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地在建设经营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情况,但是就目前来说,营地产品的定价是大家都很关心,包括房车、自驾车的车友都很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敏感的问题,2013年应该是自驾游和露营旅游蓬勃发展的一年,所以就决定从这个问题开始,逐步的将我思考和总结的一些东西发出来,后面还有一些关于露营地产品设计和营销、露营地管理机制、宾客关系等方面的东西,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
就露营地的经营来说,在露营地的建设初期就已经确定了一个露营地的产品特性,一个露营地所在区域的特点决定了这个露营地产品的种类和特性。一般来说一个确定特性的露营地产品定价在标准上应当参考一般企业产品的定价,即考虑土地租金和税金、投资额、预订投资回收周期、产品成本、产品税费、其他额外费用和利润,当然其他配套设施建设投资额也是要计算入内的。并且要着重考虑产品的市场接受价位。
以国内目前的露营地政策来说,一般来说露营地的土地租金和税金可以通过政策性免收或者退返。投资额和预定投资回收周期,是类似于固定资产折旧进行计算的,如果确定产品没有其他的回收利用价值,应当按照一般折旧率进行折旧计算。露营地的产品成本,根据产品的种类的不同计算不同的成本,以住宿类产品为例,一般包括布草折旧成本、洗涤成本、保洁成本、木屋的折旧成本、水电成本、销售成本和人力成本等,其中的销售成本和人力成本一般单独估算,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销售和人力资源规划时计算。露营地产品中的税费,一般主要是第三产业的税费一般是广告业、会务费、餐饮住宿类发票比较多,按照通行比例,一般加起来在9%以上,如果宾客产生刷卡消费等,会额外增加企业的销售成本,这也是应该计算在内的。
在这个成本价格的计算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年预估销售量,是一个类似于酒店行业入住率的概念,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达不到或者超标的情况,但是在计算成本价格的时候,我们一般是保守估算。
露营地其他配套设施的建设也是影响产品定价的一个重要因素,露营地的配套设施建设越多,其均摊在营地产品单价上的成本也就越高,也就会造成露营地产品价格的提高。
一般来说,产品价格=(产品建设成本/回收周期(以天计算)+产品成本+配套设施均摊成本+利润)(1+14%)
以住宿类产品的定价为例,一个单位的自驾游家庭住木屋,建设购买成本为8万元,预计回收周期为5年,单个木屋的住宿成本(包括洗涤费用、保洁成本、维修维护、水电费用等)为每天60元,税费为9%,刷卡费率额外加收5%,露营地整体租金忽略。该类产品价格为:(80000/5*180+60+0)*(1+14%)=149元,(如果考虑入住率的问题应当将年天数按照90天这个最低程度计算,那么这个产品的零利润价格就是238元。)这个价格就是该类产品的零利润价格,同时考虑产品的市场定位,市场对该类产品的接受程度,都应该是应该考虑的影响价格的因素(当然这是在不考虑配套设施均摊成本的基础上的定价)。谨以此为例,进行价格计算的说明,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以上的产品价格考虑是在没有考虑企业的营销成本的前提下进行,如果考虑企业的营销成本,就是一个年预估销售量的问题,即一个露营地的服务产品的重复销售量的问题,比如同一个房车停靠位在年内的占用率的问题,这个在目前是一个非常不好估算的值。
另外我们,在产品定价上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考量市场上替代产品的价格问题,比如露营地的住宿类产品,应当参考当地三星级酒店和四星级酒店的中间价;娱乐类产品,应当参考当地游乐场的价格;特色产品,参考当地娱乐行业尤其是KTV的价格。
总而言之,在露营地产品定价上不是一个简单的计算成本和附加利润的过程,更多的应该考虑市场接受程度,对推广营销的考量。露营地产品的定价应该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产品价格一旦制定,必须保证产品价格的稳定性,并保证执行力度。这又是露营地产品在推广和营销上的考量了。在以后的文章中将再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