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汪曾祺:艺术和人品》
方荣翔称得起是裘派传人。荣翔八岁学艺,后专攻花脸,最后归 宗学裘。当面请益,台下看戏,听唱片、录音,潜心揣摩,数十年如 一日,未尝间断,呜呼,可谓勤矣。荣翔的生理条件和盛戎很接近, 音色尤其相似。盛戎鼻腔共鸣好,荣翔的鼻腔共鸣也好。因此荣翔学 裘有先天的优势。过去唱花脸,都以"实大声宏"取胜,一响遮百丑 ,唱花脸而有意识地讲究韵味,实自盛戎始。盛戎演戏,能体会人物 的身份、性格,所处的环境,人物关系,运用音色的变化,控制音量 的大小,表现人物比较内在的感情,不是在台上一味地嚷,不扎呼。 荣翔学裘,得其神似
荣翔个头不高,但是穿了厚底,系上胖袄,穿上蟒或扎上靠,显 得很威重,象盛戎一样,这是因为他们能掌握人物的气质,其高大在 神而不在形。 荣翔文戏武戏都擅长,唱铜锤,也能唱架子,戏路子很宽,这一 点也与乃师相似。
在戏曲界,荣翔是一位极其难得的恂恂君子,他幼年失学,但是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他在人前话不多,说话声音也较小。我从来没有听他在背后说挖苦同行的损话,也从来没有说过粗鄙的或者下流的笑 话。甚至他的坐态都显得很谦恭,收拢两腿,坐得很端正,没有翘着 二郎腿,高谈阔论,旁若无人的时候。他没有梨园行的不好的习气, 没有"角儿"气。他不争牌位,不争戏码前后,不计较待遇。戏曲界 对钱财上看得比较淡,如方荣翔者,我还没有见过第二人。四人帮时 期,曾批判"克己复礼"。其实克己复礼并没有什么不好。荣翔真是做到了这一点。荣翔艺品高,和他的人品高,是有关系的。
荣翔和老师的关系是使人感动的。盛戎生前,他随时照顾、执礼 甚恭,盛戎生病,随侍在侧。盛戎病危时,我到医院去看他,荣翔引我到盛戎病床前,这时盛戎已经昏迷,荣翔轻轻叫他:"先生,有人看您"。盛戎睁开眼,荣翔问他:"您还认得吗?"盛戎在枕上微微点头,说了一个字:"汪",随即流下一滴眼泪。我知道他为什么流泪。我们曾经有约,等他病好,再一次合作,重排《杜鹃山》,现在 ,他知道不可能了。我在盛戎病床前站了一会,告辞退出,荣翔陪我出来。我看看荣翔,真是"哀毁骨立",瘦了一圈,他大概已经几夜没有睡了。
盛戎去世后,荣翔每到北京,必要到裘家去。他对师娘、师弟、 师妹一直照顾得很周到,荣翔在香港演出时,还特地写信给孩子,让他在某一天送一笔钱到裘家去,那一天是盛戎的生日。 荣翔不幸早逝,使我们不但失去一位才华未尽的表演艺术家,也失去一位堪供后生学习的道德的模范,是可痛也。
方荣翔称得起是裘派传人。荣翔八岁学艺,后专攻花脸,最后归 宗学裘。当面请益,台下看戏,听唱片、录音,潜心揣摩,数十年如 一日,未尝间断,呜呼,可谓勤矣。荣翔的生理条件和盛戎很接近, 音色尤其相似。盛戎鼻腔共鸣好,荣翔的鼻腔共鸣也好。因此荣翔学 裘有先天的优势。过去唱花脸,都以"实大声宏"取胜,一响遮百丑 ,唱花脸而有意识地讲究韵味,实自盛戎始。盛戎演戏,能体会人物 的身份、性格,所处的环境,人物关系,运用音色的变化,控制音量 的大小,表现人物比较内在的感情,不是在台上一味地嚷,不扎呼。 荣翔学裘,得其神似
荣翔个头不高,但是穿了厚底,系上胖袄,穿上蟒或扎上靠,显 得很威重,象盛戎一样,这是因为他们能掌握人物的气质,其高大在 神而不在形。 荣翔文戏武戏都擅长,唱铜锤,也能唱架子,戏路子很宽,这一 点也与乃师相似。
在戏曲界,荣翔是一位极其难得的恂恂君子,他幼年失学,但是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他在人前话不多,说话声音也较小。我从来没有听他在背后说挖苦同行的损话,也从来没有说过粗鄙的或者下流的笑 话。甚至他的坐态都显得很谦恭,收拢两腿,坐得很端正,没有翘着 二郎腿,高谈阔论,旁若无人的时候。他没有梨园行的不好的习气, 没有"角儿"气。他不争牌位,不争戏码前后,不计较待遇。戏曲界 对钱财上看得比较淡,如方荣翔者,我还没有见过第二人。四人帮时 期,曾批判"克己复礼"。其实克己复礼并没有什么不好。荣翔真是做到了这一点。荣翔艺品高,和他的人品高,是有关系的。
荣翔和老师的关系是使人感动的。盛戎生前,他随时照顾、执礼 甚恭,盛戎生病,随侍在侧。盛戎病危时,我到医院去看他,荣翔引我到盛戎病床前,这时盛戎已经昏迷,荣翔轻轻叫他:"先生,有人看您"。盛戎睁开眼,荣翔问他:"您还认得吗?"盛戎在枕上微微点头,说了一个字:"汪",随即流下一滴眼泪。我知道他为什么流泪。我们曾经有约,等他病好,再一次合作,重排《杜鹃山》,现在 ,他知道不可能了。我在盛戎病床前站了一会,告辞退出,荣翔陪我出来。我看看荣翔,真是"哀毁骨立",瘦了一圈,他大概已经几夜没有睡了。
盛戎去世后,荣翔每到北京,必要到裘家去。他对师娘、师弟、 师妹一直照顾得很周到,荣翔在香港演出时,还特地写信给孩子,让他在某一天送一笔钱到裘家去,那一天是盛戎的生日。 荣翔不幸早逝,使我们不但失去一位才华未尽的表演艺术家,也失去一位堪供后生学习的道德的模范,是可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