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山国尼泊尔,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却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首都加德满都所在的山谷就集中了7座世界文化遗产,这里“寺庙比住宅多,神像比居民多”,堪称“摄影师的天堂”,行走在这个多彩的国度,随时随地都会有动人心魄的景致闯进我的镜头。“莲花”绽放要是赶上佛诞节或藏历新年,许多朝圣者会前来参观寺庙,和僧侣们一同庆祝节日。著名的博大哈佛塔自然也不例外。为了表示对佛陀的恭敬,人们还会将彩色涂料泼洒在博大哈佛塔上,描绘出灿烂的莲花图案。我还看见博大哈佛塔环墙的外壁上有众多凹进去的壁龛,里面供奉着108尊佛像。绕完佛塔后,我坐在佛塔旁边的一家露天餐厅,一边悠闲地喝着下午茶,一边感受着佛教氛围与世俗生活的巧妙融合。正是由于佛塔的护佑,这里的居民生活得安详而自在。就在博大哈佛塔的旁边,分布着许多专卖各种藏传佛教用品、手工艺品的店铺,里面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唐卡、藏毯、面具、藏刀、首饰等纪念品,常常为前来朝圣的信众们带来意外的收获。

ISO:100 快门速度:1/200秒 光圈:f/11 5D Mark Ⅲ相机在此幅画面中将它的技术优点展现无遗:高画质带来高精度的影像,细腻勾勒出佛塔上油漆形成纹路的细节;曝光的高宽容度,可以精细地表现从佛塔暗部到天空高光部的细节;精准的白平衡,可以真实自然的呈现各种色彩;高速快门加每秒6张的连拍速度,轻松凝固飘飞的油漆,这些先进的功能,可以让专业摄影师心无旁骛地创作完美的影像。指尖上的华丽彩线对我来说,尼泊尔不仅有壮美绵延的喜马拉雅山脉和丰富的异域文化,也是著名的“血拼天堂”。那些遍布三个杜巴广场、泰米尔及周边各种各样的手工制品店,绝对可以让任何购物狂眼花缭乱、兴奋不已,甚至花光兜里所有的银子。这里出自尼泊尔手工艺人匠心独运的手工刺绣品四处可见,彩色的绸缎和金色的钩线交织,将小小的店铺变成了五彩笼罩中的梦境。尽管缝纫机有些破旧,这个我们生活中已很少用到的古老物件,却是支撑当地人生意的宝贝,正是他们灵巧的双手,将彩色的绸缎和金色的钩线交织成华美的图案。

ISO:50 快门速度:1/125秒 光圈:f/4 如何精细准确地展现丝织品的色彩和纹理?佳能5D Mark Ⅲ相机给出了完善的解决方案:低感光度、高像素带来了高解像度,低噪度带来了干净的色彩,这一切结合在一起,赏心悦目的丝织品影像就产生了。夕阳下的国王雕像尽管只有天黑后,广场上伴随念诵的钟铃声更加悦人耳目,众多殿塔周围燃起的油灯也更加温暖人心,但是我还是不后悔我赶在天黑前来到了巴克坦普尔皇宫广场。落日的余晖勾画出普拉塔布?马拉国王雕像柱的沧桑轮廓。这样的国王柱在尼泊尔的三个皇宫广场都可见到。高高在上坐在柱顶的国王双手合十,一如既往地巡视着他的王国,四周簇拥着他的两个妻子和五个儿子。不过,昔日荣耀无限的国王终于走到了尽头,2008年尼泊尔国会宣布废除君主制。皇宫广场集中了巴克坦普尔的主要古迹,被誉为“中世纪尼泊尔艺术的精华和宝库”,包括数不清的各具艺术特色的宫殿、庭院、寺庙、雕像等,几乎所有的文物都没有被特别圈护起来,常有游人骑上石雕或攀上古塔。

ISO:200 快门速度:1/250秒 光圈:f/16神庙前的苦行僧都说帕苏帕提庙是苦行僧的乐园,我到这里后才发现此言不假。这些苦行僧们穿着奇特的服装,用自己立下的誓言去修行。他们身上、脸上涂抹着各种颜料,慵懒地晒着太阳,以乞讨为生,寻求修得来生的解脱。始建于公元5世纪的帕苏帕提神庙,是供奉着印度教毁灭神湿婆(Shiva)的神圣庙宇,又是尼泊尔印度教徒举行露天火葬的场所,也是观光客最爱猎奇的地方。神庙位于巴格马蒂河边,神庙的苦行僧和独特的火葬仪式,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认人现场感受着独特的生命轮回。我甚至在帕苏帕提庙旁的巴格马蒂河边,就看到一名苦行僧一边洗澡,一边唱歌。印度教徒们认为,巴格马蒂河水是神圣、能洗涤罪恶和痛苦的圣河,可以洗刷自己身上的污浊或罪孽。

