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人奔向这座城,每天都有人离开。
在《北京欢迎你》的歌声中满怀期待,在《北京,北京》中独自无奈。
这里是北京,这里有个特殊的族群叫北漂。
他们太多心怀梦想,有的人成功了,演变为一个励志故事,有的人失败了,被说成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世人更多将目光投向光环环境的成功者,角落里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被忽略和忘记。而即将上映的电影《北漂鱼》则独将镜头对准了小人物。
他们想要跃过龙门却没能实现,在艰难的生活面前承受辛酸与悲苦,但依然努力自我安慰,笑对明天。他们是在苦苦挣扎中仍不放弃希望的“北漂鱼”。
描述外地人走入北京打拼的电影已经不少了,这其中也有不少佳作,如《17岁的单车》、《独自等待》、《开往春天的地铁》等等。稍微了解中国电影的观众都能看出,这些北漂电影都是着重描写外地人在大城市中奋力打拼、艰难求存,最后引发出的一系列情感故事。《北京乐与路》更是将北漂音乐人们在梦想和现实中挣扎的现状,用一种昏暗近乎于绝望的状态表现出来,仿佛不黑暗不绝望就成不了戏份。
《北漂鱼》却是完全反其道行之的,因为从一开始主创们就从来没想过要拍文艺片,或者说主创们抱有的观点是,文艺是绝对不能脱离大众审美的。于是《北漂鱼》便成了一部集合励志、速度、梦想和亲情等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元素组成电影。
《北漂鱼》是一部喜剧片,因为追求梦想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虽然依旧是廉价的群租房,依旧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收入,依旧是大雪纷纷中的苦力,依旧是难以企及的成功,但毕竟是青春,毕竟是热血,毕竟是梦想。
同样的,正是因为电影以轻松的喜剧手法强化了角色们的清贫达观的生活状态,而弱化了北京特有的风情。因此不只是“北漂”,北上广深乃至国外,所有正在“漂”的华夏儿女,都一定能够从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一部成功的喜剧片是要让观众欢笑的,而一部优秀的喜剧电影,在欢乐之余,更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触动。
任何在外飘着的人都会有些许共鸣,那些曾经“漂”过的人,回忆起已逝去的梦,会淡淡忧伤,而那些从未准备“漂”的人会囊获勇气。
“漂其实是一种范儿”,一种他们渴望却不敢有的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