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很久,
对你的情绪,
到底属于什么样的情怀。
爱?不可以。
如此沉甸的责任,我不能爱得如此轻浮。
大爱?也许。
多了一个字,意味也便全然不同——
强烈的喜欢,但不关乎爱。
又有些意犹未尽的缺憾。
最后,我选择了——
把我这第一次的婚外惊悸,
定义为——迷恋。
也许这样,才可以使这明目张胆的出轨,
变得清淡零负担。
我喜欢这样——
坦然地应承,
放肆地迷恋。

第一次发关于你的贴,
我用了“颠覆”这个词,
而且也关联了爱情。
其实,
那不止是对小开爱情的感悟,
也是对自己情绪失控的总结。
“爱情,
有时候就是一种颠覆了所有的想象、信念、习惯、标准,
却又欲罢不能的渴望……
可怕的是,
竟会急迫、慌乱得甚至忘了去想,
应不应该。”
这是我疯迷逆转那时写下的一段微博。
必须承认,
有那么一刻,
我是真的爱上了小开。

不屑韩剧、不迷单眼皮、不粉演员……
那么多年的坚持,
就在熬夜追剧的某个凌晨,
瞬间粉碎。
挣扎过、不齿过,
最后,我义无反顾地臣服。
这一切的逆转颠覆,
应了那一句——匪夷所思。
喜欢小E,为了那一句句心惊肉跳的声音;
喜欢周董,为了证明我不曾老去的年轻;
喜欢莫禽兽,为了那场不见阳光的结局;
喜欢小眼的厚,为了什么,我至今不得而知。
我想,
不是为了——
这生猛的本能色相。

也不是,
那摇曳的风情万种。

最后,
我终于找到,
撼动我的,
是那一滴,
寂静无声的泪;
和那一握,
紧捏渴望的手。

我爱上的,
是这段爱情沉默的精彩;
是被他如此浓重地偏爱。
当最初的痴迷静置过后,
我终于明白——
爱你的时候,
我是她们,
不是我自己。

当你那些飘荡云端的各种角色,
终于在我心里尘埃落定的时候。
我也不再惴惴忐忑,
顺由了对你的种种放纵。
对他们的或疼惜或虐心或狂迷或渴望,
最后全部化作对你的——
迷恋,浓烈而清淡。
可以疯狂的是对你的喜欢,
必须淡薄的是对你的独占。
这就是迷恋的原因吧?
可以肆意疯狂,
却不奢独占。
从此,心安。

如同,
阳光终于照进,
我为你不安于静的小小角落。
不再阴暗,
也不再掩埋。
可以昭告的迷恋,
才坦荡得不再遗憾。

关于迷恋与爱情的挣扎,
我游走了好久。
那段沉浮几近被吞没的日子里,
我循环地听杨宗纬和伍佰。
我想我是需要那种撕裂的声音,
来释放心里的惊悸。
静置了迷乱之后,
终于看清。
爱情,必须有原则和尺度去制衡责任;
而迷恋,却可以肆无忌惮地全无底线。
也许是二者的互不侵扰,
才能成就——
对你的沉迷,
可以安潜于现实。
所以,亲爱的,
给你的,
那不是爱情。
请别沉重,更别负担。
这朦胧的距离,
不遥不可及,
也不紧迫压抑。 挣脱疑似爱情的慌张,
绽放肆意迷恋的奔放。
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