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龙吧 关注:516贴子:9,391

东拼西凑种花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创


1楼2013-06-21 10:06回复
    中国的发轫开始于河南西北,山西西南,陕西南部。在华山和嵩山之间,以黄河拐弯为中心的一片区域内,一个勤劳,勇敢,但深受种种考验与磨难的民族逐渐聚合形成了。
    话说为什么是那嘎达,不是现在冠绝全国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呢?其实当时这些地方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当年的黄土高原可是有大象的呀。气候,河流,种种原因决定了这个地方成为我们民族的发源地。(想想现在的九百六十万,再想想WW,鼻屎,东南亚,还有遍布全世界的华人。人类的历史同时就是我们民族的发展壮大史。)
    还有,粟的发现远早于稻米,北方比南方开发更早种种原因。我想当时北方有大象,那当时的南方得是什么样?估计是赤道地带的景色吧。


    2楼2013-06-21 10:07
    收起回复
      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三苗。(三苗一支迁至西南成为苗族,留守的被华夏消化)(本人不是汉皇!苗族兔也是我们的一员!)当时苗族还不在云贵川,而是栖息繁衍在河南,而且是但是比较有实力的一拨人。华夏和苗族进行了时日长久的战争,并将苗族赶出了中原,赢得了生存空间。苗族退到西南再也没能染指中原。(只是举个栗子!谁要是开民族炮,楼主长枪短炮袭他juhua!)
      华夏通过一次一次的战争,一次一次的融合确定了自己在中原地带的主导地位。为什么只是主导地位?因为到了战国末年,中原的非本族才真正基本消失哦。


      4楼2013-06-21 10:09
      回复
        一直到战国为止,在中原大地上,农耕与放牧两种生产方式一直在斗争。于是周朝的统治方式就以城为中心,这里的城不是现在所说的城,而是一个以贵族为核心,以保护一片区域的农业生产为为目的的军事堡垒性质的聚居地。城里面的人就是国人,城外面的人被叫做野人。周朝就是以宗法制控制整合这些“城”而形成的。广大的“城”所照顾不到的地区仍然在放牧种族的人手里。零落的弱小的“城”被放牧民族的军事力量拔掉或被其他“城”攻占是时有发生的。但农耕社会创造出的巨大财富最终成为了华夏占据中原的根本保障。


        6楼2013-06-21 10:09
        回复
          齐国因为当时占股份大,在周朝后来的东部战争分到了山东大面积的土地,一直到战国末期都是强国。周朝通过礼制,通过对诸侯国继承人的控制,通过种种合纵连横有效地控制了各个诸侯国四百年。
          周朝的建立意味着中国前绵延千年的统治中心:关中平原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以函谷关,萧关,散关,武关为大门的八百里秦川随着周朝人对中原的征服开始大放异彩。从周开始,经秦,汉,隋,唐成为整个亚洲的中心。我不知道现在的一些人为什么那么看不起自己的民族,我们中华民族早在千年前就证明了自己是世界民族之林中最为优秀的一支!如若不信,切继续关注我的帖子,我们的历史不是苍白,落后,愚昧的历史,而是一个优秀种群的奋斗史!


          9楼2013-06-21 10:10
          收起回复
            商朝的文化之灿烂,物质之丰富是超过周朝前期的。周人的财富与文化弱于商朝,以地域讲就是当时关中平原的文明程度是低于河南地区的。但是关中平原的武力之盛却高于商地。周人的军事政治组织要比商朝严密得很。这与周人被强敌环伺是有直接的关系的。周人在高度整合了关中平原的实力之后,实力很快就超过了目光所及的势力范围。
            在纠合了诸多中间势力后,周人在决战中迅速击溃了商人的军事力量。周人成了老大后形成了孔子十分敬仰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田地则以井田制为鲜明特色。


            10楼2013-06-21 10:11
            回复
              田制的主要内容就是将田地分为九分,周围八块是私田,中间一块为公田。这种生产关系是建立在华夏人少地多,生产力极端落后的情况上的。可以说周朝的诸多诸侯国有一定的殖民地性质,他们以具有军事功能的“城”为依托,控制了一片片的土地。在这种制度中,生产力一步步发展,很快有了远超以往的进步。诸侯国的实力不断扩充,他们殖民的土地极大地扩张,周人做主导的地位虽然短时间内没有威胁,但新增的财富土地基本都落入诸侯手中。 力量的天平在逐步向周人不利的方向变化。但是周的力量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压倒性的,同时诸侯国的主要敌人还是那些在本应属于他们的领地中的蛮夷。这些人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是周朝实际控制范围扩张的主要对象。将农耕文明进一步推向普及,缩减中原地带放牧民族的生存空间一直是这些诸侯国的主要任务。这个任务贯穿了夏商周春秋,一直到战国才算基本完成。


              11楼2013-06-21 10:11
              回复
                周朝建立之初面临的外敌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东夷的主要力量为徐夷和淮夷,周朝在与东夷的战争将疆域一直推进到了山东沿海。齐国和鲁国攫取了这一新增地区的统治权。开始了他们的殖民过程。往北广袤的草原形成了对农耕民族的巨大障碍,草原无法支撑农业生产方式的扩张。北狄和西戎一直是周朝无法一劳永逸解决的外部侵略势力。最后反而是西周死在西戎的手中。农耕民族在中原地带无往而不利,在万里大草原中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望沙兴叹。


