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秦始皇嬴政的国号原为“琹”字。有一天,他无意中想到,“琹”字是一把木椅上坐着两个王。俗话常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两个王坐在一把椅子上,岂不是要平分天下?这可是主凶的兆头。于是他想用一个吉利的字来代替“琹”字。他颇费思索,想了很久,仍无眉目,于是召来史官计议。秦始皇问道:“从三皇五帝直到如今,谁人的功勋最高,业绩最大?史书上有无记载?”史官拱手相对:“三皇五帝,唐尧虞舜,延及夏、商、周,是非功过,均见于《春秋》。”秦始皇一听得意地笑道:“寡人乃千古一帝,首称始皇,自然要占一半《春秋》,定国号吧!”于是提笔在竹简上写了一个“秦”字,以取代“琹”字。史官看到始皇自造的这个“秦”字,的确是取“春秋”二字各一半,虽觉新颖,却有些忧虑,便说:“万岁英明,不过,春若无日,则天地昏暗;秋若无水,则大气阴沉。昏暗阴沉并非吉祥之兆。”秦始皇一听,勃然大怒,命人将史官推出去斩首。史官由于谏言反遭杀身之祸,文武百官由此胆战心惊,唯恐自己步其后尘,一个个跪拜阶前,口呼万岁,朝贺新的国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