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极地馆吧 关注:590贴子:6,736

回复:【极地科普】吐槽一些常见的海洋生物科普资料中出现的错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鲨鱼袭击人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游泳者身体的覆着物使得其轮廓过于接近鲨鱼的猎物,如海龟海豹等使得鲨鱼误认为是自己喜爱吃的食物,大多数意义上来说被鲨鱼看清楚反而不是危险的事情;游泳者接近鲨鱼做出夸张,突然等可能使得鲨鱼受惊或被激怒的动作,受惊的鲨鱼在本能驱使之下会产生逃跑或攻击行为;鲨鱼对血液亦极为敏感即进入无脑的攻击掠食状态,尤其是对体型较小的物,下水接近鲨鱼时身体不可有未愈合的外伤


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4-01-17 22:29
回复
    最新研究表明,鲨鱼的祖先其实是内骨骼更硬,鲨鱼在进化过程中实际是抛弃了早期盾皮鱼类的硬骨而进化为软骨


    来自手机贴吧22楼2014-10-16 11:01
    收起回复
      旗鱼/剑鱼并没有主动招惹鲸类的胆量,不少百科全书都提到过旗鱼/剑鱼有攻击鲸类的习惯,令鲸类和鲨鱼退让三分.然而这只属于人们的推断,是根据旗鱼/剑鱼有时会撞上船只而得出的,其实这只是因为旗鱼/剑鱼的冲刺游速过快,来不及躲闪造成的.事实上,别说是虎鲸和抹香鲸,旗鱼/剑鱼甚至可以被一些体型不算很大的鲸类和鲨类所捕食,伪虎鲸凭借自己极为明显的耐力优势也可以远程追击旗鱼/剑鱼,旗鱼/剑鱼在鲨类中还有一种出名的天敌就是速度较快的灰鲭鲨...


      25楼2015-03-01 08:30
      收起回复
        海豚皮肤在水中的降阻能力其实比鲨鱼还要略好,只是依照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来模仿海豚皮肤要比起后者要困难的多。


        来自手机贴吧26楼2015-03-26 22:03
        回复
          蜉蝣可绝对不是寿命最短的昆虫,别忘了它们还拥有在水下呆几年的幼虫时期


          来自手机贴吧27楼2015-03-26 22:45
          回复
            古生代三叠纪至白垩纪时期,很多叫龙的动物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恐龙。恐龙总目的分类具体应为爬行动物中的双孔亚纲' 蜥类(Sauria)' 主龙形下纲(也可称初龙形下纲)' 主龙形类' 主龙类' 鸟颈类主龙' 恐龙形态类' 恐龙形类' 恐龙总目'。
            【翼龙】或者说翼龙总目与恐龙总目同位于鸟颈类主龙这一科目内,只是在此类之中是与恐龙形态类分化的一支,勉强算作恐龙也不算太过分。
            【蛇颈龙】类属于 鳞龙形下纲 中的 鳍龙超目,而同属于 蜥类 的 鳞龙形下纲 是与初龙形下纲分道扬镳的一支。该门类中有还有一支为鳞龙超目,现生的蛇和蜥蜴类即归于此类;
            另一种称之为龙的白垩纪海生爬行动物【沧龙】其实亦归于此类,属于蛇和蜥蜴的亲戚,离恐龙的关系显然并不近。而蛇颈龙相对而言也显然更贴近蛇和蜥蜴之类而非恐龙超目成员。
            【鱼龙】或者说鱼龙超目的演化分支则与蜥类(Sauria)分道扬镳,最多的可能也只会是蜥类(Sauria)姊妹群中的一支,显然不能算是恐龙。


            29楼2015-05-15 08:32
            回复
              曾经被认为最低等的鸟类之一企鹅,分类位置已变,企鹅目Sphenisciformes被认为是鹱形目Procellariiformes(信天翁,海燕之类的鸟)的姊妹群。

