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性恋,首先要区分“同性性倾向”和“同性性行为”的概念。“性倾向”又称“性取向”或“性指向”或“性偏好”,科学定义是“持久性的对一个或两个性别产生的情感、浪漫和/或性吸引。”(Sexual orientation refers to an enduring pattern of emotional, romantic, and/or sexual attractions to men, women, or both sexes.),这与其他与性有关的概念,比如生理性别(biological sex)。性别认定(gender identity)和社会性别角色(social gender role),是有明显区别的[1]。虽然科学界对于性倾向的共识指出,性倾向是持久性的,通常不可改变的。但对于人类来讲,性行为是高度可控的。所以一个人完全可以有与性倾向不相符合的性行为。也就是说,一个异性性倾向的人,可能涉入同性性行为,而一个同性倾向的人,可能涉入异性性行为。比如一个同性性倾向的人可能选择与异性有性关系甚至结婚,这只说明他/她的性行为对象是“异性”,并不意味他/她的性倾向变为异性性倾向。在中国,有些人相信所谓“假性同性恋”或“境遇性同性恋”,他们认为军队里、寺庙里,有些人是同性恋,但离开之后,就不再是了,并以此来证明性倾向是可以改变的。这是典型的将性倾向与性行为混淆的例子。这些人中很多只是在特定环境里,由于缺乏接触异性的机会,所以介入同性性行为,他们从未属于同性性倾向。[21]而所谓出于好奇或受别人影响介入同性性行为的,大多是暂时的,可以归为“假性同性恋”或“境遇性同性恋”,也不属于同性性倾向。因此所谓“同性恋”,从广义讲包括“同性性倾向”和“同性性行为”,从科学定义讲仅指“同性性倾向”,换句话说,发生了同性性行为的人不一定是同性恋者,同性恋者也不一定有过同性性行为。现代科学研究显示,“性倾向”通常在童年中期到青少年早期即可显现,在没有性经验的情况下,“性倾向”中涉及的情感、浪漫和性吸引也会产生[1],这与同性恋定义中“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是一致的,所以有些人认为“如果没有尝试过,性倾向就无法判断”是错误的。但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性倾向的早晚,与个人经历、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有关,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有人在青少年时期就意识到了,有人在结婚后才意识到,有人甚至终身都无意识。[21]人们有关性倾向的经历也有很大差异,有的人在意识到自己的少数性倾向后经过很长时间才去寻找同性伴侣关系,有的人即使和同性和/或异性发生性行为,也对自己的性倾向没有清晰的意识。偏见和歧视使很多同性恋者在面对自己的性倾向时有很大困难,因此即使意识到自己属于少数性倾向,接受并认同自己的身份也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