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赢大盘吧 关注:128贴子:1,628
  • 8回复贴,共1

一位80后自述 :【从股市菜鸟到千万富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谨将此文献给在股市奋斗的菜鸟们
一位成功人士分享:(转)
注:此文讲述了本人是如何从一个股市菜鸟奋斗成为千万富翁的故事。文中的大部分情节真实,但由于情节需要,有部分情节为我身边的人的经历。你可以把他当成是我的个人传记,当然也可以把他当成是一部小说来看。
相信看过此文以后,会让你对股市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对于那些刚进股市的菜鸟而言。
对于整件事情发生的具体时间我已经没有印象,因为毕竟那个时候我只是个10岁上下的还在读小学的孩子。但是通过后来对上证指数K线图的推断,大约应该是1994年吧,在那一年,我知道了一个新名词:股票。
我是一个80后,在我小时候,我爸是做生意的,做的貌似还不错。反正在80年代末,我家就看上了大彩电,还装上了电话。那个电话号码是我妈亲自去选的,具体是多少不便透露,反正是一串8,到今天还在用。当其他上海人还3代人挤在一个小房间的时代,我已经拥有了独立的卧室。
用现在的话来说,那个时候的我就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但是这一切在1994年的一场灾难中全部都不复存在了。我父亲破产了!
根据后来大家描述,我大致了解到了当时的情况。我父亲在93年的时候进入了股市,当时正值股市大涨的末期,他稍微赚到了点钱,信心满满之下,追高投入了所有存款,结果输得一败涂地。
说到这里,我不禁要插一句。现在的股民80%以上分为3批进入股市的,第一批是93年,第二批是2000年,第三批是2007年。这3批股民都是在牛尾巴进入股市,而最终绝大部分都输得很惨。
所以说,敬告各位新老股民,当证券公司开始排队开户的时候,就是你应该退出股市的时候。切记!
言归正传,对于一个完全没有经验的新手来说,在大幅震荡的市场炒股票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输,如果再遇到股市暴跌,那肯定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了。
我爸输了,输得很惨!面对巨额的亏损,他没办法和家人交代,于是他做出了一件最不可饶恕的事情,借钱。
当时是93年末,股市经过一系列震荡下跌之后,似乎有反弹的迹象。于是他想到了借钱,他向他的生意伙伴提出借钱,93年的时候正是通货膨胀最严重的时候,钱变毛很快,他的朋友正愁钱没地方投资,于是就大方得借给了他,前后一共借了几十万。
94年!这是中国股市最黑暗的一年。当年上证指数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从1000多点跌到了300多点,跌掉了70%!
倾家荡产!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人比屌丝更可怜,那一定是从富二代变为屌丝!之后的几年发生了很多悲惨的经历,我不想再回忆。不过回首往事,也许正是这种逆境造就了我今天的成功,如果没有当初的变故,也许今天我只是一个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世事就是这么弄人。
股票这个名字在我当时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面的困境,人们大致有2种选择,一种是放弃,一种是加把劲克服这个困难。
有的时候,放弃才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对于广大股民。我给你们的建议是,如果你没有金融方面的天赋,最好别碰股票。对于新人来说,去澳门发财的机会也许都比股市高一些。
而我,选择了迎难而上。我从那时开始就定下了今生的志向,股市从我身边夺走的东西,我要加倍的夺回来!


