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依吧 关注:12贴子:224
  • 3回复贴,共1

《心经》诠述 空海法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来讲解《心经》。《心经》在佛教里面,是属于闻思修证之后,体证的最高果位。
《心经》所诠述的是解脱者的世界、阿罗汉的世界。
我们要知道,佛陀他不是依着某部经典才大彻大悟,老子、耶稣他们也都不是依着某部经典而大彻大悟,他们都是如实现观宇宙人生、整个世间的实相之后,才大彻大悟啊!他们都是读懂了这一部无字天书,才大彻大悟啊!
所以如果你紧抱着经典,你被那些文字障碍住的话,你不会大彻大悟的。你看不到真理,看不到实相,纵然再精通三藏十二部,你还是在自我的意识里思惟、推理、想象而已,你还是在梦幻世界里。 这一次的禅修,已经有三次我们到户外去禅修,实际的户外禅修教学。这是超越经典文字的,直接指引大家去看活生生的法界,协助大家去看懂这一部无字天书,协助大家去体悟什么叫做“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不过,真的要看懂这一部无字天书,也不容易啊!要用多少的经书,要用多少的文字,要用多少的语言来诠述,你才能够看懂这一部无字天书;要用多少的语言来描述,你才能够听懂那无声之声;要用过很多的修行法门,你才能够体悟到什么叫做无修之修。 所以《心经》所讲的世界,如果你从文字上面来解读的话,就算你再诵个几十万遍,你还是一样啊!它是它,你是你。你还是没办法真正体证到《心经》所讲的世界,你还是没办法解脱自在。当然你有在念诵,结这些缘,也相当好;它可以种在你的心田里,也很好。 有因缘,当你看懂这部无字天书的时候,你再回来看《心经》,你就会“哇!原来是这样啊!”所以当大家这次禅修之后,你能够渐渐地看懂这部无字天书,你再回来看《心经》,那你的感受就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1楼2013-05-23 22:32回复
    我们现在就来讲解《心经》。《心经》里面所讲的空,记得!它是直指宇宙本体的空,不是任何个人头脑、哲学、名相的那个空。《心经》所讲的空,是整个宇宙本体的空。这个空呢?大家先厘清出来,空,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含义:一个是体证后诠述的空;一个是实相无边无际的虚空、空间。而这个虚空,它不是顽空,不是断灭空。这个空里面,蕴藏着非常巨大的能量。当能量,遇到因缘具足的时候,它会冷却、会浓缩、会凝结,然后会转变成为极微的粒子,从夸克、质子、中子、电子这样慢慢地形成原子、分子,再转换成物质出来。所以所有的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所有的动物、植物,包括你这个有形的色身,都是由空之中的能源转换过来的。但是不要以为我们这个色身,就只是一些单纯的能源,这样的话,就好像说有的医生把我们这个身体,认为只是一些物质的组合而已。如果是这样,那些生物学家、化学家、科学家,他们不是都能够解脱自在了吗?还是没有啊!所以我们这个色身,是由空之中的能源,转换成地、水、火、风之后,然后地水火风因缘聚合,又再跟“空”配合。有这样地水火风空的巧妙组合,有机的生命体就诞生了。这个缘起是非常非常深哪!它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是变化无穷啊!真是缘起甚深、甚深极甚深。 “空”呢?它又比缘起又更深,倍复地甚深哪!所以你要理解空的话,你必须从现观现象界的这些深奥、奥妙,以及整个法界的法流。从这里去理解、去体证、去体悟“空”的玄妙,这就是佛陀所讲的:“你要先知法住智,后知涅盘智。” 你能够知道法住智的实相、无常、无我。