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有的运算及结果均在正整数域内)
(文中所用字母A、B表示奇数,D、n表示偶数,p、p1、p2表示奇素数)
命题:一般的,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命题的关系: 如果两个命题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互为否命题。
原命题为:a-->b 逆命题为:b-->a 否命题为:非a-->非b 逆否命题为:非b-->非a(a表示条件,b表示结果)
如果H,K是两个命题,由H可以推导出K,且由K可以推导出H,那么H和K叫做等价命题。预备命题:
命题:任意两个奇素数P1与P2(含P1=P2),都能由两个不相同的奇数A与B
(B≥5),通过A+n , B—n(n为偶数, n<B)得到
简单说明:
①任意两个奇素数p1与p2,(含p1=p2)
一定条件的偶数n,
p1-n p2+n一定可得到两个奇数
如果假设p1-n=A p2+n=B
有P1= A+n P2= B—n
②B不小于5的说明:因为奇素数最小是3,偶数最小是2.
根据上述讨论, 可知该命题是真命题
命题的否命题:没有任意两个奇素数P1与P2(含P1=P2),不能由两个不相同的奇数A与B(B≥5),通过A+n B—n得到
根据上述讨论,可知该命题也是真命题
因为逆命题与否命题是等价命题,命题的否命题是真命题,故命题的逆命题也是真命题。
命题的逆命题:任意两个不相同的奇数A与B(其中至少一个不小于5),都能通过A+n B—n,得到两个奇素数P1与P2(含P1=P2) 哥德巴赫猜想:任意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表示成两个奇素数之和。
因为奇素数是不确定且不连续的,所以偶数表示成两个奇素数之和是不确定的,
但对于奇数,因为它们是连续的等差数列,所以偶数可以表示成两个奇数之和。
即任何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D都能分解成两个不相同的奇数A与B之和(B≥5)
即:D=A+B=(A+n)+(B—n)
依据命题的逆命题:可得到
A+n=P 1 B—n=P2
D =P1+P2
依据上述讨论:任何大于6的偶数都可表示成两个奇素数之和。
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参考文献:张卿 妙趣横生的数学难题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0
D.希尔伯特 数学问题 数学史译文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陈景润 邵品琮 哥德巴赫猜想 世界数学名题欣赏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87
(文中所用字母A、B表示奇数,D、n表示偶数,p、p1、p2表示奇素数)
命题:一般的,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命题的关系: 如果两个命题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互为否命题。
原命题为:a-->b 逆命题为:b-->a 否命题为:非a-->非b 逆否命题为:非b-->非a(a表示条件,b表示结果)
如果H,K是两个命题,由H可以推导出K,且由K可以推导出H,那么H和K叫做等价命题。预备命题:
命题:任意两个奇素数P1与P2(含P1=P2),都能由两个不相同的奇数A与B
(B≥5),通过A+n , B—n(n为偶数, n<B)得到
简单说明:
①任意两个奇素数p1与p2,(含p1=p2)
一定条件的偶数n,
p1-n p2+n一定可得到两个奇数
如果假设p1-n=A p2+n=B
有P1= A+n P2= B—n
②B不小于5的说明:因为奇素数最小是3,偶数最小是2.
根据上述讨论, 可知该命题是真命题
命题的否命题:没有任意两个奇素数P1与P2(含P1=P2),不能由两个不相同的奇数A与B(B≥5),通过A+n B—n得到
根据上述讨论,可知该命题也是真命题
因为逆命题与否命题是等价命题,命题的否命题是真命题,故命题的逆命题也是真命题。
命题的逆命题:任意两个不相同的奇数A与B(其中至少一个不小于5),都能通过A+n B—n,得到两个奇素数P1与P2(含P1=P2) 哥德巴赫猜想:任意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表示成两个奇素数之和。
因为奇素数是不确定且不连续的,所以偶数表示成两个奇素数之和是不确定的,
但对于奇数,因为它们是连续的等差数列,所以偶数可以表示成两个奇数之和。
即任何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D都能分解成两个不相同的奇数A与B之和(B≥5)
即:D=A+B=(A+n)+(B—n)
依据命题的逆命题:可得到
A+n=P 1 B—n=P2
D =P1+P2
依据上述讨论:任何大于6的偶数都可表示成两个奇素数之和。
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参考文献:张卿 妙趣横生的数学难题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0
D.希尔伯特 数学问题 数学史译文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陈景润 邵品琮 哥德巴赫猜想 世界数学名题欣赏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