1楼2013-06-23 09:18回复
    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寻找必胜的投资方法,但是凡事投资就肯定会有风险,又何来必胜之说?我一时陷入了迷茫。
    08年伴随着股市的喋喋不休而结束了。证券公司的交易大厅也再次恢复了冷清,同样恢复冷清的还有我的工资和奖金。
    接下来我跳槽了,转到了一家很著名的公司做证券金融数据。因为一直到现在我还在这家公司工作,为防止人肉,名字就不公布了。
    接触金融数据之后,我的视野豁然开朗,之前困惑我的迷雾开始渐渐解开,因为我学习到了更多的东西,视野也越发开阔了。
    而这也是我从一个不成熟的投资者向一个成熟投资者转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用宏观经济数据来预测大势,学会了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来预测个股利润,学会了通过建模来预测收益率和概率分布。
    08年底,当大盘跌破2000点的时候,我意识到股市可能要超跌反弹了。
    由于刚进新公司,工作比较繁忙,一直在学东西,我忽略了对股市的关注。而等我回过神来的时候,大盘已经开始了反弹。
    我通过对财务分析以及宏观数据的分析,很快锁定了投资的目标:银行股。 选择银行股的原因其实不复杂,其一,银行的利润来源很简单,利差。
    而利润增长的渠道更简单,存贷款增加。
    银行业在不考虑坏账的情况下,基本上就是能拉来多少存款,就能创造多少利润。
    而利润的根源是什么呢?央行的货币发行量。
    在09年,国家推行4万亿,造成了巨大的货币发行,1年时间,发放的货币相当于建国60年以来总量的1/3!
    巨量的货币发行流入到银行中变成了存款,银行再把存款变为贷款,然后以滚滚的利润就来了。
    对于银行的利润增长几乎是铁板钉钉的。当然在08年底09年初的时候,大家对银行的风险提的很多,大多数人依然犹豫不决。
    当时的我,同样也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比较犹豫,而这一犹豫就几乎错过了09年的整波大行情。
    在09年初的时候,我稍微建仓了一点兴业银行,因为我发现,兴业银行的管理团队是所有上市银行中最好的,而兴业银行的扩张能力也是最快的。
    我的判断很准确,可惜我的胆子被08年的巨大跌幅和那些所谓砖家的风险警示吓小了。
    我没有勇气满仓操作,更没有勇气追涨。我在09年初的时候投入了20%仓位,并在犹豫和恐慌中,将这个仓位一直维持到整波行情结束。
    最终,我的总资产从130万变成了180万,而原本我有机会将这个数字变成300万甚至更多。
    这个时候,我捂到了一个道理,如果你没有胆子在熊市满仓的话,永远别想能在牛市赚到100%的钱。
    宁可在熊市买入,再被套个30%,也好过在牛市到来后因为不敢追涨而懊悔,最终错过了涨100%的机会。
    而这一次教训的总结,也最终让我成功在2012年底的行情中一个月内狂赚150万+。
    09年的反弹行情结束后,市场重新归于平静。
    2010年开始后,我被从公司的股票组调到了一个新的项目组,那就是期货组。因为股指期货很快就将登陆中国证券市场的舞台。
    因为股指期货对于中国来说是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事物,公司里之前没有谁接触过,而我因为思维比较活跃,算数据、编模型什么的都比较在行,于是就被临时调了过去负责股指期货项目。
    股指期货的规则其实不算太复杂,看了2本基础的书籍,又自己到证券公司开了个股指期货的模拟交易账户,在操作了一段时间后,我很快就把规则都弄熟了。
    当时我做的股指期货,主要工作就是设计套利模型。因为我们公司做的软件和数据是主要服务于机构投资者的,而机构投资者显然对短线炒作没有太大兴趣。
    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收益风险模型、无风险套利模型这类东西。
    在我研究股指期货过程中,我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股指期货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升水。而利用这个升水,只要资金量足够,就可以进行无风险套利。