              最低等的鸟类是鸵鸟和几维。
              企鹅的飞行能力弱并不是不够进步的表现,而是在进化过程中的退化,是一种强化潜泳能力的一种舍弃。


              31楼2015-09-10 17:40
              回复
                很多以偏概全的研究认为【章鱼】是一种智商极高的动物,这种说法亦广泛流传于人们心中。
                章鱼的智力虽然远比其他无脊椎动物,乃至低等的脊椎动物聪明,然而综合来说,章鱼的智力并不如哺乳动物和鸟类聪明,其是否比得上爬行动物都有待商榷。
                动物“智力”大致包含三种意义:
                一,对于各种不同状况的适应能力;
                二,由过往经验获取教训的学习能力;
                三,进行抽象思考及逻辑思考的能力。
                章鱼的智力表现主要体现在对于各种不同状况的适应能力,
                虽然懂得模仿,并且会通过腕足进行复杂的动作,但通过经验获取教训的学习能力和进行抽象思考及逻辑思考的能力比起高等动物则明显不足。


                34楼2015-09-24 12:36
                回复
                  对于这种科普书 我无话可说 无良的商家请不要刷回复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42楼2016-10-04 04:33
                  回复

                    你还记得你小时候,曾经被孩童时期陪伴你成长的科普读物伤害(欺骗)过多少次吗?


                    44楼2017-04-16 08:21
                    回复




                      你还记得在你小的时候,被曾经陪伴你成长的蓝猫和淘气伤害(欺骗)过多少次吗?


                      45楼2017-04-16 08:21
                      回复
                        为什么很多自然科学科普文当中,会有很多的假消息,假事件,尤其是发生在动物之间互相竞争和对抗中的假消息,原因正如这张图表所显示的那样:
                        一个事件既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
                        虚假的事件无论怎样传播和研究都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事件本来就是假的。
                        一个原本真实的事件如果被错误的描述,被篡改,也一样会成为无意义的谣言,值得一体的是,根据真实事件而篡改来的谣言往往比一个虚假的事件更具有误导力。。


                        57楼2017-05-27 04:47
                        回复


                          58楼2017-06-08 09:06
                          回复
                            根据真实事件而篡改的“真相”:
                            1.历史上发生过旗鱼撞上过捕鲸船的事件,撞上捕鲸船的旗鱼折断了吻部的尖刺,导致尖刺遗留在船体。
                            而后
                            →很多人认为船只长得像鲸。
                            →而后有人推断旗鱼有攻击鲸鱼的习惯,是把船只错当成了鲸。
                            →再然后就出现了鲸豚对旗鱼退避三舍的观点。
                            最终谣言就传开了。
                            事实是旗鱼攻击鲸类,完全就是没有真实事件作为证据支持的无稽之谈。
                            2.鲸鱼和鲨鱼在杀死并咀嚼锯鳐时,经常会因为锯鳐锋利的吻部而不小心划破嘴,甚至偶尔会因为卡到咽喉而间接的导致受伤,日后还会因进食困难而死,因此进食过程中需要小心。
                            而后
                            →锯鳐锋利的吻部确实可以对鲸鱼和鲨鱼造成伤害。
                            →锯鳐锋利的吻部可以成为反击掠食者的武器。
                            →鲸鱼和鲨鱼即使杀死锯鳐,也应该格外小心,更何况要去对付活着的锯鳐了。
                            →由此可见,鲸鱼和鲨鱼不敢轻易招惹锯鳐,否则就会被锯鳐锋利吻部所反击,导致被划伤,乃至被杀死。
                            最终谣言传开了。

                            事实上,别说是锯鳐根本不会积极地反击这些庞大的掠食者了,
                            即使是你抓河xie的时候河xie会反击你,会用钳子把人夹伤,你难道还会因此打不过河xie,怕河xie么?


                            59楼2017-06-08 09:12
                            回复



                              60楼2017-06-08 09: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