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望水兴叹多方融资解难
5月27日,临猗县三管镇引黄提水泵站和末级渠系经过近一年的紧张施工,达到竣工上水要求。这个泵站及渠系的修建,受到全镇果农的密切关注,因为这个工程是他们在政府补贴的前提下,以股份制形式筹集资金5000万元建成,运行后不仅农民受益,投资者还可分红。
三管镇地处孤峰山阳坡,是临猗县优质苹果主要产区之一,目前全镇苹果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由于该镇地处临猗二坡台地上,境内无地表径流,农田灌溉主要依靠打深井。近年来,农民发现仅靠地下水已经不能满足苹果种植的需求:遇到干旱,井水流量减小,很多果园难以有效灌溉;随着地下水位下降,全镇最深的井已经打到530米深,打井成本和水价走高,导致农民灌溉成本居高不下,浇一亩地要花费60元以上。部分果农还认为,果树经黄河水浇灌后,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果品品质,引黄河水上旱塬成为三管农民的强烈愿望。
2012年夏季,夹马口引黄北扩工程竣工,将引黄渠道终端延伸到三管镇,但全镇多数耕地仍高出渠面5米至60米,难以受益自流灌溉,农民只能望河兴叹。对此,果农设想把黄河水再抬高一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们于2012年下半年成立了三管镇农民用水协会,由协会牵头自主投资建设三管提水泵站,并承担集资、规划、施工、收费、管理等工作。按照规划,要让全镇果树全部浇上黄河水,所需资金约5000万元,即使争取到政府的末级渠系补贴,缺口仍达3800多万元。协会决定采用两种办法筹集资金:一是吸引社会投资,投资者可以股份制形式参与投资,在工程建成后从盈利中分红;二是由受益农户按各户耕地实际亩数分摊,每亩300元,建成后农户以低价用水。这样,协会成功筹集社会投资2180万元、农民集资1300多万元,加上政府补贴,满足了工程建设需求。
工程于去年开工建设,先后在夹马口北扩灌区14支渠末端新建1座流量每秒1.5立方米、扬程70米的泵站,筑起引水涵洞500米、60米高的提水管坡2680米、干渠16公里,并完成了引水支、斗、毛渠系列工程,把全镇5万余亩机井扩浇果园全部变为井河水保浇果园。据镇农民用水协会会长许建立介绍,泵站将于近期运行上水,全镇果树浇灌周期将由3个月缩短为20天,农户浇地成本将降到每亩20元。(记者 武俊鹏 通讯员 梁永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