这样,你的生命才能够放下,那个执取才能够放下,才会全然放开。如果你没有体悟到三法印的无常法印的话,跟你讲“空”,你又会去执着一个恒常不变的“空”,结果不是落入真常唯心的空,就是落入顽空,或是断灭空。所以你要解读“空”之前,必须先了解法住智。 在我们协助大家禅修的过程中,希望大家能够把心宁静下来,然后去看到法界的法流--色、声、香、味、触、法,地、水、火、风,都在告诉我们无常的法流。当下现象界的一切,都一直在宣说着无常的法流,只因为你的心都是跑到过去或未来,没有活在当下,就像行尸走肉,智慧眼没有打开,所以你看不到眼前活生生的佛法,然后就颠倒梦想地到处去找法、到处去找解脱、到处去找涅盘,这就是众生在本末颠倒啊!颠倒梦想啊! 而《心经》所讲的,正是一个开悟者、一个解脱者,他远离了颠倒梦想。而这个涅盘彼岸的世界,不是在他方世界;如果是在他方世界的话,那么你还没有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你就没有解脱的可能,因为你还没有到达。但是,佛陀跟很多的解脱者,他们都跟我们证明,解脱就在现世、解脱就在当下、涅盘彼岸就在眼前哪!你真正体悟到究竟涅盘,那是“无来无去”呀!如果你还有生、还有死,还有来、还有去,那都表示你还没有解脱啊!所以广钦老和尚讲的那一句话,含义满深的:“无来无去,无代志!(台语)”。 你真的能够体会到“无来无去”吗?你那个自我一定要消失,你那个一直想做怪、想找更奇妙更深奥的、要心外去找法的那个自我,一定要消失啊!一定要回来,臣服法界,甘于平凡、平实、平淡,你才会真正体证到什么叫做“无来无去”啊!当下就是-心净佛土净,净土就在眼前,极乐世界就在眼前。你心不净,你要去找心外的“净”,那是不可能啊!


    2楼2013-05-23 22:33
    回复
      对“空”大家有一些了解之后,现在再来看《心经》所讲的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自在”,你不要把它当作一个人名,若是你当作人名的话,那就会落入一个偶像的崇拜啊!好像只有他可以,我们一般众生都不可以。“观自在”事实上,是说一个人经过止观双运之后,开了智慧,就可以到达自在呀! “行深”就是他用过很多的功夫去修行,用功相当深入,下了很深的功夫,到后来体会到还是要无为。经过深入地止观双运之后,开了智慧,打开了慧眼。 当智慧眼一打开的时候,哇!竟然体悟到“照见五蕴皆空”啊!他体悟到,原来一切众生的这个色身竟然都是来自于空--一切来自于空,以空为背景、以空为舞台--然后又回归空。 “照见五蕴皆空”,一方面,除了体会到一切来自于空以外,然后又因为当下的心,跟宇宙本体的空、无边无际的虚空相应的时候,这时身见、我见、自我那些,那是消失了。 大家这一两次到户外禅修,如果你真的有溶入空的话,你当下身见、我见那些是消失的,那个自我也是消失的,有没有体会到?有部份人有体会到!也有人或许会说,我不知道啊!我没有觉察到啊!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你还没有溶入;另一种是你已经溶入了,但因为那时候你五蕴皆空了(所以我没有问你,你现在有没有觉察到你的色身这些),所以那时候你不知道。 当你真的心与空相应的时候,你的那些身见、我见是没有的;你的色身虽然存在,但你已经不会拘执在那狭小的身心上面了。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你的五蕴皆空,你的身心空了。这样知道吗? 再来,大家要知道,宇宙本体的这个“空”,本身它就是无色界,无质无碍;没有质碍方面、没有这些身啦……,还有后面所讲的,色声香味触法那些。本体空的实相是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那些的。但是空是空啊! 如果你没有去体悟这些“空”,没有体悟现象界、没有体悟法界的话,空还是空,你还是你啊!