,你回归大海之后,再来要怎么样运用--因为解脱是当下啊!当下你能够了悟生死大事,你就能够自由自在--包括说将来你这个冰块消失了之后,它直接变成云或是变成水,那是法界的事啊! 所以整个法界它是不断地在变化,你不了解的话,你就会一直抓着那个“我”,然后很怕死,很怕“无我”。当你了悟这整个缘起之后,你会全然地放开,活在每一个当下,不管法界带我到哪里,不管以后我是怎么样一个身心的展现变化,那都不是我的事,反正我就活在当下随顺缘起。每一个点,我都是快快乐乐,自由自在。这样知道吗? 我是冰块的时候,我就全然地展现冰块的生命力;当因缘形成我是水的时候,我就全然地扮演水的角色;当我形成云的时候,我就在空中飘啊!飞舞啊!这整个型态的变化,都不是我的事,不是“我要”或是“我不要”啊!所以说,没有所谓的“老死”,也没有所谓的“老死尽”。(我们所讲的,跟别人讲的,可能有点不同) “无苦集灭道”,整部《阿含经》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在讲有关于苦集灭道方面。佛陀这么饶舌,讲了这么多,不是要你一直死抱着苦集灭道在修,而是要你来到涅盘彼岸,没有苦集灭道啊!那是一个解脱自在的世界。当你了悟生死大事之后,当你自我消失之后,你溶入这个实相世界、溶入这个法界,你的苦海(苦海是指你有自我,你用自我构筑成的梦幻世界)消失了,当下你就溶入那涅盘解脱的世界,没有所谓的苦集灭道,包括集谛也消失了--你了悟这些实相之后,你哪里还会去贪爱、还会去抓取。所以,“无苦集灭道”啊! “无智亦无得”,原来那个我是、我能,认为我智慧很高、我IQ很高……,现在也都放下了。但不是变成白痴喔!别人在那里二元对立,我们不跟人家二元对立,人家会认为你是白痴。像有部份学员看到,当我在历缘对境,对某些事情的处理,他认为如果说有证量,怎么会这样处理,应该是怎么样……,应该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应该清楚明白分辨才对啊!他怎么这样。 所以世间的识智辩聪的智慧,跟你有打开智慧眼看到整个实相的智慧,那是不一样的。这里所讲的“无智”,包括老子也强调要怎么样?“弃智绝学”,要放下那个智啊!这里“智”是讲世间识智辩聪、我是我能我慢的那种智慧、智识,那对你的解脱来讲是个障碍呀!但也是需要透过这方面,你可以转识开发智慧,成为真正的大智大慧。 所以这里所讲的“无智”,不是成为白痴哦!而是放下世间那种智慧,超越二元对立,真正成为一个大智慧者。“无智亦无得”,你会体会到,我们说证初果、二果、三果,好像得到什么果;事实上,那是佛陀一个巧思,来协助众生慢慢地逐步上来。所以当你证初果、二果、三果这些好像有所得,但当你体证到四果阿罗汉的时候,你才会真正体悟到“无所得”啊!而这个“无所得”决不是说很无奈、很消极,好像人生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空了,不是那个呀!那是你真正全然地放下,你知道你有所抓的时候,你就是抓苦;你有所抓的时候,你就是在抓梦幻泡影啊!那都是自我在作祟。 所以一个解脱者,他是活在涅盘快乐的世界、解脱自在的世界,那是因为他了悟了这个真理实相之后,了悟整个法界都是一直在无常流动、流动。而它的流动,就是活生生的生命,你一抓的话,你都是抓梦幻泡影;不然,就是抓死的东西呀!那是抓苦啊! 所以当你了悟这整个真理实相之后,你完全放下、完全不抓的时候,你放下手中所抓的时候,你才能够得到无限。知道吗?你真正能大死一番,你才能够溶入那不生不死的世界;你真正能够放下你手中的抓取,你才能够得到无限。 所以如果一个人真的溶入法界,体悟空的话,你原来是一口即将干枯的井,当你体证空、溶入法界的时候,那口即将干枯的井会变成怎么样?它会变成一股源源不绝的活水泉源。你真正全然放的时候,法界都在庆祝你,法界的法流会不断溶入、贯穿过你的身心,流给你啊!你的生命才会真的心花朵朵开,叫你不要笑你也会笑,你真的就是法喜涌现、法喜泉涌。你生命的那种智慧、生命的能源,它是不断地在泉涌,你的生命会形成一个活体,不断活动的泉水。 再来,“无所得”。因为这都是法界本来就有、本来就具足啊!本来法界就要把这些都给我们,只是我们自作聪明,那个自我一直封闭着,所以法界的法水没办法流穿,你的生命就变成了一个苦海、一滩死水。把那个自我打开,跟整个法界交流,哇!你的生命就会很活泼、很活跃,苦就消失了。事实上,因为这些都是本来就存在,你根本没有得到什么,也没有加入什么啊! 所以说“在佛不增,在凡不减”,本来就有啊!你只是放开,让它流进来这样而已。所以叫做“无所得”。因为事实上你真正是无所得,所以你也不用担心,无得亦无失啊!你没有得到什么东西,你也没有失去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