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这两个字,在我国拳术训练中屡次为造诣较高的拳术家所引用,并认为无论在锻炼过程中或在实战过程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以至于在拳术这门学术领域中,成为指导原则之一。
正如其他重要概念一样,由于我国拳术在几千年的实践过程中,没有或者基本没有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因而虚实的含义一直是较为含混、较为模糊的。这种现象显然已经成为学习拳术与发展拳术的重大障碍,急待拳术研究者们努力予以解决。
有人认为“虚”是指拳术实践过程中的佯攻动作,或是不具备真实力量的姿态;“实”则是力量强点。这种说法,乃是以战术表面现象来解释的。而实际上,拳术界以“虚灵”和“沉实”来说明力量状态的两个方面。从力量状态的角度来看,“虚实”含意及其影响则要深远得多。本文正是从力量状态的含意来加以讨论的。
拳术的实践早已认识到,具备拳劲并不断使之壮大、使之强化乃是拳术锻炼的核心所在。在这种直观认识的指导下,拳术锻炼者通常总以加大训练强度、延长训练时间,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更为确切的说,其目的是使自己力量状态浑厚、笃实。这就是“沉实”的含义。
从拳术训练角度来说,为了求得合理的舒展,求得神经系统对肌肉合理松紧的控制,摆脱不合理的肌肉僵滞(所谓僵力或拙力),乃是绝对必要的。所以在初步训练时就一再强调,尽管要求一定的姿态或一定的动作,学拳者只能在某些意念诱导下,通过自身的感觉去体认自己所探索的拳劲。
体认是拳术锻炼者对内在活动的认识,其外部表露则是精神面貌和姿态(或动作)。我们把神和态的总体称之为“势”。
可以说,在训练过程中摆脱僵力之“势”,是“虚灵”的内容之一。进一步说,是否只在训练之始才要求摆脱僵力就算终了呢?不是的!如果我们沿着拳术矛盾力量状态的脉络来看,不论是从无到有,还是从局部到整体,从自身到身外,以及矛盾主要方面的变化等等,均应从“虚灵”入手。而后才可以谈到矛盾的壮大、强化,以至于个别弱点的改善。这是训练过程中一条“唯一”的途径,是不可逾越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讲,“虚灵”在探索拳劲过程中,贯穿于每一阶段每环节之中,因而是主导的。反过来说,沉实是拳劲的壮大,是继探索之后的必要发展。它不应当也不可能离开“虚灵”而从另外的途径产生,因之是依附于“虚灵”的结果,王芗斋先生在这一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这并不是说,绝对排斥了局部强化的训练,在拳术锻炼过程中的某一时期,伏虎桩的训练就是实例,不过这种局部强化训练的地位已经全然不能和“虚灵”等量询观了。明确地说,尽管这种明显的强化下盘的训练,也必须具备狂风卷树,拔地欲飞,随时出动的跃然之势,而不是僵死地压迫下肢肌肉。把下盘的训练和总体训练割裂开来,不恰当地摆在统辖的高度,将永远达不到现代拳术全面训练所要求的水平。拳术发展的历史进程早已超越这一分阶段。
即使在拳术的实战过程中,“虚灵”也有其特有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探讨下述问题:
(1)发力是否要求条件?
(2)发力之前有无所谓“准备动作”?
我们可以断言,无须任何调整,并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发挥自已全部力量,这仅仅是理论上绝对理想化的目标。拳术家终生的训练都在向这一目标奋斗。尽力使自己需要的条件一般化,尽力缩小特定的要求,以期在别人认为没有可能的条件下创造出自己的可能性,在别人较长的(相对而言)调整时间中,缩短自己的调整过程,力争最大限度抓住战机,不放过任何微小的有利条件。然而实际情况却总是瞬息万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变化、不断地调整以创造有利的时间及空间条件。不论自己所需要的条件是多么普通,所需要的时间是多么短促,须要的变化多么微小,总要通过运动来取得。这就是“虚灵”另一层的意思:即随时准备迅速改变和调整自已运动的力量状态。
拳术家为了使锻炼者容易理解,提出了形象化的比喻,叫作“如履薄冰”。可以想像,当人们在薄冰上行走时,绝不会实拍拍地一步踏下去,而是要使全身保持着“试探”之势,以便一旦感觉到脚下的冰层有问题的时候,迅速拔脚而起。拳术家正是抓住这种力量状态,以便使自已能迅速变化(包括步法的转移)的最大能动性得以发挥。
这种力量状态,在奋力一击的条件构成以前,总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不仅如此,它还为力量效果的强化、力量的脆快等提供合理的基础。因为它最利于力量的调动及集中。
但是,这并不排除在某些过程中以自己的优势兵力作为创造有利条件的辅助手段。而从战略上说,是居于暂时的、有若干附加条件的地位。
当然,由于拳术锻炼者的训练程度、身体素质的不同,其力量的强弱亦显然不同。这就提出了矛盾强化、力量浑厚的训练要求。所以力量的壮大也是决不可偏废的一个方面。然而它和“虚灵”有密切的联系,在训练过程中不能孤立地看待。
不少拳术爱好者们总喜欢把一切归究于功力的大小,因此大都出现只追求沉实而不求虚灵的偏向。殊不知现有的功力是否能合理地使用?是否能发挥应有的效能?以至于怎样才能使现有功力壮大起来?这不仅是量的变化,还要努力争取质的变化。如此等等都和对“虚灵”的认识密切相关;也和把“虚灵”摆在甚么地位有关。
