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原著吧 关注:5贴子:343
  • 4回复贴,共1

“任我行被困”之我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


1楼2007-08-01 10:18回复
    http://post.baidu.com/f?kz=146240885


    2楼2007-08-01 10:18
    回复
      一夜害冷烤火,却被宋江踩翻,炭火‘都掀在那汉脸上’,真正倒霉到家了。却由此引出与宋江的相遇相识,10几天后,作别宋/柴回家,途中才有了‘打虎’一段故事,众人惊呼:“真神人也”。。。。。 

       这就是‘反跌’手法的经典范例。 

       金庸写任我行与此相类。如果任的权位始终未遭篡夺,他在书中的活动空间反而更见逼仄。他恐怕也会在黑木崖上深居简出,装神弄鬼。既不会与令狐冲相识,也难意气风发,吞吐风云。其霸气豪情,笼盖一世,反而更不容易刻画。 

       借用《易经》卦象和‘降龙18掌’的名目,我们可以说:当任我行梅庄湖底幽居时,如‘潜龙在渊’;当他重返黑木崖,那是‘飞龙在天’;到了他在恒山接受万众讴歌欢呼: 

       任我行踌躇满志,站起身来。 
        教众见他站起,一齐拜伏在地。霎时之间,朝阳峰上一片寂静,更无半点声息。 
        阳光照射在任我行脸上、身上,这日月神教教主威风凛凛,宛若天神。 
        任我行哈哈大笑,说道:“但愿千秋万载,永如今……”说到那“今”字,突然声音哑 了。。。。。他右手按胸,要将一股涌上喉头的热血压将下去,只觉头脑晕眩,阳光耀眼。 

       ————《笑傲。39拒盟》 

       此时,已是‘亢龙有悔’了。 

       

      在政治尤其是中国这种不上轨道的政治生活中,人们的作为更像是一场连续不断的赌博,靠手段,其实也靠运气。看自己的能耐,也得看对手的反应。输赢成败,有时只在对方的一念之间,成王败寇,相差不过一线。完全操之在我的万全之策,是不存在的。在公元前206年的鸿门以及1945年的重庆,意外随时可能发生。未必需要最高层下令,一场事故,就可能断送2个人的性命。真要这样的话,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又将怎样改写?今日我们又会如何评价刘项/毛蒋呢? 

      任我行运气不佳,他的对手是东方不败,不是西楚霸王,也不是蒋委员长。 

      东方不败动手了! 

      不过,我认为东方不败的行动迅雷不及掩耳,不是因为他的勇气,而是因为恐惧。 

      任我行失手被囚,固然不足以因此将其从一流政治家中除名,但毕竟不会成为其政治生涯中的亮点。 

      他的失误,缘自两个‘低估’。 

      第一,他低估了东方不败在‘克制自己之忍’上的修为。以为他既得《葵花》会马上自宫练剑,自己可以从容布置,将其翦除。但东方不败忍住了,他是在篡位功成后,才练《葵花》的。 

      第二,任我行低估了自己在东方不败心目中的分量以及他对自己的畏惮恐惧。 

      野心如野火,既已点燃,万难扑灭。东方不败从起了篡逆之心的那一天开始,就沉沦在恐惧与苦难中了。在他心中,任我行实在睿智如神明,自己的猫腻连7岁的盈盈且有所觉察,又怎会瞒过他呢?但当时的任教主又确实‘日常浑浑噩噩,神不守舍,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861页),似乎对自己完全信任,毫无戒心。东方不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患得患失,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像麦克白一样,他遭遇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凌迟: 

       

      “要是这一刀砍下去,就可以完成一切、终结一切、解决一切。。。。那么来生我也就顾不到了。可是在这种事情上,我们往往逃不过现世的裁判;我们树立下血的榜样,教会别人杀人, 结果反而自己被人所杀。。。。他到这儿来本有两重的信任:第一,我是他的亲戚,又是他的臣子,按照 名分绝对不能干这样的事;第二,我是他的主人,应当保障他身体的安全,怎么可以自 己持刀行刺?而且,这个邓肯秉性仁慈,处理国政,从来没有过失。。。可是我的跃跃欲试的野心,却不顾一切地驱着我去冒颠踬的危险。 ”。(第一幕第七场) 

       

      甚至仅仅为了解脱精神上的重压,东方不败在毫无把握的情况下,发出了致命的一击。。。。 

      成功来得未免太过容易! 

