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句警言流传至今,但是骗子层出不穷的骗术还是让人防不胜防。年关将至,很多骗子又开始走上街头行骗,最近,本报热线不断接到有关被骗的线索。据受害人所讲,这些骗术既有未见过的新骗术,也有“活用”的老骗术。
为了保护人们的财产安全,本报与警方联合推出反诈骗攻略,通过新闻报道揭发林林总总的骗术,让人们能够进一步看清这些骗人招数。在揭露骗术的同时,警方就具体案例进行“拆招分析”,根据骗局特点提醒其所针对的主要施骗人群,告诉人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应如何应对,如何保护自己、惩罚骗子。
骗术一 “幸运邮件”反复要钱
案例:去年11月20日,郑州市民陈先生收到一封抽奖信,该信来自香港德辉珠宝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并附有一张明信片。刮奖后,竟然显示他中了一等奖,奖金是。27.5万元的国际银行支票一张,中奖者仅有10名。第二天,激动不已的陈先生按照兑奖专线号码打过去电话,一自称姓杨的女子接听的电话,说要先交2750元的代办费才能把钱给他们转过去,并给了陈先生一个账号。陈认为,这点代办费与大奖相比微不足道,遂按对方要求将代办费汇了过去。
而后,对方又表示他还需交10%的保险费,还有3%的转账费共计3.575万元。陈先生按要求汇钱。但过后,对方又打来电话说公款转为私款还要向银行交20%的手续费,共计5.5万元钱,陈表示没有那么多钱。对方表示可以垫付2万元,要陈再汇 3.5万元就行了。随后,对方又表示需交城市建设费10%,即2.75万元。已汇了几万元还没得到奖金,陈这才感觉被骗了,急忙报警。
警方解析:接到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最好先考虑一下,对方若以种种理由要求汇钱,那一定是个陷阱引你慢慢上钩。如若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立即与当地工商部门联系核实,或到实地考察,查证其真实身份,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