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庇护第十一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积极推动中国天主教神职人员本土化,因此被欧美天主教徒称为“中国人教宗”。
1922年,庇护第十一继位后不久便任命刚恒毅为首任宗座代表。同年8月刚恒毅从梵蒂冈领受了来华的使命,其中有:“圣座对于中国没有帝国主义式的野心。中国应该是属于中国人的”,“传道事业是为教会服务的。主教的人选,通常是选自各地的本国人中间。外国传道士,为给教外人宣传福音是不可少的。但是一旦在传道区内,若有些地方可以选择本籍神长以建立教会,外籍传道士既能收获自己的工作成果,便要退到别的地方,再去预备建立新的本籍教会”。刚恒毅于1922圌年11月抵达香港,此后的十年(至1932年)中不仅忠实执行庇护第十一的指令,积极推行天主教在中国的本地化运动,而且热爱中国文化和人民,对西方列强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传道事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如他谈到:“中国传播福音的工作过于应用人为的方法——如外力的庇护,种族优越感,不公道的财物,已到了历史末期了。或许会给某些传道行动个案带来优势,但是给整体带来莫大的损害”,刚氏认为外国列强向中国索要赔款,尤其是政治性赔款是不符合天主教精神的。由于他向教廷反映了这一情况,教廷作出了回应,指出凡传道士被杀害不得要求赔偿,受害的教区补偿也要分清情况,应有一定的限度和爱德。
在推行中国天主教本地化方面,刚恒毅很快就迈出了第一步。1923年12月,在刚恒毅的举荐下,教宗任命中国籍神父成和德为蒲圻监牧,是为自明代罗文藻以后的第一位中国籍主教。1924年5月至6月,刚恒毅在教廷支持下于上海举行了第一届中国教务会议。参加者共80多人,其中中国神职人员约20人,占四分之一弱,除了两位任监牧外,其余均属参仪司铎。“大会决定中国神职人员只要资格相符即可任教会内的任何职务,并严禁传道士涉足俗务及政治。”
1926年2月,庇护第十一颁布《扩充传道事通牒》,内称“以后不得藉口任何事情去阻碍中国籍司铎做本铎区,或者是本牧区的首领。要依着天主的圣意,从速创立本籍主教的本牧区”,又说:“本籍神品阶级当如初世纪时与客籍司铎待遇平等”。6月15日,教宗又颁布Ipsis pontificatus primordiis通牒,称公教是“大公大共之教”,“不有种族之区别”,“圣教会特别注意使全体教士,尤其遣往传道各方之士,不稍图谋本国之利益,抛弃私利私业,专务基利斯督之事”。这两个通牒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同年10月28日,教宗庇护第十一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教堂为刚恒毅带队来此的六名中国主教举行隆重的祝圣仪式。这是中国天主教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当时从比利时赶来参加大典的雷鸣远神父为此喜极而泣。1928年8月1日,庇护第十一通电承认中国国民政圌府,又称“八一通电”。该通电中,教宗赞扬中国:“这是一个在世界上人口最多又具有悠久文化、世世代代都有伟大和光辉业绩的国家,如果他们能沿着公正和有秩序的轨道百折不回地前进,是不会缺乏一个伟大的前程的”。又说:“天主教宣告、教训和劝导信徒们要尊敬和服从中国合法组成的政圌府,要求天主教的传道士和信徒们在法律保护下享受自圌由和安全。”并要求信徒“通过祈祷、良善的语言和工作,对和平、社会幸福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一通电表明了梵蒂冈对中国的友好之情。
1922年,庇护第十一继位后不久便任命刚恒毅为首任宗座代表。同年8月刚恒毅从梵蒂冈领受了来华的使命,其中有:“圣座对于中国没有帝国主义式的野心。中国应该是属于中国人的”,“传道事业是为教会服务的。主教的人选,通常是选自各地的本国人中间。外国传道士,为给教外人宣传福音是不可少的。但是一旦在传道区内,若有些地方可以选择本籍神长以建立教会,外籍传道士既能收获自己的工作成果,便要退到别的地方,再去预备建立新的本籍教会”。刚恒毅于1922圌年11月抵达香港,此后的十年(至1932年)中不仅忠实执行庇护第十一的指令,积极推行天主教在中国的本地化运动,而且热爱中国文化和人民,对西方列强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传道事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如他谈到:“中国传播福音的工作过于应用人为的方法——如外力的庇护,种族优越感,不公道的财物,已到了历史末期了。或许会给某些传道行动个案带来优势,但是给整体带来莫大的损害”,刚氏认为外国列强向中国索要赔款,尤其是政治性赔款是不符合天主教精神的。由于他向教廷反映了这一情况,教廷作出了回应,指出凡传道士被杀害不得要求赔偿,受害的教区补偿也要分清情况,应有一定的限度和爱德。
在推行中国天主教本地化方面,刚恒毅很快就迈出了第一步。1923年12月,在刚恒毅的举荐下,教宗任命中国籍神父成和德为蒲圻监牧,是为自明代罗文藻以后的第一位中国籍主教。1924年5月至6月,刚恒毅在教廷支持下于上海举行了第一届中国教务会议。参加者共80多人,其中中国神职人员约20人,占四分之一弱,除了两位任监牧外,其余均属参仪司铎。“大会决定中国神职人员只要资格相符即可任教会内的任何职务,并严禁传道士涉足俗务及政治。”
1926年2月,庇护第十一颁布《扩充传道事通牒》,内称“以后不得藉口任何事情去阻碍中国籍司铎做本铎区,或者是本牧区的首领。要依着天主的圣意,从速创立本籍主教的本牧区”,又说:“本籍神品阶级当如初世纪时与客籍司铎待遇平等”。6月15日,教宗又颁布Ipsis pontificatus primordiis通牒,称公教是“大公大共之教”,“不有种族之区别”,“圣教会特别注意使全体教士,尤其遣往传道各方之士,不稍图谋本国之利益,抛弃私利私业,专务基利斯督之事”。这两个通牒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同年10月28日,教宗庇护第十一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教堂为刚恒毅带队来此的六名中国主教举行隆重的祝圣仪式。这是中国天主教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当时从比利时赶来参加大典的雷鸣远神父为此喜极而泣。1928年8月1日,庇护第十一通电承认中国国民政圌府,又称“八一通电”。该通电中,教宗赞扬中国:“这是一个在世界上人口最多又具有悠久文化、世世代代都有伟大和光辉业绩的国家,如果他们能沿着公正和有秩序的轨道百折不回地前进,是不会缺乏一个伟大的前程的”。又说:“天主教宣告、教训和劝导信徒们要尊敬和服从中国合法组成的政圌府,要求天主教的传道士和信徒们在法律保护下享受自圌由和安全。”并要求信徒“通过祈祷、良善的语言和工作,对和平、社会幸福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一通电表明了梵蒂冈对中国的友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