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学校实施的这几个主要建设工程?
曹奎:
一是“人才分类培养新体系建设工程”:围绕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目标,我校各项工作转字当头,正在努力实现两个转变,即从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变,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的转变,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则是这两个转变的内在要求。因此,人才分类培养新体系建设不但是我校内涵建设转型提升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必然要求。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并着力实施了以“博雅名师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术后备型人才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分类培养新体系建设工程”,力求局部带动全局,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突破。它是我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全局性工作,是我校转型发展的旗帜性工作,是我校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实现我校质量提升的迫切需要,事关我校人才培养的未来特色、亮点和竞争力培育。
二是“高层次项目突破与带动战略”:强化高层次科研项目的引领作用,力求一举多效,实现科研平台与团队建设新突破。高校本质特征之一在于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术性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属性,建设应用型大学不是说要忽视科研,而是要更加强调应用性科学研究,重在解决现实的问题。这项工程实施两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我校在2011年国家级基金项目取得突破的基础上,2012年我校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其中1项为国家重点项目,在全省高校中居第五位;获得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在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三是“三级科研平台建设工程”和“社会服务提升工程”:我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思想,瞄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面向经济社会建设一线组建科研团队,搭建科研平台,在主动服务、合作共赢中拓展办学空间,实现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