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虞城县城郊乡杨大庄、张大楼村等村的一些村民告诉记者:“我们村的土地在2011年的时候有的是以每亩1000多元钱租给政府的,有的是以每亩3万元多的价格被政府一次性买断,现在被建成了工厂及大道及新型社区,不管是租的还是买断的,可今年的粮食直补款依然还在发放。”记者粗略估计了一下,城郊乡杨老家村、张大楼村等村现在已建成了工厂及修建了城市大道,当时政府以租代征或一次性买断不再耕种的土地依然在发放粮食直补的土地将近2000多亩。粮食直补,全称粮食直接补贴,是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国家财政按一定的补贴标准和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对农户直接给予的补贴。粮食直补是指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就是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原则上按粮食种植面积把粮食补贴直接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我国自2004年开始对种粮农民实施了“粮食直补”,2006年又在粮食直补基础上实施了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然而,本报近期却不断接到河南虞城县多个乡镇的群众反映称,该县的一些耕地已经转换为建设用地,建成了工厂楼房及公路,粮食直补依然还在发放。为了解事实的真相,记者驱车赶赴目的地进行调查了解。在虞城县城郊乡杨老家村见到的一些村民告诉记者:“我们村的土地在2011年的时候有的是以每亩1200元钱租给政府的,有的是以每亩3多万元的价格被政府一次性买断的,现在被建成了工厂及大道,不管是租的还是买断的,但是今年的粮食直补款依然还在发放。” 随后,记者粗略估计了一下,虞城县产业集聚区里杨老家、孙门楼村、张大楼村等村现在已建成了工厂及修建了大道,当时政府以租代征或一次性买断不再耕种的土地依然在发放粮食直补的土地将近2000多亩。无独有偶,5月20日,记者在乔集乡、稍岗乡、大侯乡、营郭镇等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耕地面积没有核减的现象,在稍岗乡2009年在可耕地已建成了钢圈尺厂房及社区,不再耕种的土地依然在发放粮食直补的土地将近1000多亩,带着了解到的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来到虞城县财政局。记者电话采访了虞城县财政局商业股王股长,记者说明来意后,王股长解释说:关于粮食直补这项工作,局里做了大量工作,如果非法占地我们就无法核减,具体到乡镇的话那些都是乡镇的事情,如果是国家征用的耕地我们现在都已经核减掉了,这项工作并没有要求每年都要核减。随后,记者在有关部门了解到,粮食直补的补贴原则:1、按照谁种地补给谁的原则,承包地转包给他人的,按承包协议处理;2、抛荒地和非农业征(占)用的耕地不予补贴;3、补贴不得用于高效农业,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常年不种粮的,不予补贴。很明显,粮食补贴发放的根本原则是:耕地。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家的粮食直补政策不可能针对建设用地。对于建设用地领取粮食直补款的情况,是否涉嫌套取国家财政补贴?虞城县财政局的领导对记者的采访为何坦诚自然的说有手续占用土地及无手续占用土地的,王股长你这样说难道你们县委县政府搞产业集聚区及乡镇工业厂房及社区建设有非法占有土地的嫌疑?你们财政局粮补到底核减了没有,为何拿不出来相关核减材料?这里面到底存在多大的问题?针对此事,本报记者也将继续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