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吧 关注:41,497贴子:557,948

肯定樵周的若干理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孔明的做法不代表正义,所以反对他的谯周并不邪恶.  

第二,蜀不代表中国,只是当时中国的分支(中国分为三个集团),所以谯周没有叛国  

第三,蜀,魏,吴三方连连征战,特别是弱小的蜀民不聊生.早日归降或以和为贵无论是对全民族,全国还是对蜀民都利大于弊  
  
第四, 谯周代表的势力是益州本地集团,势弱,但人众,他做事是为当地人民去考虑,和孔明不一样,有本质区别  


谯周的主和主降与明清时期不同,因为那个时代是中华民族和满遗的较量,是文明与野蛮正义与邪恶的较量,那个时候的降者为汉奸,他们将永远被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受万世唾骂,永世不得翻身; 与战国时期也不同,那个时期无论是百姓还是士人都没有国家统一这一观念或是统一的观念不足(不排除例外),所以那个时期的降者可以称为小人,贪生怕死之人......!  
 


1楼2007-08-03 10:19回复
    别的我说不了,但肯定谯周不可能否定诸葛,这中间没有什么关


    2楼2007-08-03 10:27
    回复
      只有一个理由:后主没有死
      成都也没有发生血


      3楼2007-08-03 11:15
      回复
        • 220.186.221.*
        人们总是拘泥在.降还是不降.
        不降就联系到爱国.
        降就联系到无耻.
        这一点上易中天说的很明白.当时有两种概念一是国.二是天下.
        天下是高于国的.而且必须统一.
        为什么要降
        1蜀汉因为诸葛亮制定最高战略北进.一直沿续到姜维.多年的税赋百姓也承担不起了.就算不降.再这样下去会有别的出路吗.
        2最关键的一点.百姓不想打了.士兵打不动了.三国志后期到处记载百姓如何之惨.逃兵之多.多不相救. 民心失了知道吗.民心都没有就根没有资本可打了
        3就算蜀汉政权决定打.可不能代表人民也希望打.民心所归知道吗
        4还有别动不动就把降和叛国联系到一起.说什么如果日本打过来是不是也要投降之类的话.这根本就是两个概念.请不要在哪混淆逻辑和概念.这有本质上的差导性.


        4楼2007-08-03 11:57
        回复
          有些道理~


          5楼2007-08-03 12:02
          回复
            某樵降,出于天下大义?很难想像他有这分觉悟


            6楼2007-08-03 12:03
            回复
              孔明北伐是为民族大义? 很难想像他有这分觉悟


              7楼2007-08-03 13:28
              回复
                有没有这分觉悟不重要,就算没有,但他做的事情有利于民族有利于国家,你管得着


                8楼2007-08-03 13:29
                回复
                  • 220.166.195.*
                  站在樵周和孔明的各自的政治立场上来看,都没什么错,也没什么值得宣扬的,各为其主而已,樵周这群士人的心根本就不在蜀国上,谈不上他们不忠.
                  当然现在看来,谁的决定对老百姓谁顺了历史的潮流就走对了.


                  9楼2007-08-03 13:36
                  回复
                    • 220.186.221.*
                    对于蜀州来说.蜀汉政治就是外人.
                    人民的负担又怎么重.可以用重赋剥削来说.
                    凭什么蜀民支持当权者啊.
                    巴不得你早点亡呢.


                    10楼2007-08-03 16:22
                    回复
                      • 59.40.113.*
                      千万不要以现在的视角去看告待将近二千年前的事情!!跟那个时候的人不会想到现在我们打仗可以根本不需要什么人来打的一个道理!


                      11楼2007-08-03 16:34
                      回复
                        • 221.232.236.*
                        支持楼主
                        樵周的劝说,蜀国君臣的集体决议,让百姓免受战火伤害.从这一点来说,功莫大焉.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此已有肯定的评价,有心人可以查一查.


                        12楼2007-08-03 16:44
                        回复
                          • 125.33.136.*
                          当周之时,黄皓、陈只蛊庸主而不顾百姓之疾苦;诚念民也,则亦斥奸佞,劝节俭,饬守令以宽廉,使民进而战餫,退而休息,可也。周塞目箝口,未闻一谠言之献,徒过责姜维,以饵愚民、媚奄宦,为司马昭先驱以下蜀,国亡主辱,己乃全其利禄;非取悦于民也,取悦于魏也,周之罪通于天矣。


                          13楼2008-08-17 06:05
                          回复
                            • 123.154.62.*
                            你自己以法制国搞得士族跟你有矛盾还怪谁


                            14楼2008-08-17 14:29
                            回复
                              • 123.154.62.*
                              士族这么强大的实力也是你一个蜀国能灭的]


                              15楼2008-08-17 14: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