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经济状况 我要评论来源: 2013-2-27 10:49:43 作者:
浏览次数:
12 怀仁是全省经济强县之一,2008年怀仁县生产总值完成88.29亿元,增长11.29%,人均GDP达到29264元,增长10.65%,财政总收入达到17.8亿元。2009年GDP完成92亿元。 1、农业。主要种植品种为玉米、小麦、谷子、马铃薯、胡麻、甜菜、豆类、蔬菜等。其中葱头和萝卜远销全国各地。猪、牛、羊、鸡等养殖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南小寨的羊肉、皮毛畅销京津和内蒙等地。鸵鸟、梅花鹿、蓝狐等特种养殖正在兴起。全县现有脱水蔬菜厂一座,瓜果蔬菜等农畜产一品批发市场十多个。 2、工业。怀仁县是全国主要产煤大县之一,现有各类煤矿50多座,洗炼厂1座,全县煤炭年发运能力700万吨左右。此外,陶瓷、化工、建材、运输各业也正在健康、稳步发展,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产业格局。特别是近年来,怀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把建设全省乃至全国的“陶瓷基地县、化工基地县和建材基地县”作为发展目标,全县陶瓷企业已发展到20多家,年生产能力达到3亿件。较大规模的化工企业共9个,年生产尿素能力8万吨,碳铵8万吨,电石2万吨,石灰氮6000吨,焦炭3万吨,耐火材料4万吨。全县水泥年生产能力20万吨,机砖2.5亿块。 其中陶瓷业日用瓷生产能力已达6亿件,销售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1/3,部分产品已远销美国、德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全国的餐桌上,每三个碗中就有一个产自怀仁。 近年来,怀仁县在对原国有、集体5家陶瓷企业积极进行改制的同时,从陶瓷行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进行突破,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民营企业家投资兴建陶瓷企业的优惠政策,从土地征用、税收减免、证件办理等诸方面给予特别待遇,从而使该县陶瓷业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陶瓷企业个数由1995年的5家迅速扩大为目前的20家,生产能力扩大近20倍,拥有隧道窑和辊道窑生产线66条,从业人员1万多人,生产品种涉及工业、日用、建筑等多个品种,在工业产品结构中,陶瓷已占到22%。为了改变全县陶瓷产品结构单一雷同、技术含量低的不良状况,县里鼓励引导新上马企业引进新技术,购置新设备,生产新品种,资助已建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使全县的陶瓷产品竞争力增强,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得到普遍提高。现在,日用瓷产品有普通瓷、高白瓷、锂瓷、骨瓷等五大类共500多种,建筑瓷已初具规模,工艺瓷生产正在上马。 3、社会事业。全县共有专业技术人员500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70名,现有高中7所,初中20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63所;其中怀仁一中是全市的重点高中,高考达线连续十年夺得全市第一。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县城有“三院”(县医院、中医院、骨科医院),“两站”(防疫站、妇保站),乡镇有卫生院,村村设有卫生室。全县有标准田径场2个、篮球场98个,还有网球场、门球场、游泳池等,可举办各类体育比赛。新闻方面有一报三台,即怀仁报、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 “十五”时期怀仁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紧紧围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整体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三大目标,创“三城”(省级文明城、塞外园林城、双拥模范城)建“三县”(陶瓷基地县、化工基地县、建材基地县),全面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怀仁尽快跨入全国经济强县行列。 怀仁县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资源丰富,人文荟萃。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县委、县政论带领全县人民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开展城市建设,扶持发展民营经济,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浏览次数:
12 怀仁是全省经济强县之一,2008年怀仁县生产总值完成88.29亿元,增长11.29%,人均GDP达到29264元,增长10.65%,财政总收入达到17.8亿元。2009年GDP完成92亿元。 1、农业。主要种植品种为玉米、小麦、谷子、马铃薯、胡麻、甜菜、豆类、蔬菜等。其中葱头和萝卜远销全国各地。猪、牛、羊、鸡等养殖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南小寨的羊肉、皮毛畅销京津和内蒙等地。鸵鸟、梅花鹿、蓝狐等特种养殖正在兴起。全县现有脱水蔬菜厂一座,瓜果蔬菜等农畜产一品批发市场十多个。 2、工业。怀仁县是全国主要产煤大县之一,现有各类煤矿50多座,洗炼厂1座,全县煤炭年发运能力700万吨左右。此外,陶瓷、化工、建材、运输各业也正在健康、稳步发展,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产业格局。特别是近年来,怀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把建设全省乃至全国的“陶瓷基地县、化工基地县和建材基地县”作为发展目标,全县陶瓷企业已发展到20多家,年生产能力达到3亿件。较大规模的化工企业共9个,年生产尿素能力8万吨,碳铵8万吨,电石2万吨,石灰氮6000吨,焦炭3万吨,耐火材料4万吨。全县水泥年生产能力20万吨,机砖2.5亿块。 其中陶瓷业日用瓷生产能力已达6亿件,销售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1/3,部分产品已远销美国、德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全国的餐桌上,每三个碗中就有一个产自怀仁。 近年来,怀仁县在对原国有、集体5家陶瓷企业积极进行改制的同时,从陶瓷行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进行突破,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民营企业家投资兴建陶瓷企业的优惠政策,从土地征用、税收减免、证件办理等诸方面给予特别待遇,从而使该县陶瓷业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陶瓷企业个数由1995年的5家迅速扩大为目前的20家,生产能力扩大近20倍,拥有隧道窑和辊道窑生产线66条,从业人员1万多人,生产品种涉及工业、日用、建筑等多个品种,在工业产品结构中,陶瓷已占到22%。为了改变全县陶瓷产品结构单一雷同、技术含量低的不良状况,县里鼓励引导新上马企业引进新技术,购置新设备,生产新品种,资助已建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使全县的陶瓷产品竞争力增强,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得到普遍提高。现在,日用瓷产品有普通瓷、高白瓷、锂瓷、骨瓷等五大类共500多种,建筑瓷已初具规模,工艺瓷生产正在上马。 3、社会事业。全县共有专业技术人员500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70名,现有高中7所,初中20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63所;其中怀仁一中是全市的重点高中,高考达线连续十年夺得全市第一。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县城有“三院”(县医院、中医院、骨科医院),“两站”(防疫站、妇保站),乡镇有卫生院,村村设有卫生室。全县有标准田径场2个、篮球场98个,还有网球场、门球场、游泳池等,可举办各类体育比赛。新闻方面有一报三台,即怀仁报、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 “十五”时期怀仁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紧紧围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整体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三大目标,创“三城”(省级文明城、塞外园林城、双拥模范城)建“三县”(陶瓷基地县、化工基地县、建材基地县),全面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怀仁尽快跨入全国经济强县行列。 怀仁县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资源丰富,人文荟萃。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县委、县政论带领全县人民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开展城市建设,扶持发展民营经济,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