ISO:100 快门速度:1/250秒 光圈:f/8 正午光线很强,拍摄人物容易出现肤色偏差,但这对佳能5D Mark Ⅲ相机来说易如反掌,在菜单中调出“人像”模式,白平衡设定成“阳光”,测光设定在“矩阵均衡测光”,好了,手握相机,专心拍照即可。

ISO:100 快门速度:1/200秒 光圈:f/11 5D Mark Ⅲ相机在此幅画面中将它的技术优点展现无遗:高画质带来高精度的影像,细腻勾勒出佛塔上油漆形成纹路的细节;曝光的高宽容度,可以精细地表现从佛塔暗部到天空高光部的细节;精准的白平衡,可以真实自然的呈现各种色彩;高速快门加每秒6张的连拍速度,轻松凝固飘飞的油漆,这些先进的功能,可以让专业摄影师心无旁骛地创作完美的影像。指尖上的华丽彩线对我来说,尼泊尔不仅有壮美绵延的喜马拉雅山脉和丰富的异域文化,也是著名的“血拼天堂”。那些遍布三个杜巴广场、泰米尔及周边各种各样的手工制品店,绝对可以让任何购物狂眼花缭乱、兴奋不已,甚至花光兜里所有的银子。这里出自尼泊尔手工艺人匠心独运的手工刺绣品四处可见,彩色的绸缎和金色的钩线交织,将小小的店铺变成了五彩笼罩中的梦境。尽管缝纫机有些破旧,这个我们生活中已很少用到的古老物件,却是支撑当地人生意的宝贝,正是他们灵巧的双手,将彩色的绸缎和金色的钩线交织成华美的图案。

ISO:50 快门速度:1/125秒 光圈:f/4 如何精细准确地展现丝织品的色彩和纹理?佳能5D Mark Ⅲ相机给出了完善的解决方案:低感光度、高像素带来了高解像度,低噪度带来了干净的色彩,这一切结合在一起,赏心悦目的丝织品影像就产生了。夕阳下的国王雕像尽管只有天黑后,广场上伴随念诵的钟铃声更加悦人耳目,众多殿塔周围燃起的油灯也更加温暖人心,但是我还是不后悔我赶在天黑前来到了巴克坦普尔皇宫广场。落日的余晖勾画出普拉塔布?马拉国王雕像柱的沧桑轮廓。这样的国王柱在尼泊尔的三个皇宫广场都可见到。高高在上坐在柱顶的国王双手合十,一如既往地巡视着他的王国,四周簇拥着他的两个妻子和五个儿子。不过,昔日荣耀无限的国王终于走到了尽头,2008年尼泊尔国会宣布废除君主制。皇宫广场集中了巴克坦普尔的主要古迹,被誉为“中世纪尼泊尔艺术的精华和宝库”,包括数不清的各具艺术特色的宫殿、庭院、寺庙、雕像等,几乎所有的文物都没有被特别圈护起来,常有游人骑上石雕或攀上古塔。

ISO:200 快门速度:1/250秒 光圈:f/16神庙前的苦行僧都说帕苏帕提庙是苦行僧的乐园,我到这里后才发现此言不假。这些苦行僧们穿着奇特的服装,用自己立下的誓言去修行。他们身上、脸上涂抹着各种颜料,慵懒地晒着太阳,以乞讨为生,寻求修得来生的解脱。始建于公元5世纪的帕苏帕提神庙,是供奉着印度教毁灭神湿婆(Shiva)的神圣庙宇,又是尼泊尔印度教徒举行露天火葬的场所,也是观光客最爱猎奇的地方。神庙位于巴格马蒂河边,神庙的苦行僧和独特的火葬仪式,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认人现场感受着独特的生命轮回。我甚至在帕苏帕提庙旁的巴格马蒂河边,就看到一名苦行僧一边洗澡,一边唱歌。印度教徒们认为,巴格马蒂河水是神圣、能洗涤罪恶和痛苦的圣河,可以洗刷自己身上的污浊或罪孽。

ISO:100 快门速度:1/250秒 光圈:f/8 正午光线很强,拍摄人物容易出现肤色偏差,但这对佳能5D Mark Ⅲ相机来说易如反掌,在菜单中调出“人像”模式,白平衡设定成“阳光”,测光设定在“矩阵均衡测光”,好了,手握相机,专心拍照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