你也是“空空”。除非你能够体悟到,你的心才能够跟这个空相应,这样知道吗?你没有体悟到空的玄妙,空是空,你是你,你还是在颠倒梦想啊! 所以《心经》所讲的空有两个含义:一个是体证后诠述、描述宇宙本体的空;一个是讲本体空它的实相。 如果你没有修证到、体悟到这方面的话,那你还是在苦海里面,你还是不能解脱。 而一个修行证悟、解脱者呢?他体悟到这个宇宙的实相、现象界的一切,跟本体的实况的时候,他的心跟空是溶为一体的。当你跟空溶为一体的时候,空的特性就会在你的身心上展现出来;而有时候我们讲到身心方面,如果你体悟到那无边无际的空的时候,你当下是没有那种身见、我见的,所以“无眼耳鼻舌身意”。 再说,当一个人体悟到宇宙本体空的时候,也就是心量跟整个无边无际的法界溶为一体的时候,哇!“度一切苦厄”,你的苦啊!你的烦恼啊!那些都消失了。如果你已经了悟生死大事的话,你的自我是消失的,真正跟这个本体、跟整个法界溶为一体,溶入这不生不死的大海。这样,你会真的内心里面找不到苦了、找不到那些不安了、找不到那些烦恼了啦!它已经被一波一波的法喜都冲刷掉了,这是真实的体证啊!当自我消失,体证到空,所有的苦就都消失了。这就是佛陀所讲的“苦集灭道”的“灭”。灭谛是讲苦的消失、苦海的止息。


      3楼2013-05-23 22:34
      回复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就是说虚空本身它是没有色界这些的,这是讲空方面。而一个真正体证空的人、一个解脱者,他一定是心与空相应,他的外身、外相这些则是随顺缘起啊!他已经没有身见、我见那些,身见、我见那是完全破除的。虽然有这个色身的存在,但对他来讲,有等于没有,他是跟无量的虚空溶为一体,所以说“无受想行识”,这就是在诠述体证空、溶入空,心与空相应的人。 再来,“无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那个自我也消失了。如果你从文字上去解析,明明这个“我”还在啊!怎么说没有眼睛、没有耳朵?所以有的人就会质疑,我写《阿含解脱道次第》这本书的时候,也有人写信问我:“明明这个眼睛存在啊!怎么说没有眼耳鼻舌身意?”从文字上面你是没有办法了解的,一个真正溶入空的人,因为他的身见、我见那些都消失了,所以当他跟根尘接触的时候,“无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说色声香味触法,本来是指外尘,对不对?眼耳鼻舌身意讲的是我们的六根。但这里否定了:“没有眼耳鼻舌身意,也没有色声香味触法。”这讲的是什么境界?那是“主客销融”、“能所双泯”啊!如果你的我见、身见还在的话,你这个“我”跟外面的境界没有溶为一体的话,境是境,我是我,你就会用一个“我”去听鸟叫声;用一个“我”去看什么;用一个“我”去做什么。这样的话,你就是主体跟客体还是一个对立。 前面我们跟大家讲过,修行是从点、线、面扩大到空,当你跟整个虚空溶为一体的时候,你的主体跟客体,那是销融一体啊!因为自我已经消失,所以说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的觉受,也没有外境的色声香味触法。但不是说你没有听到声音喔!而是声音跟你事实上就是一体啊!它已经是溶为一体了,不是说没有声音啊! 《心经》所讲的正是一个解脱者的世界啊!它不光只是在描述空而已,它是解脱者的世界呀!那解脱者他所展现出来的,就是他的心跟整个外面的境都是溶为一体--主、客消失,能、所双泯。如果你还有一个“我”,我能够看、我能够听,我去看、我去听;身见、自我还在的话,那你跟外境就是对立啊!还有一个“主”;还有一个“能”;还有一个“所观”,我去听什么、我去看什么,那是能、所都还在对立啊!不管你再怎么观,再怎么看,再怎么会看这个身体,四念处修得再怎么精细,如果你这个主体-自我没有消失的话,那个“能所”都还存在着。