      东方不败甚至难以置信,在成功的狂喜背后,闪过一丝懊悔。他终于相信:坦荡荡的君子乃是任教主,而长戚戚的小人正是自己。 

      也许只需再等几天,几个月,任我行就会把教主的大位像他暗示过的那样,传给自己。。。


      4楼2007-08-01 10:19
      回复
        甚至仅仅为了解脱精神上的重压,东方不败在毫无把握的情况下,成败已在所不计,发出了致命的一击。。。。 

        心中唯一的念头:一定要把此事做完,越做得早,解脱也早.成功机会微乎其微,一旦失手,要杀要剐,,无所谓了.至少解脱了精神上的缓慢而锐利的磨折,一种心灵的苦刑和缓刑。 

        他在最不可能出手时出手了! 

        成功来得未免太过容易! 
         
        东方不败甚至难以置信,在成功的狂喜背后,闪过一丝懊悔。他终于相信:"坦荡荡”的君子"乃是任教主,而“长戚戚”的小人正是自己。 
         
        也许只需再等几天,几个月。。。任我行就会把教主的大位像他暗示过的那样,传给自己。两代领导核心和平交接,融融泄泄,皆大欢喜....... 

        政变中东方不败的臂助,一定是童百熊.此后,他的一句话颇堪玩味:“只怕是(东方)教主对不起人家(任我行),未必是人家对不起教主!”。 
         他和东方不败都误以为:,任我行对他们未做任何的防范疑忌,真正做到了“推诚心置人腹中”,才使他们轻易取得权位。 

        当年童百熊与东方不败相交莫逆,无话不谈。我相信这句话也代表了东方不败的观点,甚至是二人政变后经过多次深入讨论而取得的共识。 
         
        东方不败心中对任我行在一直有强烈的知遇感和负疚感: 

        东方不败道:“任教主,这部《葵花宝典》是你传给我的。我一直念着你的好处。” 

         东方不败叹了口气,道:“任教主,你侍我的种种好处,我永远记得。 我在日月神教,本来只是风雷堂长老座下一名副香主,你破格提拔,连年升我的职,甚至连本教至宝《葵花宝典》也传了给我,指定我将来接替你为本教教主。此恩此德,东方不败永不敢忘。” ———《笑傲。31绣花》) 
         
        东方不败对任我行没有赶尽杀绝,而是把他囚禁起来,又12年如一日的纵容宽待任盈盈(留下后患,无异自掘坟墓),都是感激于老上司的那份知遇之恩,而自己清夜扪心,不能无愧。 

        东方不败在激烈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厮杀经年,他对人的感情居然还有留存,其人性也不曾完全泯灭。作为一个“人”来看,是他可爱的地方,但作为‘政治家’,这不免成为他的软肋,深可哀也。 

        杨莲亭说他“婆婆妈妈”,倒并非全然因为‘自宫’,而是他天性如此——当东方不败决定将任我行囚禁而不除根时,他还没有练《葵花》。 
         
        萨达姆先生年轻时也算革命志士,被合法政府捕获,一名律师极其成功的辩护,令他获得无罪释放,走出黑牢,等到萨达姆掌握大权后,他的报恩之道是:将这位名律师送上绞刑架。 

        萨达姆最终身败名裂是山姆大叔多管闲事造成的,否则,仅凭这份冷血无情/泯灭人性,在伊拉克就无人可以挑战他,真正做到了黑白子藉以劝诱任我行的那份荣光:“外边天地多么广阔,你老爷子出得黑牢,(伊拉克)普天下的男女老幼,你要杀哪一个便杀哪一个,无人敢与老爷子违抗,岂不痛快之极?” 

        萨达姆先生在伊威福自用,酷刑上的发明创造,万人坑,生化武器对付本国人,种族灭绝。。。。。。 

        伊拉克人民对他则是:奉之为‘慈父’,仰之如‘日月’,颂歌盈耳,(嘴边的)誓死捍卫。。。。。。 

        那时的伊国,何尝不是“日月神教”的阿拉伯版本? 

        东方不败就未免相形见绌,小巫自居了。从他加入‘日月教’的那一天,居然不曾把良心/感情/人性彻底抛弃,他最后的‘不败而败’也就早已预定,无从更改了。 

        任我行与东方不败间,是一场绵延一生的赌局。当政变成功,似乎赌局已结束。但任我行早先布下的一枚棋子(贻东方以《葵花》),终于会发生作用,给自己创造了咸鱼翻生/赢回老本的无限机会。 

        “任我行说道:“这本册子,便是《葵花宝典》了,上面注明,‘欲练神功,引刀自宫’,老夫可不会没了脑子,去干这等傻事,哈哈,哈哈……”。。。。。。他在东方不败尸身上又踢了一脚,笑道:“饶你奸诈似鬼,也猜不透老夫传你《葵花宝典》的用意。你野心勃勃,意存跋扈,难道老夫瞧不出来吗?哈哈,哈哈!”


        5楼2007-08-01 10:20
        回复
          笑傲江湖-人物-任我


          7楼2007-08-01 10: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