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画家何亨平的书画欣赏
———————————————————(文)安康


结识画家何亨平缘于一次去天水古镇陇城的书画交流。每年农历三月十九日,作为有着三国古战场遗迹的天水名镇——陇城街亭。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龙右有名的书画之乡.这个时期都要汇聚全国各地的书画名家来古镇进行书画交流,由于自己平日对于书画名镇陇城的关注,缘于这次前往古镇的赶集机会,使得我有幸认识了这位与自己同生于80后的年青画家,并且对其清新雅逸的花鸟画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何亨平生于1984年,号墨卒,抱恒斋主人.系天水坪南人。何亨平的花鸟画以明清小写意画风为基调,同时又兼涉扬州画派的命题思路,以及近现代,江寒丁,.张书旗,唐云。等名家清新明快的写意画法。观他的画,给人以清新雅逸,舒朗明快的感觉。当画家笔下的花鸟画作成为人文精神、人文操守象征或寓意的价值观念时,不约而同都会而转向对朴素自然与生命外在世界的颂扬。一方面则是从笔墨个性化而实现的自我价值方式,转化为图式个性化的视觉消费方式。一句简单的联语:“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当转化为绘画作品长期保持着“逸”的审美规范和优雅的欣赏角度的读者而言,则需要画家有相当高的素养和诗文情怀。中国画讲究“取法乎上”,观何亨平的花鸟画画作品,依上所述我们可以假设如果他没有对宋元花鸟的深入理解,首先他的画作不可能做到“雅”。古往今来从无数颇具个性风格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出他是在传统文脉的滋润下苦下功夫,自甘寂寞地走着一条独特的花鸟画艺术的创新之路。他的画作之所以成功,也无不例外。何亨平的许多作品都非常注重对意境的刻画和渲染,一壶清茶,几笔兰花.一帧古书,把自己的处世态情就自然流露出来了。几朵山花绽放,一只幽鸟低鸣 再加上“山花有意留尔驻,山鸟无心劝我归”;题拔 。此情此景不知触动了多少读者的经历和思绪,从而引起共鸣和联想,无不让人产生审美愉悦情绪。总之他花鸟画 形象具体而生动,情绪细致而丰富。他用水墨丹青所营造鸟语花香,为读者洞开了一个新奇优雅,孕育和美的审美世界
学无止境,艺无止境。中国画发展和创新也没有终点与极致。何亨平在花鸟画创作中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愿墨卒小弟能够不断开拓视野,丰富学养。提纯笔墨,在坚实的传统文化.中师法自然。循序渐进,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