                12楼2013-06-21 10:12
                回复
                  南部的是实力体确实在中国春秋战国历史中投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楚国。发源于洞庭的楚国算是担任了中国南部初期开发的任务。楚也是在一次次地战斗中逐步整合如今湖北,安徽等省份的部分领土。从一个小国经过一代代领导者不懈的战斗最终在西周时成为了南方最大的国家。然而由于它一直游离于周朝范围之外,几次接触下来,楚国干脆自己称了王与周朝干了多场战斗。如今楚地还有句话叫做“不服周”。周昭王曾率军攻楚却全军覆没。楚国也在与北方霸主的拉锯当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究实力有差,一直无法北上。


                  13楼2013-06-21 10:12
                  回复
                    周朝为了应对楚国的北扩也被迫设立曹国等诸侯国以守护南部疆域,但是这种夹在两强中间的位置决定曹国卫国等国的命运注定是悲剧的。先是在周与楚之间,再是晋与楚之间,其后是魏与楚之间。到了魏与楚之间时,卫国尚在,曹国早已归西。大国博弈,小国却受损最大。古今中外皆如此。
                    枉楚国人才辈出,武力强盛,也最终在秦军虎狼之师的吞噬下步步东退,最终烟硝云散,那将是另一个时代。我们的周朝游还远未终结呢。


                    14楼2013-06-21 10:12
                    收起回复
                      我们现在看周朝的建国者周武王与周公旦似乎智力不够。他们为什么不像后世王朝那样澄清宇内一统天下,而是听任诸侯国的存在与做大呢?
                      其实不是姬发与姬旦智商不足。这两位建立的周朝是集邦国制之大成,空前扩大华夏族影响的国家。他们的治国思路一直绵延八百年,在之后的两千年中仍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他们不是不想,而是没有这个实力。如果他们在取得政权后,妄想吞并所有诸侯,必被诸侯群起而攻之。而在内部想通过分封制与宗法制分一杯羹的权贵子弟都认准了自己要拥有的那片土地,即便逆了天把天下诸侯屠尽,仍然不能派遣官吏直接统治,不分给自己内部的实权派们土地与土地的统治权,他们的位置就别想坐稳了。


                      15楼2013-06-21 10:12
                      回复
                        有很多知识分子总觉着礼法这些东西只是表面文章,面子工程,没什么实际作用。可是当你听到周天子雄壮的编钟声,巨大的威仪,而且你也必须依照礼法的约束对周天子行种种繁复的礼节,在你每年都跑到镐京搞了这一串后,这些符号性的东西将会对你的心理产生巨大的约束。你上级的种种威仪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你:你在他之下,你要听命与他。在粮草兵锋的掩护下,周王朝用周礼紧紧掌握住了整个华夏的政治走向。
                        这种由远古而来后经周公以及历代周朝统治者完善的制度使得华夏在各大诸侯国高度自治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稳定和团结。人口,耕地,生产力逐年上涨。正如前面所说诸侯国的实力在不断发展中越来越大,它们在周人本部面前显得越来越大,一个属于诸侯国的飘摇时代在周朝高歌猛进的凯歌中悄然到来。


                        17楼2013-06-21 10:13
                        收起回复
                          周朝的强大离不开关中平原,肥沃的八百里秦川和从这里走出的强大战士支撑起了西周四百年的巨大优势地位。失去了关中平原,就像老虎被拔掉尖牙利爪,只能扮猫卖萌度日。西周便在褒姒的一笑中干脆利索地把关中平原丢了个干净。
                          于是张牙舞爪的西周便变成了清新可爱的东周,经过小霸郑国,大流氓晋国,大混蛋楚国,讨厌鬼齐国的轮番折磨彻底成了萝莉。后来大流氓晋国被三个小流氓瓜分了财产,东周腆着脸给这三个大逆不道的弑君者封了爵位,彻底沦为小受。再后来被重新整合了关中平原的秦国随手灭掉了。虽然结局不怎么光彩,但是周成功完成了历史赋予它的使命,它将封建制顶入高峰,它彻底决定了华夏在这片土地上的统治地位,它一代一代通过战争与生产所达到的土地面积和生产力高度为统一帝国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周人以他们非凡的政治智慧,无畏的战斗精神,火热的生产热情为我们民族在之后两千多年的立足和扩张提供了无价的遗产。


                          18楼2013-06-21 10:13
                          收起回复
                            在西周土崩瓦解的时候,负责护驾的秦人祖先获封了整个关中平原,话说周人为何如此慷慨?
                            其实没有办法,整个关中平原全部落入西戎手中。华夏基本上从这块土地上被赶了出去。周王做顺水人情自然乐意得很。秦人很是有胆量,拖家带口就冲进了被蛮夷统治的关中平原。要知道此时的秦人的实力跟其他诸侯国相比差的很远。其他诸侯国都在进一步巩固自己领地的时候,本来就一穷二白的秦人只好杀入关中,开始长达四百年筚路蓝缕的奋斗历史。
                            基本上,在秦人统一关中的历程中,和各个西戎部落进行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决战,战死了多位秦国的领导者。打了不服,不服再打。秦人在这个众人遗忘的土地上孤独地进行着战斗。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秦人远较西戎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给予了他们巨大的优势。秦国在尸山血海中和一次一次的民族融合中重新为华夏夺得了关中平原,真正成为了一个完整的邦国。


                            19楼2013-06-21 10:14
                            回复
                              木人?


                              20楼2013-06-21 10:1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