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市区幸福中路马陵公园东门斜对面的极乐庵,又名敕赐极乐律院,目前,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市城区规模最大的一组古建筑群。然而,关于极乐庵的来历和其过去的辉煌历史以及它如何衰败却少有人知。近日,记者特意走访了宿迁老一辈历史文化工作者和有关人士,将搜集、采访的资料整理出来以飨读者。极乐庵建于1800多年前?11月15日,现敕赐极乐律院常住德如先生告诉记者,据传说,东汉灵帝(公元168-189)时期,洛阳白马寺的当家和尚,为避董卓之乱,云游至宿迁,在今之宿迁古城墙北的教军场东北建了3间草庙,名曰马神庙。庙以“马神”命名,是因为东汉明帝永平10年(公元67年),遣使蔡音等赴西域求佛法,在月氏遇到来自天竺的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便迎入中国。当时用白马驮载经像而归洛阳,次年建寺,以“白马”命名。白马寺僧因避乱宿迁建庙,即以“马神”命庙名。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僧人智恒来宿迁后扩建了马神庙,并取西方佛地为极乐世界之意,把扩建后的马神庙更名为极乐庵。上有五台山,下有极乐庵11月15日下午,宿迁老一辈历史文化工作者杨永杰先生向记者介绍说,扩建后的极乐庵主持僧人占一(宗承佛教“律派”),又将极乐庵更名为极乐律院。清光绪年间,该院幸得皇帝加封,赐《藏经》一部,并受赐封号“敕赐极乐律院”。由于极乐庵建筑规模宏伟,地产丰厚,当时成为苏北最大的禅林,同时领南京古林寺寺序,称古林寺为上院,开办十方常住。宿北的“五华顶”、徐州的“兴化寺”、清江的“普应寺”都为极乐庵的下院。清末,江浙一带曾流行“上有五台山,下有极乐庵”的话语。极乐庵从第一位主持占一到最后的迦玲,主持僧共18代。极乐庵鼎盛时期为五进院落,占地数十亩,房屋近千间,常住僧众六七百人。另拥有土地六、七万亩,佃农数千户,年收粮食达六、七十万斤之多。
极乐庵被刀会暴乱牵连衰败?记者查阅史料记载和走访了解到,1929年2月13日,宿迁刀会暴动,捣毁国民党县党部,包围县城,社会秩序大乱。据传是极乐庵、五华顶和尚挑起,,因此,两寺院受到牵连,庙产被查抄,主持僧蓬仙也被捕死在省会镇江狱中。抗日战争之初,极乐庵又被日寇轰炸,寺僧多人被屠,财物也旦尽。因此,香火旺盛、闻名一时的极乐庵从此衰落。
极乐庵虽遭战乱重创,但庵内幸存建筑基本完好。遗憾的是,1962年冬,庵内精品戒台被拆,戒台石被运作马陵公园中烈士纪念塔建塔基。“文革”动乱中,寺中所有佛像又遭破坏。目前仅存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楼、大方丈室和几间僧舍。
极乐庵被刀会暴乱牵连衰败?记者查阅史料记载和走访了解到,1929年2月13日,宿迁刀会暴动,捣毁国民党县党部,包围县城,社会秩序大乱。据传是极乐庵、五华顶和尚挑起,,因此,两寺院受到牵连,庙产被查抄,主持僧蓬仙也被捕死在省会镇江狱中。抗日战争之初,极乐庵又被日寇轰炸,寺僧多人被屠,财物也旦尽。因此,香火旺盛、闻名一时的极乐庵从此衰落。
极乐庵虽遭战乱重创,但庵内幸存建筑基本完好。遗憾的是,1962年冬,庵内精品戒台被拆,戒台石被运作马陵公园中烈士纪念塔建塔基。“文革”动乱中,寺中所有佛像又遭破坏。目前仅存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楼、大方丈室和几间僧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