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乙卯木吧 关注:289贴子:3,518

【白话】丹道内丹小周天-----百日筑基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1楼2013-05-31 16:50回复
    关于调药
    调药;随着命功的深入,呼吸越来越 稳,匀,细,长。当呼吸越来越轻微悠长的时候,听不见自己的呼吸声,也感觉不到明显的气机进出,再凝神入下丹田。调药阶段不能心急,要有耐心,用文火慢慢温养,以达到意动气生的境界。注意意念不要用的太重,要似守非守,若有若无,自然就好。套用句术语;要‘清静自然,勿忘勿助’ 。


    IP属地:山东5楼2013-05-31 17:08
    回复
      关于产药;
      产药---随着性功的进步,入静越来越深。通过调药使体内精,气,神达到旺盛,有一番内景《类修要诀》大致描述如下;‘丹田融合,全身绵酥快乐,身体耸直,心自虚静,四肢似不由自主,恍恍惚惚,似走泄而未走泄,丹田之气,自下往复行,身体皮毛受气,痒生难禁,光透眼帘,阳物勃举’。
      不要以为这很难,只要有耐心,这样的功景很容易就能体会到。但是,不是遇到了就能采,得做到经常能遇到,说句套话,就是‘炼己调身’已经纯属。从开始到这个阶段,耐心是必须滴古人比喻为,‘如鸡抱卵’是毫不为过滴 。


      IP属地:山东7楼2013-05-31 17:11
      回复
        关于师承及收功。
        师承;从炼己,调药,产药到采药,过三关通小周天,运转河车纯熟。都是内丹基础功夫,只要有耐心,可以自己练。至于,到‘大周天’则必须找师父。
        收功;在开始没什么特殊收功方法,也没那么多讲究,也就是摸摸脸,俗称‘摩天根’,活动活动,就该干吗干吗。讲究点就搓热两手手心,由下到上摸脸九次,再由前到后,梳头六次,再拽耳垂三次就可以了。再要更多的讲究,就百度一下田诚阳道长的‘退符八法’即可。


        IP属地:山东8楼2013-05-31 17:13
        回复
          关于炼丹与房事;
          在内丹小周天阶段,不需要禁欲,这是肯定的,如果这一步也要禁欲,那未免太难。但是不能纵欲,按照正常的性生活标准,每周一到两次性生活是没问题的,嗯,最好还是一次的好。
          但是要注意一点,就是每次练完之后不要马上过性生活,可以肯定的是,练完以后有这么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欲望比平时要大,因为我们炼得的真气是来源于精气神,当然也包括精,这种真气是不稳定的,如果不行房,则可以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以为下次的基础,如果马上就行房,则将这来之不易的真气又转成了后天之精。那样就会虚火上升,因为锅内无物,空在烧火,就会口干舌燥。如果你在练功之后控制一下性生活的次数,尽量不要在练完之后马上过性生活,那么就不会出现这些状况。
          但是如果到了‘大周天’阶段就必须禁欲。


          IP属地:山东9楼2013-05-31 17:14
          收起回复
            关于什么是‘药’;
            药---所谓的药,就是体内的精,气,神,在内景上则指的是哪股沸腾的真气


            IP属地:山东10楼2013-05-31 17:15
            回复
              关于‘偏差’
              ‘ 偏差’之说,是过去的修炼祖师,为了慈悲度人,担心学道的人不得其法,所以在有些关键地方,以“危险”二字提醒学子。但不一定就是真的多么可怕,所以不必望而生畏。因为道家修炼,师法自然,皆是古代修炼家数千年来经过自己的身心证验得出的真法真诀,依照修习,决不会有危险的可能。只要能够做好筑基的功夫,真心清静,合乎自然,则修功自然而然,妙本天成,并无“危险”可言。所以做得好,则功夫逐渐递进,不断进步,直至大成;做得不好则功夫也无妨害,最多停滞,不再前进。这就是上乘大道,只有一条正路,没有其他不良情况也是正道和旁门的根本区别的地方。
              对于初学而言,功夫多处在入静调息的浅层次,所以更不必担心,不会有可怕的危险。有的身体如果存在病疾,就要先从治病入手,恢复健康,免得对修炼功夫造成妨碍。有时学做修炼的人,就存在这个情况。如果用修炼的方法治愈疾病,往往也会产生神奇的疗效,但是须要注意顺乎自然,循序渐进,就能达到目的。对于高层次的丹道修炼,才要注意防危虑险,因为功夫层次越高,则危险的可能性越大。好比爬山一样,越是靠近山顶,则摔下来的可能性越大,修炼也是这个情况。不过修炼入此层次,则经验、悟性和智慧、功力已超越常人,足可应付自如。


              IP属地:山东11楼2013-05-31 17:17
              收起回复
                关于‘气’;
                关于这个‘气’是哪里来的,是慢慢培养,从无到有,越来越多,练出来的呢,还是从宇宙中吸进来的,还是本来在自己身体里的。
                关于这个‘气’明确的说,是来自于自身。如果哪个人说他可以吸收宇宙的灵气,那么至少可以肯定他练的不是丹道。这个气是精气神结合的产物,精,就是肾精,气是呼吸之气,神,是我们的意念。肾精是后天的,是交媾之精,经过神和呼吸的锻炼,成为先天之精, 转为真气。