所以这里所讲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都是主、客消失,主、客溶为一体;能、所双泯,“心”跟“境”那是溶为一体啊! 这样知道吗?心与空相应,然后随顺缘起,法界就在你无边无际的空里面,任其飞舞。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就是刚才所诠述过的,主、客已经溶为一体,能、所双泯,心跟境界都消失了啦! 再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也就是说十二缘起那些、轮回那些也都没有了啦!原来是“梦里明明有六趣”,当你醒后,“觉后空空无大千”哪!这就是十二缘起、轮回那些都没有了,轮回念也都断除了。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你原来智慧眼没有打开,当你成为空、明、觉,打开智慧眼之后,如实看到现象界的真理实相,你体证到空,你原来的无明也破除了,因为你打开了智慧眼。 当你打开智慧眼之后,你越深入去观察宇宙现象界的一切,你越看,越深入,越微细,然后会越看到它的奥妙,哇!你会赞叹缘起甚深,空又是甚深极甚深,到最后你会一直很赞叹:“找不到第一因,找不到那个究竟的原因。”后面所讲的“无无明尽”,事实上就是说,你没办法追根究底了解整个宇宙的这些奥妙、玄秘,你没办法完全揭开啊!这就是老子所讲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哪!老子也是钻研得头发胡须都白了,钻研很久,还是觉得说:“唉!没办法完全了解,就是臣服啊!佩服啊!”所以你到后来也会发现,最终的答案是没有答案--我终于知道,我不知道。这样知道吗?我一直去钻研、一直去追寻,到后来我竟然,哗!大彻大悟,了悟到“我知道,我竟然不知道”啊!所以当你知道,你不知道的时候,你那个我慢才会断尽,这才叫做真正的知道。 仔细再听一遍喔!当你真正知道,你不知道的时候,你才是真的知道啊!当你那个我慢断尽的时候,你才是解脱自在呀!这个很深,要慢慢去体会、慢慢去求证。所以“无明明尽”有它的深意哦!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老死”,因为你已经了悟生死大事了啦!所以也没有所谓的“老死尽”,为什么?因为你这个波浪消失之后,溶入大海,生死不是我的事啊!生,不是我的事;死,也不是我的事,那是整个法界的因缘、整个法界的事啊!你难道能够说我这个波浪消失之后,然后我就禁止、谢绝,大海再采用我这个波浪的水吗?你可以这样决定吗?要知道,那是我慢哪! 当一个了悟真理实相的人,了悟缘生缘灭之后,他就会知道原来我是整个因缘具足之后形成的,所以耶稣讲得很潇洒:“是上帝派我来的啊!”当他死亡的时候呢?“我回归主怀呀!”至于回归主怀之后,怎么样呢?那是上帝的事啊!这样知道吗?你这个波浪形成之后,当波浪消失,你回归大海之后,再来要怎么样运用--因为解脱是当下啊!当下你能够了悟生死大事,你就能够自由自在--包括说将来你这个冰块消失了之后,它直接变成云或是变成水,那是法界的事啊! 所以整个法界它是不断地在变化,你不了解的话,你就会一直抓着那个“我”,然后很怕死,很怕“无我”。当你了悟这整个缘起之后,你会全然地放开,活在每一个当下,不管法界带我到哪里,不管以后我是怎么样一个身心的展现变化,那都不是我的事,反正我就活在当下随顺缘起。每一个点,我都是快快乐乐,自由自在。这样知道吗? 我是冰块的时候,我就全然地展现冰块的生命力;当因缘形成我是水的时候,我就全然地扮演水的角色;当我形成云的时候,我就在空中飘啊!飞舞啊!这整个型态的变化,都不是我的事,不是“我要”或是“我不要”啊!所以说,没有所谓的“老死”,也没有所谓的“老死尽”。