    5楼2013-06-23 09:26
    回复
      这个时候我手头的资金达到了240万,而我又再一次失去了可以投资的目标。 接下来的这段空白期我做了很多投资尝试,投资最多的是纸黄金,其他诸如逆回购、三板、ETF基金之类的证券品种我都试着尝试了一下,不过投资都不大。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11年下半年,期间我预判到人民币还将继续通货膨胀,以及80后开始进入结婚高峰期促成的金饰品需求量大增。因此我判断,黄金价格还将保持持续上涨。
      而结果证明了我的判断,我持有的纸黄金从开始的260块一路走高到300多块。在2011年最终冲上了394块后出现了类似与530那样的大幅下跌。而我则在下跌后的反弹中全部出货。
      一方面,我认识到,黄金行情很可能就此结束了,再继续的话,风险要高于收益率。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又找到了新的投资渠道。
      对纸黄金我投资了60万,也就是我上一次股指期货赚到的钱。我一贯的思路是,面对存在一定风险的投资,为了保证心态的良好,最好只拿赚来的钱去冒险。
      最后我在350多块卖出了所有纸黄金,赚了20多万。加上买逆回购什么的赚了一点利息钱,总资产上升到了270万。
      而这个时候,房地产调控的风声越来越紧,思来想去,我家决定将老房子卖掉。一个不到70平的房子,去掉税费后,总共卖了170万。
      这些钱又并入到了我的账户中,也就是说,截止到2011年底,账户总资产达到了440万。
      当手中握有的资金量越来越大之后,我必须要更加小心风险,所以很快,我将目标转向了债券市场。
      时光倒转一下,2010年,花了大半年时间,我们把股指期货套利模型都建立好了。然后我又被调去了债券组,做一个债券持有期计算器。
      不得不说,老天就像冥冥中给我安排好了一样,知道什么赚钱,就让我去做什么。
      通过工作中对债券知识的了解,我发现了债券市场中存在的巨大利润空间。
      中国的股民朋友,10个里有9个半是看不起债券的。而这,恰恰是你们犯下的最大错误。
      通过学习和模型计算,我算出有几个公司债券具有极高的收益率。很快我把目标圈定在2个债券上,那就是宏润债和泛海债。
      根据我参与开发建立的债券持有期模型数据测算,在2011年11月结息后如果买入这2个债券的话,持有1年的期望收益率在8%~12%。
      这个收益率对于很多散户朋友来说可能不屑一顾,10%的利润只是一个涨停板的幅度。
      但是回过头去看看,2012年有多少股民的投资收益率在10%以上?
      之前曾有人做过一个统计,在2012年年末那波反弹行情之前,股民亏损比例高达9成,股票型基金更是几乎全军覆没。而在大反弹之后,全年亏损比例依然高达7成!
      大家必须记住一个事实,从长期角度来看,股神巴菲特的长期年化收益率在最好的时期不过30%,这还是基于美国股市几十年慢牛行情的结果。
      而在中国市场上,作为一个散户,一年能够稳稳的赚上10个点真的应该偷笑了。
      做股票最忌讳的就是好高骛远。之前看到有一个人对我的帖子进行评论,笑话我2012年500万的本金才赚了150万,如果让他来操作的话至少已经1000万了云云……
      其实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真的有本事在熊市里一年把本金翻倍,那只要随便投个10万8万进去,用不了几年,你的资产就将超过我了,又何必在这里说些酸溜溜的话呢? 言归正传,对于拥有400多万巨款的我来说,如何保证资金安全并在这个基础上让资产增值才是最重要的。
      而高息债券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一年10%的收益率,相当于40多万的利润,无论对谁来说,都不是个小数目了,最重要的是完全安全,毫无风险。
      而最终结果是,这2个债券的表现还要超乎我的想象,最终赚了差不多60万。
      对于债券这东西,其实专业性是非常高的,真要详细说,再写一篇文章也说不完。
      但是简单来说,债券投资分析最终就是计算一个期望收益率,这里给大家一个简化公式,债券年化收益率
      约=(100-当前价格+票面利率*剩余年数*100)/剩余年数
      比如一个债券还有2年半到期,当前价格95元,票面利率5%,则你以当前价格买入这个债券后,期望的年化收益率就是(100-95+5*2.5)/2.5=7%(这里还存在一个避税问题,不细说了,自己百度)
      另外大家需要关注一点是,通常情况下,债券和股市呈现一个跷跷板的关系,当牛市来临时,债券价格会下跌,而当熊市来临时,债券价格会上涨,所以,在牛熊转换的时候,合理的将资产在股债之间进行转移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投资策略。 时间转到2012年下半年,随着债券价格的大涨,期望收益率不断下降,而股市则一步步走向低点。
      在等待了4年之后,我知道,机会来了。
      而这次,我的目标依然很明确,兴业银行。此外,受到身边朋友都开始买车影响,我还选了一个上汽。
      至于理由,已经无需赘述了,价格便宜,业绩增长稳定,股市处于最低谷。没有比这更好的理由了。
      我吸取了2009年踏空的教训,没有等到行情启动才买入,而是从下半年开始就早早的布局。 中国股市熊冠全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大家有没有考虑过?
      很多人认为,股市下跌是因为融资太多,特别是大小非拼命抛股票,不断抽血之下,股市不能不跌。
      其实这个观点不准确。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
      2007年末中国国内狭义货币供应总量是15万亿,今天是31万亿,5年间翻了一倍。因此从理论上说,中国市场上的流动资金足够把股市推上【12000点】。
      春节旅游价格涨2倍,法国的奢侈品店被扫荡,大城市的楼盘开盘要排队。这都是钱!钱!钱!
      真的,中国人什么都缺,但是绝对不缺钱。


      7楼2013-06-23 09:29
      回复
        模拟炒股软件求推荐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5-12-24 12:05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1-17 01:35
          回复
            这么好的文章没人看,非常感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1-17 01:37
            回复
              不错,值得看看!谢谢分享!


              12楼2016-02-18 01:21
              回复
                非常精彩!求模拟期货软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4-22 13:53
                回复
                  牛人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2-21 22:31
                  回复