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一般有六种病态,虚火症实火症,虚寒症实寒症,阴阳两虚,气血两虚:身体就是一个储藏器,阴阳平衡的情况下,阴和阳都保持100%的情况下人就不会生病,更不会怕冷怕热,火可分实火和虚火,实火指阳盛实热证。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虚火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而造成虚火,当人们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时,即是中医所说的“上火”。 实火指阳热过盛的实热证。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 症见高热,头痛,目赤,喜渴冷饮,烦躁,腹胀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干或起芒刺,甚或吐血、鼻出血等。治疗上宜采用滋阴清热解毒的方法治疗。 但寒凉会伤阳气,注意寒药用量,使阳气降到100%即可停止用药,虚火一般身体缺少津液精血造成, 一般将虚火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两种病状。阴虚火旺都多表现为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躁动不安、舌红无苔。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不伤阳气为原则,气虚火旺宜健脾肾补气血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