(我们所讲的,跟别人讲的,可能有点不同) “无苦集灭道”,整部《阿含经》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在讲有关于苦集灭道方面。佛陀这么饶舌,讲了这么多,不是要你一直死抱着苦集灭道在修,而是要你来到涅盘彼岸,没有苦集灭道啊!那是一个解脱自在的世界。当你了悟生死大事之后,当你自我消失之后,你溶入这个实相世界、溶入这个法界,你的苦海(苦海是指你有自我,你用自我构筑成的梦幻世界)消失了,当下你就溶入那涅盘解脱的世界,没有所谓的苦集灭道,包括集谛也消失了--你了悟这些实相之后,你哪里还会去贪爱、还会去抓取。所以,“无苦集灭道”啊! “无智亦无得”,原来那个我是、我能,认为我智慧很高、我IQ很高……,现在也都放下了。但不是变成白痴喔!别人在那里二元对立,我们不跟人家二元对立,人家会认为你是白痴。像有部份学员看到,当我在历缘对境,对某些事情的处理,他认为如果说有证量,怎么会这样处理,应该是怎么样……,应该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应该清楚明白分辨才对啊!他怎么这样。 所以世间的识智辩聪的智慧,跟你有打开智慧眼看到整个实相的智慧,那是不一样的。这里所讲的“无智”,包括老子也强调要怎么样?“弃智绝学”,要放下那个智啊!这里“智”是讲世间识智辩聪、我是我能我慢的那种智慧、智识,那对你的解脱来讲是个障碍呀!但也是需要透过这方面,你可以转识开发智慧,成为真正的大智大慧。 所以这里所讲的“无智”,不是成为白痴哦!而是放下世间那种智慧,超越二元对立,真正成为一个大智慧者。“无智亦无得”,你会体会到,我们说证初果、二果、三果,好像得到什么果;事实上,那是佛陀一个巧思,来协助众生慢慢地逐步上来。所以当你证初果、二果、三果这些好像有所得,但当你体证到四果阿罗汉的时候,你才会真正体悟到“无所得”啊!而这个“无所得”决不是说很无奈、很消极,好像人生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空了,不是那个呀!那是你真正全然地放下,你知道你有所抓的时候,你就是抓苦;你有所抓的时候,你就是在抓梦幻泡影啊!那都是自我在作祟。 所以一个解脱者,他是活在涅盘快乐的世界、解脱自在的世界,那是因为他了悟了这个真理实相之后,了悟整个法界都是一直在无常流动、流动。而它的流动,就是活生生的生命,你一抓的话,你都是抓梦幻泡影;不然,就是抓死的东西呀!那是抓苦啊! 所以当你了悟这整个真理实相之后,你完全放下、完全不抓的时候,你放下手中所抓的时候,你才能够得到无限。知道吗?你真正能大死一番,你才能够溶入那不生不死的世界;你真正能够放下你手中的抓取,你才能够得到无限。 所以如果一个人真的溶入法界,体悟空的话,你原来是一口即将干枯的井,当你体证空、溶入法界的时候,那口即将干枯的井会变成怎么样?它会变成一股源源不绝的活水泉源。你真正全然放的时候,法界都在庆祝你,法界的法流会不断溶入、贯穿过你的身心,流给你啊!你的生命才会真的心花朵朵开,叫你不要笑你也会笑,你真的就是法喜涌现、法喜泉涌。你生命的那种智慧、生命的能源,它是不断地在泉涌,你的生命会形成一个活体,不断活动的泉水。 再来,“无所得”。因为这都是法界本来就有、本来就具足啊!本来法界就要把这些都给我们,只是我们自作聪明,那个自我一直封闭着,所以法界的法水没办法流穿,你的生命就变成了一个苦海、一滩死水。把那个自我打开,跟整个法界交流,哇!你的生命就会很活泼、很活跃,苦就消失了。事实上,因为这些都是本来就存在,你根本没有得到什么,也没有加入什么啊! 所以说“在佛不增,在凡不减”,本来就有啊!你只是放开,让它流进来这样而已。所以叫做“无所得”。因为事实上你真正是无所得,所以你也不用担心,无得亦无失啊!你没有得到什么东西,你也没有失去什么东西。


        5楼2013-05-23 22: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