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装炉炉芯过大,电流密度低,炉芯达不到规定的温度;( 2 )外部短网及接点等部位压降过大,电
损失增加,石墨化炉电效率低;
( 3 )保温料厚度不符合工艺要求,两侧及顶部保温料太薄,保温性能差,散热损失大;
( 4 )炉体或供电母线接地,石墨化炉或输电母线有漏电之处,使部分电能流失,从而造成炉温偏低;
( 5 )制备炭坯的原料选择不合理(如不易石墨化),同时未能及时调整用电量,产品石墨化程度达不到
要求;
( 6 )装炉工艺不合理,操作质量不好,电阻料填充不均匀,炉阻不均,从而造成炉芯偏流,炉芯局部温
度低,电流密度小的地方易出不合格品;
( 7 )供电制度不合理,开始功率和上升功率太小,送电时间过长,大量电能消耗在热平衡上,致使炉温
偏低;
( 8 )炉芯电阻过大,输入功率无法提高,炉芯电阻过小,给定的能耗无法实现,造成“死炉”,均会产
生大量电阻率不合格口
口口;
( 9 )保温料和电阻料含水量过大,造成电能大量浪费;( 10 )计划电量不足,通电中途有长时间停电而
没有相应增加电量。
损失增加,石墨化炉电效率低;
( 3 )保温料厚度不符合工艺要求,两侧及顶部保温料太薄,保温性能差,散热损失大;
( 4 )炉体或供电母线接地,石墨化炉或输电母线有漏电之处,使部分电能流失,从而造成炉温偏低;
( 5 )制备炭坯的原料选择不合理(如不易石墨化),同时未能及时调整用电量,产品石墨化程度达不到
要求;
( 6 )装炉工艺不合理,操作质量不好,电阻料填充不均匀,炉阻不均,从而造成炉芯偏流,炉芯局部温
度低,电流密度小的地方易出不合格品;
( 7 )供电制度不合理,开始功率和上升功率太小,送电时间过长,大量电能消耗在热平衡上,致使炉温
偏低;
( 8 )炉芯电阻过大,输入功率无法提高,炉芯电阻过小,给定的能耗无法实现,造成“死炉”,均会产
生大量电阻率不合格口
口口;
( 9 )保温料和电阻料含水量过大,造成电能大量浪费;( 10 )计划电量不足,通电中途有长时间停电而
没有相应增加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