                IP属地:山东12楼2013-05-31 17:24
                收起回复
                  关于‘勿忘勿助’;
                  勿忘勿助,是指在修炼之中,对于身体内景的变化,保持自然的口诀。张三丰真人云:“神息相依,守其清静自然曰勿忘;顺其清静自然曰勿助。”丹经又云:“真意往来无间断,知而不守为功夫。”意思是说,对于体内功夫的变化,不可太着意,那样就会拔苗助长,破坏功夫的进展;但是又不可完全落于无意,那样就会神炁分离,同样无法进入修炼的正轨。好象烧火做饭,火太大则饭烧焦,火不足则饭不熟,就在二者之中求之。妙在有意无意之“中”,其中火候,须要修炼者注意领悟


                  IP属地:山东13楼2013-05-31 17:25
                  回复
                    关于‘有为’‘无为’;
                    有人说,内丹修炼先天无为法乃正法大法,而后天有为是小道伪法,岂不知作为“人”,本身就在后天这个层次,唯有由后天有为进入先天无为为正法,不可能一下就进入先天无为状态。那些一开始就傻坐苦等的人一辈子休想进入丹道之门。老子道德经之“有欲观窍,无欲观妙”早已说明了这一问题。有欲无欲,就是有为与无为,期间就是个过渡问题,讲究的是“临界”太极图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即阴阳的临界线S,也就是所谓的“玄关”效应。我们打坐,一开始必然是“观窍、意守”,这是有为。继而入静,什么也没有了,即是进入无为太极状态。就在这入静的一刹那间,窍穴开启,阴阳立判,历历在目妙在其中。如此交替,气穴不断显现,真气不断发生……。入静并不是常静,如果常静,那无疑是睡着了!真正的入静,是心无杂念,此时“神”就活了,所谓“心死神活”,就是这个意思。所谓无欲,或是叫无为,并非什么也不为,而是遵循自然规律、促成自然而然为目的。
                    如呼吸问题,又叫调息,由有为的抽添,即火候到无为的胎息继而达到真息(真息即无息),也有个过渡问题。丹经叫做“服气”和“伏气”。服气者,后天火候的调节,伏气者,先天无为的胎息与真息。二者(有为无为)有机地配合,就叫“炼丹”,一开始,岂有纯粹的无为状态。


                    IP属地:山东14楼2013-05-31 17:27
                    回复
                      第二步‘采药’
                      采药;丹书中名之"火逼金行",火,指的是心神和呼吸,金,指的是你第一步练出的先天精气.时机非常重要,当你有了7楼描述的那种状态时,要及时采药,早了力道不足,难以运行,迟了药物太老,运行的结果是导致你虚火上升,有的人早上起来还会流鼻血.
                      此时需要加强意识的作用,引导丹田热气向下向后而行.如何引导呢,四个字"吸,抵,撮,闭"
                      吸者,吸气而不呼,并不是说你只吸气不呼气,是深呼吸,长吸气而闭气,在闭气的时候加强意识引导.能运行河车的人都知道,吸气时对药物运行有莫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吸气时,气走督脉,而呼气时,气走任脉,一个呼吸,是为一个周天.此时要忘记所谓的"呼吸无声,弱有弱无",要加强呼吸.用术语说,就是"用武火",武火,就是加强的呼吸,而文火,则是缓慢悠长的呼吸。
                      以呼吸(意识)为火,以真气为药,以周天路线为鼎,则可在乾地(上丹田)生小丹,丹降过雀桥而化为玉液.以玉液为药,再入鼎炼之,可得金丹,金丹生于中丹田,降之种入下丹田,方可养婴儿,金丹乃是婴儿之种.养婴儿使之生长,配合元神,方可成就阳神,阳神气足,破体而出,才是最终目标。
                      抵者,舌抵上腭,名之"通上雀桥",这人人都知道,但是该抵住什么位置未必人人皆知.在上腭顶有一个如缝隙一般的小窍,以舌尖抵住,才是正确的.当然,初学者如果抵得久了,舌头僵硬而酸痛是难免的,但时间久了,自然而然,不会有不适.其力度不需要太大,只要接触有感觉了就行.当然,如果实在不舒服,就简单抵住牙齿上面一点也行,随着功力深入,自然会进步.
                      撮者,微微收紧谷道(**),名之曰"通下雀桥",注意的是,一切以舒服自然为要旨,别弄得自己不舒服就行.通上下雀桥,则任督则连成一体.
                      闭者,闭目上视,此时意守上丹田.注意,不是说你什么时候都守上丹田,只是这一个时候守一下会对采药有莫大帮助.
                      总结一下----坐下,入静,药生,通上下雀桥,闭目上视,意守上丹田,深吸气,闭气,以意念引导药物向下向后,直指会阴,过会阴,走上督脉.
                      一次是不可能成功的,但要反复去做,呼一口气,再深吸气,再引...反复去做,自然能成.
                      在这里先强调一下,如果你调身炼己功夫不到,药物不纯,气不足,不能练这一步,否则,后果自负。


