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 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
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 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
6.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7、 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8、 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溶碱有五种:钾钠钡钙氨(KOH,Ca(OH)2、NaOH、Ba(OH)2 ,氨水)。
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
9、 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10.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无色酚酞)和PH值:
①酸溶液的PH值小于7,酸性越强PH值越小,酸性越弱PH值越大。
②水、中性的硫酸盐、硝酸盐和盐酸盐溶液不能使指示剂变色,PH值等于7。
③可溶的碱溶液PH值大于7。碱性越强PH值越大,碱性越弱PH越小
11.酸碱盐溶解性口诀:
一般酸可溶于水 。 溶碱有五种:钾钠钡钙氨。
钾钠硝铵都可溶; 氯化物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常见的白色沉淀有:Mg(OH)2 CaCO3 BaCO3
(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
1.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
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原子或离子的元素种类。
①地壳中元素按质量分数由多至少前四位是:O氧
Si硅 Al铝 Fe铁。
②空气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多的是:N氮(空气中最多的物质是:N2氮气)
③人体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多的是:O氧(人体中最多的物质是:H2O水)
④太阳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多的是:H氢
2.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①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
②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
③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
3.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
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4.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带正电)
①原子的的构成: 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
在电中性的原子里: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 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
②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5.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以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
常见的原子团:SO42-、CO32-、NO3-、OH-、NH4+ 碳酸氢根(HCO3-)
6.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
离子里: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
①离子符号的写法: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对应的化合价
②阳离子:Na+ Mg2+ Al3+ 、H+ NH4+、Fe2+ Fe3+ Ca2+
③阴离子:O2- 、OH-、Cl- SO4 2- CO32- NO3--
7. 化学式的写法: ① 单质的化学式:大部分单质的化学式只用单个的元素符号,
下面几种元素的单质不能只用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须注意:
氢气H2 氧气O2 氮气N2 氯气Cl2 臭氧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