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人吧 关注:119贴子:585
  • 3回复贴,共1

开发药姑山:发出鄂南旅游的最强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开发药姑山
  在通城县委县政府以建设鄂南经济强县为目标,以打造幕阜山综合开发示范县,中三角节点城市先行区为契机,推进通城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机遇之下,药姑山的旅游,理应开始发出鄂南旅游的强音。
坐拥红色文化、瑶族文化、秀丽风光、天然药库的药姑山,资源不可谓不丰富,可惜知之者甚少,如何能够将深藏于千家峒之外的药姑山开发,与世人共享,进而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是通城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


IP属地:湖北1楼2013-05-26 15:19回复
    可设药姑山中医疗养馆 培养一批中医人才


    IP属地:湖北3楼2013-05-26 15:2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可结合药姑山中草药丰富的特点,设立“药姑山中医疗养馆”,培养一批有志于此的中医人才,将“疗养馆”打造成为鄂东南地区集养生、疗养、保健于一体的养生圣地。针对不同的需求者,开发不同的中药疗养项目,逐步完善、成型。
        可依托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结合当地的生态食材,大力发展“药姑山药膳一条街”。按照药膳的不同形态,开发汤类、酒类、羹类、膏类、粥类以及糊类饮食。通过多种方法,如炖、煨、蒸煮、炒制、煎炸等方式,丰富药膳的品种,形成可持续开发之势。在开发药膳时,要按照药姑山的实际情况,以某几道药膳为主打品牌,以多种药膳为辅,以免陷入杂而不精的窘境。药膳的开发需要烹饪人员懂得一定的中药知识,了解清楚配伍禁忌,这可由懂得此道的老中医集中传授。
        可开发“中草药自助采集园”。在特定的区域圈起一块“中草药自助采集园”,让游客按照画册寻找并采集中药材,采得的药材按照种类集中存放,日后加以利用。游客可凭采得的药材,按照其价值换取小礼物。此项活动可酌情收取少量费用,旨在提高游客的游览兴趣,令游客获得独特的观光体验。
        不论是瑶族文化旅游还是中草药旅游的开发,重点还是“养生”,并且适宜将不同的旅游项目合理分布在药姑山的山底、山腰、山巅以及下山途中的各处,可避免出现“来了就走”的短途游览模式,按照“精品项目二日游”,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设计各种旅游、保健和养生项目。除此之外,红色文化旅游、生态农业旅游都是可纳入的发展项目,但如何统筹兼顾,则是另外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IP属地:湖北4楼2013-05-26 15:20
      回复
         陆续开发,整合推广
          开发药姑山,这显然是一个极其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能短时促成之事。开发药姑山,也不能回避不足,而正视不足,恰可避免少走弯路。
          首当其冲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和药姑山旅游直接相关的公路、观光游览车、游客服务中心、导游服务、餐饮、住宿、商业服务……都处于正在开发或者完全没有开发的状态。据公开资料显示,通城县的三星级饭店、农家乐只有16家。再加上具体的旅游项目开发,决定了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应当将“药姑山旅游”当成一项长期任务来发展,集合通城县的多种行政、人才、服务资源,陆续开发推进。
          开发旅游资源,黄陂的旅游经验值得借鉴、学习。
          947平方公司的黄陂北乡,曾经是武汉市最贫穷的地区。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黄陂北乡仍是贫穷、落后、闭塞的代名词,被人戏称为武汉的“西北利亚”。但如今的黄陂,被誉为中部最美的生态文化休闲之都,2012年,全区共计接待旅游803.5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20.08亿元。
          取得如此的成绩,与黄陂的发展模式分不开。黄陂以“政府主导、企业主角、农民主体、行业主管”为思路,开创出旅游产业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之路。
          政府层面,首先应该做好旅游整体规划,可与国内的大专院校合作或研究机构合作,做出完整而科学的长期规划。投入资金,打造富有特色的节庆文化,并积极与省内外的旅行社合作,在湖北省、市的主流媒体(电视、报刊、网络、电台)刊登宣传广告,并辅以各种形式的户外广告,形成集中轰炸之势,这对提升通城、提升药姑山的旅游形象很有益处。在政策上,政府要将旅游当成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对通城的旅游做出引导、规划,对开发旅游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予以整合、支持,如此才能引领药姑山旅游持续发展。
          企业方面,药姑山旅游的开发是一项巨大的任务,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没有企业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可鼓励通城籍的民营企业家介入通城旅游开发,甚至积极寻找省内、国内的民营企业家投资。
          在农民方面,旅游开发应团结农民,积极宣传、引导,让更多农民参与到旅游景区、旅游村、旅游特色乡镇的建设之中,这样才能为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生力军。
          在鼓励民营企业家和本地农民积极参与到通城的旅游过程中,舍得让利于民才能使其有开发的动力。如通城县政府可整合药姑山的山水资源,统一对外招租,由企业家和农民联手建设,后期获得的旅游收入按一定的比例分成。
          幸而在通城,也看到了政府层面对通城旅游发展的关心。2012年12月7日,以“生态云溪、大美通城”为主题的首届生态旅游文化节开幕,这是通城旅游第一次以大手笔展现境内的秀美河山和优秀文化。神秘而富有特色的药姑山,同样值得大书特书,也是未来通城旅游的中坚力量,是否也可考虑办类似的文化节以提升知名度呢?
          在通城县委县政府以建设鄂南经济强县为目标,以打造幕阜山综合开发示范县,中三角节点城市先行区为契机,推进通城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机遇之下,药姑山的旅游,理应开始发出鄂南旅游的强音。


        IP属地:湖北5楼2013-05-26 15: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