                      IP属地:山东16楼2013-05-31 17:31
                      回复
                        关于文火、武火;
                        在我们练功上来说呢,你心意轻微,绵绵相照,温和细密,与呼吸无关的心意为文火。你配合上呼吸,心意随呼吸一来一往的为武火。武火大小,随你呼吸的大小与心意的大小而定。


                        IP属地:山东17楼2013-05-31 17:37
                        回复
                          关于入静;
                          入静有三大层次
                          1,身静。
                          身体不动,谓之身静。静功之时,不要穿过紧的衣服,更不要存在紧张的情绪,身心放松,自然利于入静。做得恰到好处之时,炼功时间虽然长久,自己心中并不烦躁,身上也没有难以忍受的感觉。只要能够坐得住,做得轻松,甚至感觉舒适,不愿再动,这样就是身体已经得到安静,谓之身静。身静,为静功之初层。
                          ,2,心静。
                          念头不动,谓之心静。做到身静之后,心中的念头尚未完全清除。,这时,要用听息的方法,做到以心听气,心气合一。此时心无杂念,万缘放下,已往事情不回忆,眼前事情不记挂,未来事情不打算,大脑神经完全进入虚无状态,这样就是内心世界得到安静了。心中不起念,即是心静。心静,为静功之中层。
                          ,3,意静。
                          不知有我,谓之意静。心中无念之后,还有一个“我”存在,尚未彻底干净。更进一步,由心气合一,做到忘记自我,进入混混沌沌的境界。空而不空,有而不有,故曰混沌。一直做到忘我一层,才是真正的入静。做到意静,即为静功之高层。
                          气功讲静功,做到身体不动就是成功,很难深入内在的念头把握,仅能维持身静。而且强调意念,更加难以做到心静,这样的做法不过达到初层而已。一般所讲静功,最多讲到念头不动,即心静的境界,只能到达中层。真正静功之学,由身静之后,进一步培养心静,又以为心静并不彻底,还要深入修习意静,方为静功之真境界。道家所谓玄之又玄,除将静功分为初层、中层、高层三阶修习之外,往上并无止境。尚有最高一层,可以顿悟直超;即身得道但这属于“道功”一方面事,且非一般人所能悟及,略不述。


                          IP属地:山东18楼2013-05-31 17:38
                          回复
                            关于‘橐龠’;
                            对于修炼而言,人之肺与丹田之间,犹似存在一管,上系于肺,下通丹田,乃是虚空一管,无中生有,惟修真者知之,称为“橐龠”,为道家秘传之关窍。人在胞胎之时,此“橐龠”相通上下,连接脐带,从生母呼吸受炁,那时胎儿之炁通生母之炁,生母之炁通太空之炁,太空之炁通太和之炁,并未形成口鼻呼吸,周身炁脉息息相通,无有丝毫隔阂,谓之“胎息”。及至十月胎圆,裂胞而出,剪断脐带,其呼吸即上行于口鼻,变为常人之呼吸,即肺呼吸。橐龠管失去作用,也就逐渐迷塞了。老子在《道德经》上说:“天地之间岂有橐龠乎,虚而不屈”,即指此管。
                            初步做丹田呼吸,为什么会发生胸憋气闷的情况,就是由于把肺呼吸引入下丹田,上下不通,用意太过,行气失当,冲压之下,把橐龠管冲坏的缘故。当然有些人先天素质较好,橐龠管尚未完全迷塞,可能容易通过,就不会发生困难。
                            因此,行气之时,一定要注意顺其自然,不可以强迫压气,也不可以强制憋气,匆执着,勿勉强,只要不痛就往下一点,感觉发闷就往上一点,功夫到了,即可慢慢冲开。层次一变,自有征候,个人是有感觉的。故此丹田呼吸的初步口诀,就是要开橐龠。当然橐龠在上乘丹法中自有妙用,这里不过是起首功夫而已


                            IP属地:山东20楼2013-05-31 17:40
                            回复
                              关于‘火’
                              火,指心神。在修炼过程中,有时运用守窍的功夫,即把心神集中于身体上某个部位;或者运用心神,配合与领导真炁的运行,这些都叫做用火。如果用火,则身体上相应的部位,因为有炁的作用,就会产生热、凉、麻、串、颤、抖等各种感觉,这些都是火力集中的表现。好象放大镜在阳光下会聚焦而产生热能一样,本来并不奇怪,道家修炼用来做性命功夫,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炼气功的人士看来,如果炼习用火的功夫,出现以上各种不同的感觉,便以为这是功能出现,甚至认为这就是所谓开天目、结大丹、出阳神、身外身等等,自以为了不起的功夫来了,如获至宝,喜不自胜,守住不放,拼命用功,日子一长,必然发生神经失控、气块结聚、生理失常等各种超常“功能”,这就是不善用火的弊端。不善用火,则丹道难成。


                              IP属地:山东21楼2013-05-31 17: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