一见之愚,仅供拳术研究者们参考。
正如其他重要概念一样,由于我国拳术在几千年的实践过程中,没有或者基本没有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因而虚实的含义一直是较为含混、较为模糊的。这种现象显然已经成为学习拳术与发展拳术的重大障碍,急待拳术研究者们努力予以解决。
有人认为“虚”是指拳术实践过程中的佯攻动作,或是不具备真实力量的姿态;“实”则是力量强点。这种说法,乃是以战术表面现象来解释的。而实际上,拳术界以“虚灵”和“沉实”来说明力量状态的两个方面。从力量状态的角度来看,“虚实”含意及其影响则要深远得多。本文正是从力量状态的含意来加以讨论的。
拳术的实践早已认识到,具备拳劲并不断使之壮大、使之强化乃是拳术锻炼的核心所在。在这种直观认识的指导下,拳术锻炼者通常总以加大训练强度、延长训练时间,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更为确切的说,其目的是使自己力量状态浑厚、笃实。这就是“沉实”的含义。
从拳术训练角度来说,为了求得合理的舒展,求得神经系统对肌肉合理松紧的控制,摆脱不合理的肌肉僵滞(所谓僵力或拙力),乃是绝对必要的。所以在初步训练时就一再强调,尽管要求一定的姿态或一定的动作,学拳者只能在某些意念诱导下,通过自身的感觉去体认自己所探索的拳劲。
体认是拳术锻炼者对内在活动的认识,其外部表露则是精神面貌和姿态(或动作)。我们把神和态的总体称之为“势”。
可以说,在训练过程中摆脱僵力之“势”,是“虚灵”的内容之一。进一步说,是否只在训练之始才要求摆脱僵力就算终了呢?不是的!如果我们沿着拳术矛盾力量状态的脉络来看,不论是从无到有,还是从局部到整体,从自身到身外,以及矛盾主要方面的变化等等,均应从“虚灵”入手。而后才可以谈到矛盾的壮大、强化,以至于个别弱点的改善。这是训练过程中一条“唯一”的途径,是不可逾越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讲,“虚灵”在探索拳劲过程中,贯穿于每一阶段每环节之中,因而是主导的。反过来说,沉实是拳劲的壮大,是继探索之后的必要发展。它不应当也不可能离开“虚灵”而从另外的途径产生,因之是依附于“虚灵”的结果,王芗斋先生在这一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这并不是说,绝对排斥了局部强化的训练,在拳术锻炼过程中的某一时期,伏虎桩的训练就是实例,不过这种局部强化训练的地位已经全然不能和“虚灵”等量询观了。明确地说,尽管这种明显的强化下盘的训练,也必须具备狂风卷树,拔地欲飞,随时出动的跃然之势,而不是僵死地压迫下肢肌肉。把下盘的训练和总体训练割裂开来,不恰当地摆在统辖的高度,将永远达不到现代拳术全面训练所要求的水平。拳术发展的历史进程早已超越这一分阶段。
即使在拳术的实战过程中,“虚灵”也有其特有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探讨下述问题:
(1)发力是否要求条件?
(2)发力之前有无所谓“准备动作”?
我们可以断言,无须任何调整,并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发挥自已全部力量,这仅仅是理论上绝对理想化的目标。拳术家终生的训练都在向这一目标奋斗。尽力使自己需要的条件一般化,尽力缩小特定的要求,以期在别人认为没有可能的条件下创造出自己的可能性,在别人较长的(相对而言)调整时间中,缩短自己的调整过程,力争最大限度抓住战机,不放过任何微小的有利条件。然而实际情况却总是瞬息万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变化、不断地调整以创造有利的时间及空间条件。不论自己所需要的条件是多么普通,所需要的时间是多么短促,须要的变化多么微小,总要通过运动来取得。这就是“虚灵”另一层的意思:即随时准备迅速改变和调整自已运动的力量状态。
拳术家为了使锻炼者容易理解,提出了形象化的比喻,叫作“如履薄冰”。可以想像,当人们在薄冰上行走时,绝不会实拍拍地一步踏下去,而是要使全身保持着“试探”之势,以便一旦感觉到脚下的冰层有问题的时候,迅速拔脚而起。拳术家正是抓住这种力量状态,以便使自已能迅速变化(包括步法的转移)的最大能动性得以发挥。
这种力量状态,在奋力一击的条件构成以前,总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不仅如此,它还为力量效果的强化、力量的脆快等提供合理的基础。因为它最利于力量的调动及集中。
但是,这并不排除在某些过程中以自己的优势兵力作为创造有利条件的辅助手段。而从战略上说,是居于暂时的、有若干附加条件的地位。
当然,由于拳术锻炼者的训练程度、身体素质的不同,其力量的强弱亦显然不同。这就提出了矛盾强化、力量浑厚的训练要求。所以力量的壮大也是决不可偏废的一个方面。然而它和“虚灵”有密切的联系,在训练过程中不能孤立地看待。
不少拳术爱好者们总喜欢把一切归究于功力的大小,因此大都出现只追求沉实而不求虚灵的偏向。殊不知现有的功力是否能合理地使用?是否能发挥应有的效能?以至于怎样才能使现有功力壮大起来?这不仅是量的变化,还要努力争取质的变化。如此等等都和对“虚灵”的认识密切相关;也和把“虚灵”摆在甚么地位有关。
一见之愚,仅供拳术研究者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